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32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包括阀体、安装板、转换装置,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第二腔室回油接口,阀体的另一侧设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转换装置能对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对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转换装置封堵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转换装置封堵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发动机进油接口连通,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发动机回油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

Fuel conversion valv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uel transfer valv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 mounting plate and a conversion device. One side of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a first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a second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a second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The other side of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ngine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an engine oil return interface. The switching device can plug the first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the first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or the second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when the switching device plugs the first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the first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the second chamber oil inlet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oil inlet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chamber oil return interface. The fuel return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fuel return interface; when the conversion device plugs the fuel inlet interface of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fuel return interface of the second chamber, the fuel inlet interface of the first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el inlet interface of the engine, and the fuel return interface of the first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el return interface of the engin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switching of the fuel supply chamber of th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
技术介绍
凝点和冷滤点是表征柴油低温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车用柴油的标号,按凝点分为5#、0#、-10#、﹣20#、-35#、-50#六个标号。凝点是表明柴油在低温环境中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冷滤点则表明柴油通过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时能造成滤网堵塞的最高温度。柴油机在工作时,柴油经粗、细滤清器,再经过高压泵、喷油嘴被喷入气缸。当柴油温度降至冷滤点温度时,所形成的蜡晶就会阻塞滤清器而影响油路的正常供油,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目前重卡车辆通常只匹配一个燃油箱,加注的燃油标号唯一。市场上也有重卡车型匹配双油箱的结构,但两个油箱内装相同标号的燃油,只有一个油箱安装有流量传感器,两个油箱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当一个油箱内的燃油耗尽,通过虹吸作用,另一个油箱内的燃油流至带有油量传感器的油箱内,供发动机使用,双油箱只是为了拓展油箱容量而已。然而,当车辆驶入寒冷地区或在冬季,特别放置一夜后,第二天启动非常困难,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要是在油箱内全部加注低标号的柴油,又会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就需要使用不同标号的燃油对发动机进行供油,供油油箱可以是双油箱,双油箱的腔室可以分别称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可以装低标号的柴油,第二腔室可以装高标号的柴油,供油油箱也可以是只有一个油箱分隔为两个腔室,该两个腔室也可以分别称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可以在第一腔室中装低标号柴油,在第二腔室中装高标号柴油。在车辆冷启动时,使用第一腔室中的燃油对发动机供油,以便于启动,当发动机正常工作后,使用第二腔室中的燃油对发动机供油,以节省成本,为实现上述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功能,需设计燃油转换阀总成,因此,如何设计燃油转换阀总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以实现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转换装置,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以及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所述转换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者对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转换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中的开关阀,各所述开关阀均与车辆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优选地,所述转换装置包括电机、滑架以及机芯轴,所述电机竖直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的底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线束接插件,所述电机与所述线束接插件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所述机芯轴同轴相连,所述滑架与所述机芯轴垂直设置,所述滑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机芯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滑架的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阀芯组件,所述滑架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具有用于封堵的第一堵片,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具有用于封堵的第二堵片,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堵片的运动路径上,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堵片的运动路径上;当所述第一堵片封堵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时,所述第二堵片封堵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当所述第一堵片封堵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时,所述第二堵片封堵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主轴上远离所述机芯轴的一端相对应,所述固定孔中设置有密封塞;所述主轴远离所述机芯轴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十字形槽。优选地,所述固定孔为螺纹安装孔,所述密封塞具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的螺纹段。优选地,所述密封塞包括密封头、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密封头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部相连,所述密封头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线束接插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油量表电连接的第一插接口,所述线束接插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腔室油量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二插接口和用于与第二腔室油量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三插接口。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燃油转换阀总成,其通过转换装置对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的封堵,能够使得第一腔室中的燃油供给发动机,通过转换装置对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的封堵,能够使得第二腔室中的燃油供给发动机,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对发动机供油的腔室的切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另一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底部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底部的另一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束接插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转换阀总成的电气原理图。附图中标记:11、阀体12、安装板13、安装孔21、第一腔室进油接口22、第一腔室回油接口31、第二腔室进油接口32、第二腔室回油接口41、发动机进油接口42、发动机回油接口51、电机61、机芯轴62、滑架63、第一阀芯组件64、第二阀芯组件65、第一堵片66、第二堵片71、密封头72、固定螺钉73、十字形槽81、线束接插件91、燃油转换阀总成92、转换器93、第一腔室油量传感器94、第二腔室油量传感器95、油量表96、保险丝盒A、第三插接口B、第一插接口C、第二插接口D、第一接口E、第二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包括阀体11、与阀体1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2以及转换装置,阀体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21、第一腔室回油接口22、第二腔室进油接口31以及第二腔室回油接口32,阀体11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动机进油接口41和发动机回油接口42;转换装置能够对第一腔室进油接口21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22进行封堵,或者对第二腔室进油接口31和第二腔室回油接口32进行封堵;当转换装置封堵第一腔室进油接口21和第一腔室回油接口22时,第二腔室进油接口31与发动机进油接口41相连通,第二腔室回油接口32与发动机回油接口42相连通;当转换装置封堵第二腔室进油接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转换装置,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以及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所述转换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者对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转换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转换装置,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室进油接口、第一腔室回油接口、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以及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动机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所述转换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或者对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进行封堵;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当所述转换装置封堵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和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时,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进油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与所述发动机回油接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转换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进油接口、所述第一腔室回油接口、所述第二腔室进油接口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回油接口中的开关阀,各所述开关阀均与车辆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阀的开启和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转换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包括电机、滑架以及机芯轴,所述电机竖直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的底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的控制器电连接的线束接插件,所述电机与所述线束接插件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与所述机芯轴同轴相连,所述滑架与所述机芯轴垂直设置,所述滑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机芯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杨春丽钱时俊王方陈刚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