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复合织物,所述防雷复合织物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外帐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有四个导电引出端,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引出端相互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外电场激活电荷中和原理,形成冷离子电离,形成等离子防雷气层,可不用电源,无能耗,防雷效果好,可用于制成防雷帐篷、防雷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复合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雷复合织物。
技术介绍
全国每年因雷电可以造成上千人的人身伤害以及几百亿的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航空单位、导弹车,雷达、导航、机站、电台、运动中的战车、坦克、通讯车、指挥车、港口、铁道、勘探、油田设施等方面,因此在雷雨天会有对防雷及安全保障方面的要求。例如,雷电沿地线和裸露电缆可以产生感应雷,这种雷可以形成上千伏高压从而击毁计算机的硬件,使指挥陷于瘫痪;又如某铁路机车停运等,这些就是航空通讯雷达遭受雷击袭击后造成的危害。因此研发一种防雷屏蔽布可以覆盖并包裹这些设备、线缆、战车,从而防止雷击,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价值。专利号为201310501721.6的一种防雷帐篷,包括帐篷本体,其特征在于:帐篷本体的面料由外层、内层及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导电层构成,所述外层和内层为塑料防水层,在所述帐篷本体的底部边缘处,所述导电层裸露于外层和内层之外并接触地面。是通过,能够使帐篷内的人与外界绝缘,即使帐篷被雷击中,雷电击穿外层后,会沿导电层传至大地,不会使人收到伤害,而帐篷的内层还是会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这种帐篷是试用与野外露营帐篷实用,防雷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复合织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复合织物,所述防雷复合织物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所述防雨层采用迷彩尼龙布与TPU、聚乙醚薄膜复合材料,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防雨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在同一位置,互相绝缘,进出线和位置、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所述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绝缘层相互平整、紧密、牢固地叠合,所述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分别设有四个导电引出端,分置在其四边,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引出端相互错开。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存有间隙,两者是相互绝缘的。进一步的,所述避雷膜的导电面(阳面)厚度不大于0.1mm,方块电阻率不大于0.1Ω,绝缘面(阴面)厚度不大于0.05mm,绝缘层的边缘比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至少宽出10mm。进一步的,所述避雷膜的导电面(阳面)与绝缘面(阴面)之间粘合间隙不大于0.01mm。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防雷导电绝缘布由半导体导电布加耐压绝缘薄膜复合而成,利用外电场激活电荷中和原理,形成冷离子电离,形成等离子防雷气层,以达到降低电磁场强度的作用,不用电源,无能耗,无电子器件使用,防雷效果好,可用于制成防雷帐篷、防雷罩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防雷复合织物,所述帐篷本体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所述防雨层采用迷彩尼龙布与TPU、聚乙醚薄膜复合材料,迷彩尼龙布和TPU、聚乙醚薄膜都具有耐高压、高绝缘阻值,起到阻燃、防水功能,并把针孔全部热合密封,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外帐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用导电铜网和多股铜线来连接,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在同一位置,互相绝缘,进出线和位置、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所述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面布和避雷膜相互平整、紧密、牢固地叠合,不能缝制,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绝缘层相互平整、紧密、牢固地叠合,不允许模块四边折叠、缝制,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设有四个导电引出端,分置在其四边,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引出端相互错开,引出端和导电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本专利技术防雷导电绝缘布由半导体导电布加耐压绝缘薄膜复合而成,利用外电场激活电荷中和原理,形成冷离子电离,形成等离子防雷气层,以达到降低电磁场强度的作用,不用电源,无能耗,无电子器件使用,防雷效果好,可用于制成防雷帐篷、防雷罩等防雷设施上,对人和电子器件均有很好的保护功能。实施例2一种防雷复合织物,所述防雷复合织物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所述防雨层采用迷彩尼龙布与TPU、聚乙醚薄膜复合材料,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防雨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在同一位置,互相绝缘,进出线和位置、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所述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绝缘层相互平整、紧密、牢固地叠合,所述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分别设有四个导电引出端,分置在其四边,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引出端相互错开。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存有间隙,两者是相互绝缘的。所述避雷膜的导电面(阳面)厚度不大于0.1mm,方块电阻率不大于0.1Ω,绝缘面(阴面)厚度不大于0.05mm,绝缘层的边缘比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边缘至少宽出10mm。所述避雷膜的导电面(阳面)与绝缘面(阴面)之间粘合间隙不大于0.01mm,从而制备成防雷符合职务材料。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雷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复合织物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所述防雨层采用迷彩尼龙布与TPU、聚乙醚薄膜复合材料,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防雨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在同一位置,互相绝缘,进出线和位置、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所述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绝缘层相互平整、紧密、牢固地叠合,所述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分别设有四个导电引出端,分置在其四边,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引出端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复合织物由防雨层、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组成,所述防雨层采用迷彩尼龙布与TPU、聚乙醚薄膜复合材料,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分布在防雨层上,呈独立顶到底串联连接,所述外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和内层防雷导电、绝缘布在同一位置,互相绝缘,进出线和位置、连接方式相同;所述防雷导电、绝缘布由避雷膜组件拼接而成,所述避雷膜组件由面布和一块三层避雷膜组成,其中上、下层为面布,中间为避雷膜,所述避雷膜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绝缘层相互平整、紧密、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升,马清泉,曾国示,
申请(专利权)人:军鹏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