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435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47
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和屏蔽电极。每个传感器电极被构造成被附接至车辆的窗玻璃,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与响应于物体的接触或接近而变化的电容对应。传感器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参照车辆的乘客室,屏蔽电极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内侧、在对应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操纵检测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操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6-213206中描述的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检测通过利用设置在该车辆的窗玻璃中的透明电极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有人接近(操纵)窗玻璃。国际公报No.01/022378中描述的可以用作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玻璃传感器通过利用透明电极层(检测电极层)检测电容变化来检测物体(人)接近窗玻璃(双层玻璃或者层叠玻璃),该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构成窗玻璃的两个玻璃中的外面一个玻璃中。特别地,该文献提出了在两个玻璃中的内侧一个玻璃中形成透明电极层(屏蔽电极层),以防止从乘客室内检测物体(人)接近窗玻璃。以这种方式,能够使得仅从乘客室外检测物体(人)接近窗玻璃。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6-213206中描述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中,透明电极在车辆的乘客室内和乘客室外呈现相同的检测灵敏度。典型地,与在车辆的乘客室内进行检测相比,在乘客室外进行检测易于被环境和干扰影响。由此,要求将用于在乘客室外进行检测的透明电极的检测灵敏度设置得高。在这种情况下,透明电极在乘客室内呈现过高的检测灵敏度。在乘客室内,乘坐人极为靠近窗玻璃。因此,不应该被检测的现象,例如,乘坐人倚靠车辆的门,却可能被检测为有人接近(操纵)窗玻璃。这样可能导致错误检测有人从乘客室内操纵窗玻璃。此外,国际公报No.01/022378中描述的玻璃传感器不能从乘客室内检测物体(人)接近窗玻璃或者有人操纵窗玻璃。由此,玻璃传感器的可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当检测操纵时,其能够区分从车辆的乘客室外的窗玻璃的操纵和从乘客室内进行的操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和屏蔽电极。每个传感器电极被构造成被附接至车辆的窗玻璃,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与响应于物体的接触或接近而变化的电容对应。传感器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参照车辆的乘客室,屏蔽电极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内侧、在对应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另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包括多个传感器电极和屏蔽电极。每个传感器电极被构造成被附接至车辆的窗玻璃,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与响应于物体的接触或接近而变化的电容对应。传感器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参照车辆的乘客室,屏蔽电极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内侧或外侧、在对应于第一传感器电极的位置。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和优势将通过以下描述连同以示例方式图示本公开的原理的附图而变得明显。附图说明本公开及其目的和优势可以通过参考以下呈现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而被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是采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车辆的侧面结构的立体图;图2A是沿着图1的线2A-2A截取的截面图;图2B是显示图2A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4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前视图;以及图7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开口2a形成在诸如汽车的车辆1的本体2的侧部分中。滑动门3也安装在本体2的该侧部分中,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开口2a。滑动门3具有门本体4,其具有中空结构和窗玻璃5。门本体4构成滑动门3的下部分。窗玻璃5选择性地相对于门本体4在上下方向上前进和撤回。门锁6设置在门本体4中,以当滑动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选择性地锁定和解锁滑动门3。滑动门3,具体地,门本体4具有门驱动单元11。门驱动单元11主要由诸如电机的电驱动源构成。门驱动单元11通过适当的门驱动机构被机械连接至本体2,以驱动滑动门3使其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例如,门锁驱动单元12也被设置在滑动门3中,接近门锁6。门锁驱动单元12主要由例如电机的电驱动源构成。门锁驱动单元12通过适当的锁驱动机构而被机械连接至门锁6,以驱动门锁6使其选择性地锁定和解锁滑动门3。门驱动单元11和门锁驱动单元12两者被电连接至门电子控制单元(ECU)10,其包括例如微计算机单元(MCU)。门ECU10以彼此分离的方式驱动和控制门驱动单元11和门锁驱动单元12。窗玻璃5设置有大致卡片形状的传感器本体30。当窗玻璃5处于关闭状态时,传感器本体30位于门本体4正上方。也就是说,如图2A和2B所示,门本体4具有中空结构,其通过将门外板21的开口端适配至门内板22的开口端而形成。门外板21和门内板22由例如以凹陷方式弯曲的金属板形成。门饰板23被附接至门内板22,用于装饰车辆1的乘客室的内部(在后文中,简称为内部)。传感器本体30被粘附至窗玻璃5的内表面(面对乘客室的表面),从而当窗玻璃5处于关闭状态时,传感器本体30位于门本体4的正上方。传感器本体30是电容传感器,并且具有薄膜状的传感器电极31、32。传感器电极31、3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传感器电极31、32分别被构造成检测电容,该电容响应于物体从车辆1的乘客室内或者乘客室外的任一个接触或者接近传感器电极31、32而变化。每个传感器电极31、32通过例如透明电极形成大致矩形形状。位于下方位置的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表面积大于位于上方位置的第一传感器电极31的表面积。传感器本体30还具有第一屏蔽电极33。第一屏蔽电极33设置在对应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的位置,并且例如由透明电极形成。第一屏蔽电极33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31的内侧,并且堆叠在第一传感器电极31上。第一屏蔽电极33的表面积稍大于传感器电极31的表面积,以从乘客室内覆盖第一传感器电极31的整个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屏蔽电极33被整体堆叠在第一传感器电极31上。传感器本体30还具有第二屏蔽电极34。第二屏蔽电极34设置在对应于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位置,并且例如由透明电极形成。第二屏蔽电极34是用于减少灵敏度的屏蔽电极。第二屏蔽电极34设置在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内侧,并且堆叠在第二传感器电极32上。第二屏蔽电极34从乘客室内覆盖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一部分。当在上下方向上观察时,第二屏蔽电极34的上端位于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上端下方。也就是说,第二屏蔽电极34被堆叠在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上述部分上。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下部(一部分)被第二屏蔽电极34覆盖,用于从乘客室内静电屏蔽。然而,第二传感器电极32的上部分没有被第二屏蔽电极34静电屏蔽。传感器本体30还具有薄膜状的间隔件35。间隔件35例如由透明绝缘材料形成,其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电极31和第一屏蔽电极33之间,并且在第二传感器电极32和第二屏蔽电极34之间,以堆叠在传感器电极31、32的整个表面上。结果,第一传感器电极31形成上检测区Z1,其从第一传感器电极31的整个表面朝向车辆1的乘客室外(在后文中,也简称为外部)延伸。然而,第一传感器电极31被第一屏蔽电极33静电屏蔽,从而不能形成延伸进入乘客室的检测区。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传感器电极,其中每个传感器电极被构造成被附接至车辆的窗玻璃,并且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与响应于物体的接触或接近而变化的电容对应;并且所述传感器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和屏蔽电极,参照所述车辆的乘客室,所述屏蔽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内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1 JP 2017-0301261.一种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传感器电极,其中每个传感器电极被构造成被附接至车辆的窗玻璃,并且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与响应于物体的接触或接近而变化的电容对应;并且所述传感器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电极;和屏蔽电极,参照所述车辆的乘客室,所述屏蔽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内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由门内板构成,所述门内板由金属板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操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是第一屏蔽电极;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二屏蔽电极,参照所述乘客室,所述第二屏蔽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外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的位置;所述传感器电极包括第三传感器电极;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城彩佳新宫启司贺川贤一郎金田俊弘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