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唑膦中间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11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噻唑膦中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噻唑膦中间体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噻唑膦是日本石原公司开发的高效

低毒

广谱非熏蒸型的有机膦杀虫

杀线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活性,对多种昆虫

线虫具有明显的内吸毒杀作用,并对传统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一些害虫,也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植物寄生线虫危害许多重要作物,噻唑膦的生物和理化性质适合土表施药,是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理想药剂

[0003]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是制备噻唑膦的关键中间体,目前的主要合成路线如下,即以仲丁基硫醇或仲丁基二硫醚为原料,与三氯化磷

冰醋酸和酰化试剂磺酰氯反应,制备得到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产物收率为
85
%,气相纯度为
89


[0004][0005]上述工艺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
酰化试剂磺酰氯的使用,使反应放热剧烈,安全操作风险大,三废处理难度大;
(2)
反应结束后,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残留酸性物质较多,极易变为深红色或黑色,需要高温高真空减压蒸馏才能得到高含量的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产品;
(3)
反应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氯化氢气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碱液吸收,增加危废处理成本

另外,二氧化硫在产品中的残留,严重时会影响下步中间体及产品噻唑膦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操作简单

工艺安全性高

且对环境友好的制备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新型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合成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方法存在的工艺复杂

安全性较差

危废处理成本高,以及影响下游中间体或噻唑膦产品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氯胺化合物作为酰化试剂在制备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中的应用,所述氯胺化合物为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以
S

仲丁基硫醇或二仲丁基二硫醚

三氯化磷和一元羧酸为原料,以氯胺化合物
为酰化试剂,经酰化反应,得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
[0011]其中,所述氯胺化合物为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2]具体地,所述的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
S

仲丁基硫醇或二仲丁基二硫醚

三氯化磷和一元羧酸加入反应溶剂中,混合均匀,滴加氯胺化合物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反应,得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

[0014]现有传统的合成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三氯化磷法,以磺酰氯作为酰化试剂,不但会造成制备的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易变为深红色或黑色,需要进一步精馏才能得到合格的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产品,且制备过程中滴加三氯化磷,还需控制较低的温度
(5℃
左右
)
,磺酰氯也需要在低温
(10℃
左右
)
下滴加至反应体系中,生产效率低下,能耗较高,同时,磺酰氯反应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在产品中残留,严重时会影响下步中间体及产品噻唑膦的质量,也进一步增加了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成本,工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较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以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作为酰化试剂,不但有效提高了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产品收率,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产品的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仅需通过简单的减压脱溶浓缩,就可得到高含量的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产品,有效简化了后处理工序,且反应条件更加温和,生产能耗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除此之外,以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作为酰化试剂,有效降低了酰化试剂的加入量,并且在反应过程中还避免了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的产生,生成的副产物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聚氰酸,可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危废处理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0017][0018]其中,
R

H

CH3。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酰化试剂反应结束后生成的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聚氰酸不溶于反应体系,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过滤实现副反应物的回收,然后可按照现
有文献中常规的氯化方法重新合成,得到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具体可参照文献三氯异氰脲酸的生产及应用
(
林雪梅,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
,以及文献
1,3

二氯

5,5

二甲基海因的合成研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氯胺化合物作为酰化试剂在制备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胺化合物为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中的至少一种
。2.
一种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
S

仲丁基硫醇或二仲丁基二硫醚

三氯化磷和一元羧酸为原料,以氯胺化合物为酰化试剂,经酰化反应,得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其中,所述氯胺化合物为
1,3

二氯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或三氯异氰脲酸中的至少一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
S

仲丁基硫醇或二仲丁基二硫醚

三氯化磷和一元羧酸加入反应溶剂中,混合均匀,滴加氯胺化合物溶液,滴加结束后,升温反应,得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氯代烃类或芳香烃类化合物中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一元羧酸为无水甲酸或无水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和
/
或所述氯胺化合物溶液的溶剂为极性非质子溶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噻唑膦中间体
S

仲丁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烃类为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或
1,2

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香烃类为苯

甲苯

二甲苯或氯苯中至少一种;所述极性非质子溶剂为
N,N

二甲基甲酰胺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于志广吴国军霍树忠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深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