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43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该安装支架总成包括:蓄电池安装槽和继电盒安装槽,所述蓄电池安装槽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车身固定部和第二车身固定部,所述继电盒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三车身固定部;所述蓄电池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蓄电池安装槽和继电盒安装槽为一体式结构,集成化的设计使安装支架减少了零件数量、便于生产装配,提高生产节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蓄电池和继电盒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舱各自的金属托盘上,该方案不需要通过螺栓螺母将蓄电池和继电盒进行安装,便于维护,降低重量和成本。

A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and a c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upport assembly and a car, which comprises a battery mounting slot and a relay box installation slot, the battery installation slot and the relay box installation slot as an integral structure, wherein the battery mounting grooves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fixed part and a second body fixed part, and the install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fixed part and a fixed body part of the body. A third body fix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ox of the relay box, and a heat si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ttery mounting slot.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battery installation slot and the relay box installation slot are integrated structures. The integrated design makes the mounting bracket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s,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beat,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orage battery and relay box, it is installed in the engine room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 pallet, and the plan does not need to install the battery and the relay box through the bolts and nuts, so as to facilitate maintenance, reduce weight and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于给低压用电设备供电,继电器盒用于安装继电器,传统汽车上的蓄电池和继电器盒都是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舱各自的金属托盘上,金属托盘通过螺栓固定在白车身上,金属托盘的重量高,耐腐蚀性差,螺栓打紧时需要较大的拧紧力矩,使蓄电池和继电器盒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困难,不便于后期的保养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解决了蓄电池和继电盒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包括:蓄电池安装槽和继电盒安装槽,所述蓄电池安装槽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车身固定部和第二车身固定部,所述继电盒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三车身固定部;所述蓄电池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可选地,所述蓄电池安装槽包括第一底板和围绕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立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立板,且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车身固定孔;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设置在两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车身固定孔。可选地,所述第一车身固定孔的四周设有第一加强筋。可选地,所述散热槽包括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三立板的边缘处,由多个方格状结构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散热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散热槽为长方形结构。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立板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卡扣结构。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外部设置有网格状的第二加强筋。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立板外部的底端,设置有两处第四车身固定部,在所述第四车身固定部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孔。可选地,所述继电盒安装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板的外侧;所述继电盒安装槽包括: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垂直设置的第五立板和第六立板,所述第五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第五立板、第六立板以及第二底板连接形成顶端以及一侧面开口的容置空间。可选地,在所述第五立板上,远离所述第六立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车身固定部,在所述第三车身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可选地,在所述第五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上,分别设有两个垂直向上凸起的继电盒安装卡舌;在所述继电盒安装卡舌上开设有长方形孔。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安装支架总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中,蓄电池安装槽和继电盒安装槽为一体式结构,集成化的设计使安装支架减少了零件数量、便于生产装配,提高生产节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蓄电池和继电盒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舱各自的金属托盘上,该方案不需要通过螺栓螺母将蓄电池和继电盒进行安装,便于维护,降低重量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结构图之一;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结构图之二;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电池和继电盒在安装支架总成上的安装示意图。其中图中:1、蓄电池安装槽,2、继电盒安装槽;11、第一车身固定部,12、第二车身固定部,13、第一散热槽,14、第二散热槽,15、卡扣结构,16、第四车身固定部,21、第三车身固定部,22、继电盒安装卡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包括:蓄电池安装槽1和继电盒安装槽2,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上设置有第一车身固定部11和第二车身固定部12,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上设置有第三车身固定部21;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该实施例中,安装支架总成包括蓄电池安装槽1和继电盒安装槽2两部分,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设计为一体式结构,蓄电池放置在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内,继电器盒放置在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内,由于蓄电池重量较大,在蓄电池安装槽1的顶部设置第一车身固定部11和第二车身固定部12,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为两个,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12为一个;由于蓄电池充放电时温度会升高,为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在底部设计有散热槽。继电盒质量较轻,所以在继电盒安装槽2上部设有第三车身固定部21,所述第三车身固定部21为一处。安装支架总成通过第一车身固定部11、第二车身固定部12以及第三车身固定部21固定安装在发动机舱内,蓄电池安装槽1和继电盒安装槽2的集成化设计减少了零件数量、便于生产装配,能够有效提高生产节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不需要通过螺栓螺母将蓄电池和继电盒安装在支架上,便于拆装维护,降低重量和成本。值得指出的是,安装支架整体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材料一体注塑而成,相比于传统的金属冲压焊接结构,零件数更少,重量更轻,防腐性更强,加工更简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包括第一底板和围绕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立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立板,且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上开设有第一车身固定孔;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12设置在两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之间,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12上开设有第二车身固定孔。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和围绕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连接形成一顶端开口的容置空间,即蓄电池安装槽1。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两个第一车身固定部11之间为第二车身固定部12,螺栓穿过各固定部上的固定孔,将安装支架整体固定在车身上,第一车身固定部11和第二车身固定部12能够保证质量较大的蓄电池安装的牢固性。在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一开口结构,使蓄电池拆卸时,操作人员操作更便捷。具体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孔的四周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可以为蛛网状,由于蓄电池重量较大,在其顶部安装三个与车身的固定点位,其中,两个第一车身固定孔的四周蛛网状分布加强筋能够用来提高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槽包括第一散热槽13和第二散热槽14;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1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三立板的边缘处,由多个方格状结构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散热槽14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散热槽14为长方形结构。该实施例中,由于蓄电池充放电时温度会升高,为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在蓄电池安装槽1的底部设计有两处散热槽,中间位置热量较大,设置为一排,由多个方格状结构依次连接形成,即第一散热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安装槽(1)和继电盒安装槽(2),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上设置有第一车身固定部(11)和第二车身固定部(12),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上设置有第三车身固定部(21);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安装槽(1)和继电盒安装槽(2),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和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上设置有第一车身固定部(11)和第二车身固定部(12),所述继电盒安装槽(2)上设置有第三车身固定部(21);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安装槽(1)包括第一底板和围绕所述第一底板垂直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其中,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四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立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立板,且所述第三立板上设有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上开设有第一车身固定孔;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12)设置在两处所述第一车身固定部(11)之间,所述第二车身固定部(12)上开设有第二车身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固定孔的四周设有第一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包括第一散热槽(13)和第二散热槽(14);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1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第三立板的边缘处,由多个方格状结构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散热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于慧魏国祯曹广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