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194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3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染色布按出料脱水→一次水洗→固色→二次水洗的工艺顺序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可实现连续性生产、固色效果好、并可节约能源和清洗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染行业中的织物染色后处理工艺,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有效节约加工成本的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印染行业中,胚布在染色完成后,染料粒子与胚布纤维之间虽然处于连接状态。但染料粒子自身的反应活性仍然存在,导致染料粒子与胚布纤维之间的连接状态十分不稳定,在遇到一定的外在环境条件下,具备反应活性的染料粒子会脱离胚布并形成游离粒子,使胚布出现掉色的情况。上述情况会使胚布的颜色逐渐变浅,并对其他织物产生污染作用,所以在染色完成后的织物通常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以提高染料在胚布上的着色稳定性、避免胚布在后续使用时产生掉色现象,从而保障胚布染色后的正常使用。传统的后处理工艺主要是水洗和固色,其中固色工艺一般在印染的染缸内直接进行,在印染完成后加入固色剂,以消除胚布纤维上染料粒子的反应活性;而水洗工艺则是在固色完成后把清水注入染缸内对胚布进行漂洗,以带走染料缸内液体中的游离染料粒子。然而传统的水洗和固色工艺存在着两个重大的缺陷。其一,水洗和固色工艺都在染缸内进行,所以整个工艺流程不能实现连续性进行,只能采用间歇式的加工方式进行。上述加工方式除了会严重影响染缸的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染色布按出料脱水→一次水洗→固色→二次水洗的工艺顺序处理,其中:一)出料脱水a)胚布染色完成后,在脱水机内对胚布进行脱水处理;b)检查染色布的规格和布面情况,并把色布连接于送布架上输送出脱水机;二)一次水洗c)在开料缸中加入水100‑500升,并按1‑5克/升的量加入清洗剂,搅拌均匀后成前置清洗液;d)把c步骤所得前置清洗液经加料泵和管道输送至前置清洗槽中,然后在前置清洗槽中输入200‑500升清水,前置清洗槽内温度设定在20‑80℃,再使b步骤输出的色布浸没至前置清洗槽液面下输送,色布在输送完成离开前置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水洗、固色连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染色布按出料脱水→一次水洗→固色→二次水洗的工艺顺序处理,其中:一)出料脱水a)胚布染色完成后,在脱水机内对胚布进行脱水处理;b)检查染色布的规格和布面情况,并把色布连接于送布架上输送出脱水机;二)一次水洗c)在开料缸中加入水100-500升,并按1-5克/升的量加入清洗剂,搅拌均匀后成前置清洗液;d)把c步骤所得前置清洗液经加料泵和管道输送至前置清洗槽中,然后在前置清洗槽中输入200-500升清水,前置清洗槽内温度设定在20-80℃,再使b步骤输出的色布浸没至前置清洗槽液面下输送,色布在输送完成离开前置清洗槽后进行干化处理;e)在开料缸中加入水200-500升,并按0-8克/升的量加入清洗剂,搅拌均匀后成一次清洗液;f)把e步骤所得一次清洗液经加料泵和管道输送至一次清洗槽中,然后在一次清洗槽中输入100-500升清水,一次清洗槽内温度设定在30-85℃,再使d步骤完成后的色布浸没至一次清洗槽液面下输送,色布在输送完成离开一次清洗槽后进行干化处理;三)固色g)在一次容置箱内注入可浸没色布的清水,以1-30克/升的浓度加入一次固色剂、以0.5-2克/升的浓度加入有机弱酸,并搅拌至固色剂及有机弱酸均匀分散;h)把f步骤完成后的色布输送至g步骤的一次容置箱内,在10-70℃的温度下使色布容置2-20分钟,然后把色布输出一次容置箱并进行干化处理;i)在二次容置箱内注入可浸没色布的清水,以5-50克/升的浓度加入二次固色剂、以1-5克/升的浓度加入有机弱酸,并搅拌至固色剂及有机弱酸均匀分散;j)把h步骤完成后的色布输送至i步骤的二次容置箱内,在20-90℃的温度下使色布容置5-30分钟,然后把色布输出二次容置箱并进行干化处理;四)二次水洗k)在开料缸中加入水300-500升,并按0-7克/升的量加入清洗剂,搅拌均匀后成二次清洗液;l)把k步骤所得二次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南平胡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