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及其并联式染色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50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它含有以下的步骤:1)被加工的织物卷绕在一台染色机的两个卷布辊上作往复运行;2)已配制好的染液经加热、加压后直接进入该染色机中并喷向运动中的织物整个布幅、供织物吸收;3)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经回收、加热后再循环使用,直至染色至设定要求;其特征是:卷绕被加工织物的染色机是不少于两台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喷向织物的染液由集中配制经加热、加压后同时输向染色机组中的各染色机,而且各染色机上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回收,且经加热、加压再输向并联式染色机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及其并联式染色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及该工艺所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避免“缸差”的染色工艺,该工艺所涉及的并联式染色机组是对纺织织物进行染色、整理等湿处理的设备,该机组中含有多台染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印染企业在对织物进行染整加工中,普通采用卷染机等染色设备,申请号为03209602.X的“一种改进的卷染机”申请对现有的平幅卷染机进行了改进,把原卷染机中织物浸渍给液改为通过染液施加器喷液给液,染液由机内加热方式改为由机外循环加热系统供给,从而达到了降低浴比、节省染化料和水,减少废水排放,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采用该种染色机的染色工艺包含以下步骤:1)将被加工的织物卷绕在染色机一侧的卷布辊上,织物在两个卷布辊上往复运行;2)将配制好的染液经加热、加压后直接进入该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并喷向运动中的织物整个布幅、供织物吸收;3)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经集液槽回收、通过加热后再循环使用,直至染色至设定要求。但采用这种工艺的改进的卷染机和目前印染厂中使用的其它间歇式染色机均为单机操作,不同操作工人在操作处理上的差别,会造成染色效果上的差异;即不同机台染同种颜色时存在的染色“缸差”病疪。在色差较大时,还须进行调整色光,甚至回修处理,不仅增加工作量,提高生产成本,而且可能造成织物品质的损伤,在进行活性染料等染色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并且更难补救处理。其次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染色机单机运行存在“缸差”的不足之处,提供避免“缸差”的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及该工艺所用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对染色机进行多机组合,染液由集中配制、加热、加压,然后同时输向各染色机,而且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集中回收后经加热、加压再输向并联式染色机组。达到避免或减少“缸差”病疪,提高染色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避免“缸差”的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它含有以下的步骤:1)被加工的织物卷绕在一台染色机的两个卷布辊上作往复运行;2)已配制好的染液经加热、加压后直接进入该染色机中并喷向运动中的织物整个布幅、供织物吸收;3)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经回收、加热后再循环使用,直至染色至设定要求;其特征是:卷绕被加工织物的-->染色机是不少于两台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喷向织物的染液由集中配制经加热、加压后同时输向染色机组中的各染色机,而且各染色机上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回收,且经加热、加压再输向并联式染色机组。其中染液输向染色机组中的各染色机的流量通过管路中的控制阀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织物染色工艺所用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它包含有带机架、以及在机架上安装的织物卷绕运行装置、染液施加器、加热器、加压泵、控制阀的染色机,其中织物卷绕运行装置由两个卷布辊和位于卷布辊下方的扩幅架、导布辊组成,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位于导布辊与扩幅架之间,导布辊下方设有集液槽,且集液槽、加热器、加压泵、控制阀、染液施加器之间以管路相连,其特点是:机组中的染色机至少含有两台,并且各染色机均通过控制阀和管路并联在染液混合器上。上述的染液混合器为箱形体,其上带有一组进液口和出液口,其中各进液口分别与一台染色机的加压泵连通、各出液口分别与一台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连通,染液混合器的进液口与加压泵之间、出液口与染液施加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的开、关,可控制染液的流经线路。本专利技术染色工艺所用的并联式染色机组,还可采用如下方案,机组中的各染色机不设各自独立的加热器和过滤器,共用的加热器和过滤器设置在染液混合器内,其中过滤器位于混合器的进液口处,进液口与各染色机的集液槽之间通过控制阀与染液混合器连接,染液混合器的出液口处设有各染色机共用的加压泵,加压泵输出端与染液分配器连接,染液分配器与各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中带有可调流量的控制阀。采用本方案可使整个机组结构更紧凑。将配置好的染液放入染液混合器中,加热达到设定温度后,经加压泵加压后通过染液分配器分配至各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均匀喷到织物的整个门幅,织物吸收染液,多余的染液通过各染色机的集液槽收集,流回到染液混合器中经加热加压进行循环使用,各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所喷出的染液的质、热一致,既避免了“缸差”病疪的产生,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对于较大批量、需多缸才能完成的染色任务,选用合适台数的染色机组合成并联式染色机组,一次可完成染色任务,便于管理、操作,提高生产效率;2)可避免“缸差”病疪的产生;3)颜色核对、色光调整等工序统一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4)设备制作简单、可灵活选用数台染色机通过管路进行装配组合,即可满足不同染色批量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已有技术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染色机;1a-不带独立的加热器和过滤器的染色机;2-染液施加器;3-染液加热桶;4-加压泵;5-染液混合器;6-控制阀;6a-调节阀;7-集液槽;8-扩幅架;9-导布辊;10-加热器;11-过滤器;12-染液分配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结构参照图2,并联式染色机组它包含有三台相同的染色机1,每台染色机(见图4)内包含由两根卷布辊、导布辊9、扩幅架8等构成的织物卷绕运行装置、集液槽7和机外染液循环组件构成,机外染液循环组件由染液加热桶3、喷液加压泵4、控制阀6相串接而成,加热器10和过滤器11位于加热桶3内。需染色的织物可在两卷布辊上交替卷绕,往复运行。(采用上述结构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可根据所需加工织物的数量,对现有的染色机灵活地进行组合,确定机组中染色机联合运行的台数。)每一染色机均投放长度基本一致的织物,并卷绕在一侧的卷布辊上,按工艺要求统一配制好染液,加入各染液加热桶3中,并根据染色工艺要求进行加热,经喷液加压泵4和控制阀6将染液加压输入至染液混合器5,此时调节阀6a关闭(如调节阀6a打开,而关闭该机与染液混合器5相连的控制阀,则意味该台染色机,未组合进并联式染色机组,为单机运作),染液在染液混合器5中充分混合后,可消除各染液加热桶的染液所含的质和热可能有的差异,达到均匀一致,再从染液混合器5的输出口经控制阀6由管路输至每台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2,本专利技术的染液施加器2为带出液口的施液管,通过对控制阀的调节,使输至每个施液管入口处的染液的压力相等,并达到工艺要求。准备工作就绪后,启动各染色机的织物卷绕运行装置,使织物以相同的速度和张力的工艺状态向另一侧的卷布辊运动,施液管将染液均匀地喷至织物的整个门幅,使织物在喷液区通过时实现吸收染液或与染液交换,再卷绕至另一卷布辊上,当某一染色机中织物全部卷绕至另一卷布辊,即所谓“到头”时,该染色机停止运行并等待,当三台染色机全都“到头”时,各染色机同时调头启动,织物反向运行,重复上述染色过程,经多次反复运行,直至织物染色符合要求。在以上染色过程中,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由染色机底部的集液槽7收集,并经管路流入机外的染液加热桶3,进行加热、加压至染液混合器5混合后循环使用。控制阀的控制、温度的控制以及-->织物卷绕运行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它含有以下的步骤:1)被加工的织物卷绕在一台染色机的两个卷布辊上作往复运行;2)已配制好的染液经加热、加压后直接进入该染色机中并喷向运动中的织物整个布幅、供织物吸收;3)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经回收、加热后再循环使用,直至染色至设定要求;其特征是:卷绕被加工织物的染色机是不少于两台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喷向织物的染液由集中配制经加热、加压后同时输向染色机组中的各染色机,而且各染色机上未被织物吸收的染液回收,且经加热、加压再输向并联式染色机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染液输向染色机组中的各染色机的流量通过管路中的控制阀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所用的并联式染色机组,它包含有带机架、以及在机架上安装的织物卷绕运行装置、染液施加器(2)、加热器(10)、加压泵(4)、控制阀(6)的染色机(1),其中织物卷绕运行装置由两个卷布辊和位于卷布辊下方的扩幅架(8)、导布辊(9)组成,染色机的染液施加器(2)位于导布辊与扩幅架之间,导布辊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铁民叶建军赵志民王海平袁振华唐国治邓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