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50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其包括尾气冷凝管、排液管及换热水箱;所述尾气冷凝管为竖立设置的U形管,并为并排布置的多个,排液管为于各尾气冷凝管的最低端分别连接设置有一个,各所述排液管并联于一集液罐上,且于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液口,换热水箱靠近于各尾气冷凝管的顶部布置,各尾气冷凝管横穿所述换热水箱,且于所述换热水箱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可使得尾气冷凝管中的尾气降温,以使得包含于尾气中的蒸发物料冷凝下来,并流入集液罐中,可达到对尾气中物料进行冷凝收集的目的,能够防止物料随尾气排出,而造成物料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损害。

Condensation recovery unit of esterification tail gas from pyrazole ether ester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densing recovery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esterification tail gas with pyrazolone ester, which includes a tail gas condensing tube, a drain pipe and a heat exchange tank. The tail gas condensing tube is a vertical U tube and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rows. The drain pipe is arranged in one at the lowest end of each tail gas condensing tube. The drain pipe is connected to a set of liquid tank, and the bottom of the liquid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with a valve. The heat exchange tank is arranged near the top of the exhaust condensing tube, and the exhaust condensing pipes cross the heat exchange tank, and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heat exchange tan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condensation recovery device of the esterification tail gas can be produced by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ndensing recovery device of the esterification tail ga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tail gas in the tail gas condensing tube, so that the vaporized material contained in the tail gas is condensed and flowing into the collector tank, and the purpose of condensing the material in the tail gas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material can be prevented from discharging with the tail gas, and the material is wasted. And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能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达到使用效果。吡唑醚菌酯能够一直作物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以及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大多数病害,同时对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达到很好的保护和治疗功用。在吡唑醚菌酯生产的酯化反应步骤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尾气中一般均含有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反应物料,若将这些尾气直接排放不仅会导致物料的浪费,而且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描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以可用于对将酯化尾气中的反应物料进行冷凝收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其包括:尾气冷凝管,所述尾气冷凝管为竖立设置的U形管,并为并排布置的多个,各尾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形成尾气进口与尾气出口,于各尾气进口处并联设置有分气管,于各尾气出口并联设置有集气管,所述分气管和集气管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出气管;排液管,于各尾气冷凝管的最低端分别连接设置有一个,各所述排液管并联于一集液罐上,且于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液口;换热水箱,靠近于各尾气冷凝管的顶部布置,各尾气冷凝管横穿所述换热水箱,且于所述换热水箱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于所述换热水箱的下方设有朝向于各所述尾气冷凝管布置的鼓风机。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热水储箱,于所述进水管上串接有循环泵,且在所述热水储箱的出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之间连接有旁通管。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出气管连接至焚化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中,利用多个U形结构的尾气冷凝管、位于尾气冷凝管底部的排液管和集液罐,以及换热水箱的设置,可通过换热水箱中的冷却水对尾气冷凝管中的尾气进行预冷却,再通过在尾气冷凝管的散热,可使得尾气冷凝管中的尾气降温,以使得包含于尾气中的蒸发物料冷凝下来,并流入集液罐中,可达到对尾气中物料进行冷凝收集的目的,能够防止物料随尾气排出,而造成物料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尾气冷凝管于换热水箱中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由图1结合图2所示,该冷凝回收装置整体上包括尾气冷凝管1、换热水箱2以及集液罐3,具体的,尾气冷凝管1为竖立状设置的多个,各尾气冷凝管1均为U形管结构,且各尾气冷凝管1之间并排布置。在各尾气冷凝管1的两端分别形成尾气进口与尾气出口,并在各尾气进口处并联设置有分气管5,在各尾气出口则并联设置有集气管4,且分气管5上连接有进气管,以与吡唑醚菌酯反应釜的尾气排管连通,而在集气管4上也连接有出气管,以用于冷凝回收处理后的尾气的排出。本实施例中,于各尾气冷凝管1的最低端也分别连接有一根排液管11,且各尾气冷凝管1底部的排液管11并联至集液罐3上,同时,在集液罐3的底部则设置有带阀门的出液口31。出液口31可通过管路再连接至吡唑醚菌酯的反应釜处,以实现回收物流的回流重新使用,当然除了直接回流至反应釜中,也可在出液口31处连接中转罐,以暂存回收物料。此外,除了设置出液口31,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是,在集液罐3上也可设置检修口等结构。本实施例的换热水箱2为靠近于各尾气冷凝管1的顶部布置,各尾气冷凝管1则横穿该换热水箱2,在换热水箱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其中,尾气冷凝管1横穿换热水箱2的结构中,尾气冷凝管1与换热水箱2上下端面相接的位置可采用焊接方式使得两者连接为一体,以保证换热水箱2的密封性。进水管21可连接低温的冷却水源,出水管22则可连接至需要使用温水的用户。当然,本实施例中除了使出水管22直接连通至用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出水管22上还可连接设置热水储箱6,并于进水管21上也串接设置循环泵8,同时,在热水储箱6的出口与循环泵8的进口之间则连接设置旁通管。采用如上的设计,可通过循环泵8的工作,经由尾气余热对热水储箱6内的水循环加热,以可使得热水储箱6内的水能够保持在一较高的温度。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对尾气冷凝管1中尾气的冷凝效果,在换热水箱6的下方还可设置朝向于尾气冷凝管1布置的鼓风机7,以通过鼓风机7加大尾气冷凝管1底部的空气流速,达到加快尾气冷凝管1中尾气热量散失的作用。此外,为尽可能的避免经冷凝回收处理后的尾气对环境带来损害,集气管4上所连的出气管则可设置为连接至焚化炉处,以对尾气中的酯类物料进行最终的焚烧处理后,再排入大气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冷凝管,所述尾气冷凝管为竖立设置的U形管,并为并排布置的多个,各尾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形成尾气进口与尾气出口,于各尾气进口处并联设置有分气管,于各尾气出口并联设置有集气管,所述分气管和集气管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出气管;排液管,于各尾气冷凝管的最低端分别连接设置有一个,各所述排液管并联于一集液罐上,且于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液口;换热水箱,靠近于各尾气冷凝管的顶部布置,各尾气冷凝管横穿所述换热水箱,且于所述换热水箱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酯化尾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冷凝管,所述尾气冷凝管为竖立设置的U形管,并为并排布置的多个,各尾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形成尾气进口与尾气出口,于各尾气进口处并联设置有分气管,于各尾气出口并联设置有集气管,所述分气管和集气管上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及出气管;排液管,于各尾气冷凝管的最低端分别连接设置有一个,各所述排液管并联于一集液罐上,且于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液口;换热水箱,靠近于各尾气冷凝管的顶部布置,各尾气冷凝管横穿所述换热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华吴国军戎中强邸亚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深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