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02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包括尖端铁(1)、绝缘结构和尖轨(5),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结构为绝缘层(2),所述的尖端铁(1)的端面(7)、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8)的各表面、梯形段(6)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9)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层(2),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身具备绝缘性能,在将其应用到尖轨绝缘后,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的可靠性,同时能实现对该部件的免分解清扫,减少维护工作量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尖端铁,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铁路或者 轨道交通中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行业公知的尖端铁自身不具备绝缘功能。尖端铁 与尖轨的绝缘性能是通过在尖端铁和尖轨的安装面放置绝缘板, 在尖端铁用于连接尖轨的连接孔中放置绝缘管,在垫圈与尖端铁 间放置绝缘垫来实现。这种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结构之间存在的 空隙易进入具有导电性能的杂物,从而无法保证可靠的绝缘性能;为保证绝缘的可靠性,则需要经常对其进行分解清扫工作,增加了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 表示杆的尖端铁,它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的可靠性,同时实现对 该部件的免清扫,减少维护工作量且结构简单。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 的尖端铁,包括尖端铁、绝缘结构和尖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 缘结构为绝缘层,所述的尖端铁的端面、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的 各表面、梯形段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层,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自身 具备绝缘性能,其绝缘层具有足够抗压强度且满足行业绝缘性能 指标,不需另外安装绝缘部件,在将其应用到尖轨绝缘后,由于 其与绝缘层的一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的可靠性,同时能实现 对该部件的免清扫,减少维护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尖端铁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安装俯视图。图中l.尖端铁,2.绝缘层,3.基本轨,4.带绝缘层的尖端铁, 5.尖轨,6.梯形段,7.尖端铁的端面,8.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 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至图3中,尖端铁1与所示的绝缘层2通过粘结剂粘 合在一起,尖端铁1的端面7、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8的各表面、 梯形段6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9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 度的绝缘层2,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在图4中,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直接与尖轨5通过螺栓方式 固定,不需安装其他绝缘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包括尖端铁(1)、绝缘结构和尖轨(5),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结构为绝缘层(2),所述的尖端铁(1)的端面(7)、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8)的各表面、梯形段(6)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9)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层(2),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包括尖端铁(1)、绝缘结构和尖轨(5),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结构为绝缘层(2),所述的尖端铁(1)的端面(7)、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8)的各表面、梯形段(6)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9)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层(2),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本技术自身具备绝缘性能,在将其应用到尖轨绝缘后,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的可靠性,同时能实现对该部件的免分解清扫,减少维护工作量且结构简单。文档编号E01B7/02GK201062332SQ20072015031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孙晓勇, 薛家兵, 黄天新 申请人:北京中铁通电务技术开发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尖轨与表示杆的尖端铁,包括尖端铁(1)、绝缘结构和尖轨(5),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结构为绝缘层(2),所述的尖端铁(1)的端面(7)、尖端铁与尖轨连接端(8)的各表面、梯形段(6)的各表面以及连接孔(9)的内表面,整体粘合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层(2),形成带绝缘层的尖端铁(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新孙晓勇薛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通电务技术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