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推力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05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推力轴承包括轴承体、推力瓦和平衡块,其中推力瓦设于轴承体的外侧,平衡块设于轴承体的内侧,平衡块由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组成,第一平衡块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二平衡块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在轴承体内两侧相邻交替设置。平衡块之间的交替设置大大缩小了平衡块在轴承体内所需的空间,并且交替设置可以保证推力更好地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可以承受正反两个方向推力的工况,适用范围更广;减少了一组平衡块后,不仅使轴承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提高了轴承的精度,降低了轴承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整个轴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平衡推力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平衡推力轴承,属于轴承领域。
技术介绍
自平衡推力轴承属于滑动轴承中的一种,由于其比刚支推力轴承有更大的承载能力而被广泛使用。现有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包括左右推力平衡块,左右推力平衡块各包括上下两组平衡块,因此轴承体积较大,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并且由于每个平衡块都由两组平衡块组成,因此难以实现两侧推力的自平衡,并且轴承结构也较为复杂,加工精度较高,加工难度较大,这必然带来了加工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随着工况要求的提高,需要两侧推力的轴承,且安装空间的缩小,需要一款结构更为紧凑的自推力平衡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平衡推力轴承。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平衡推力轴承包括轴承体、推力瓦和平衡块,其中推力瓦设于轴承体的外侧,平衡块设于轴承体的内侧,平衡块由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组成,第一平衡块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二平衡块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在轴承体内两侧相邻交替设置。平衡块之间的交替设置大大缩小了平衡块在轴承体内所需的空间,并且交替设置可以保证推力更好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推力轴承包括轴承体、推力瓦和平衡块,其中推力瓦设于轴承体的外侧,平衡块设于轴承体的内侧,平衡块由第一平衡块(5)和第二平衡块(6)组成,第一平衡块(5)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二平衡块(6)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一平衡块(5)和第二平衡块(6)在轴承体内两侧相邻交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推力轴承包括轴承体、推力瓦和平衡块,其中推力瓦设于轴承体的外侧,平衡块设于轴承体的内侧,平衡块由第一平衡块(5)和第二平衡块(6)组成,第一平衡块(5)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二平衡块(6)沿轴承体圆周间隔设置,第一平衡块(5)和第二平衡块(6)在轴承体内两侧相邻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一平衡块(5)和第二平衡块(6)均具有两个接触面,其中一个接触面为平面,另一个接触面为曲面,第一平衡块(5)与第二平衡块(6)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为平面,相对轴承体内侧的接触面为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曲面为光滑连续的起伏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推力瓦由第一推力瓦(3)和第二推力瓦(4)组成,第一推力瓦(3)和第二推力瓦(4)设于轴承体外侧,轴承体一外侧为第一推力瓦(3),另一外侧为第二推力瓦(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体由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常亮朱杰朱炫睿胡勇曾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