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独驱动装置下的织机和开口机的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21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织机和开口机的单独控制装置下设计起动和停机过程,使其在调节技术和运行技术高度安全性的情况下,将所需的电流或功率保持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和/或者的程度上。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起动阶段的目的由此得以实现,即织机在处于开口机起动时间点(t↓[1])之前或者同时或者之后可预先规定的起动时间点(t↓[2])上首先以调节行程运动运行,而开口机则利用仅取决于驱动装置本身的加速度在工作转速的方向上加速,其中,织机本身从调节行程运动出发,在达到预先规定的位置或者转速或者扭矩值或者时间点(t↓[3])时突然起动至工作转速。在停机过程中,织机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应反向突然地减速制动到调节行程运动,以便在处于开口机停机时间点(t↓[11])之前或者同时或者之后可预先规定的停机时间点(t↓[12])上停机,而开口机则相对于织机首先突然的制动过程较慢地制动。此外,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规定或者在驱动系统的自身管理中设计开口机的起动,使其在起动纬纱时晚于织机打纬达到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而开口机的停机则在织机停机前(打纬后)进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织机和开口机的工作方法。DE 100 53 079 C1公开了一种方法,将开口机的起动相对于织机的起动预先延迟一个可预先规定的时间或一个可预先规定的时间段,而在停机阶段,开口机的制动相对于织机的制动较慢,方法是为开口机这样预先规定一个时间值或时间差,使开口机相对于织机更晚停机一段相应的时间。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这种开口机,即针杆或导针片这样的开口装置不是强制性与驱动装置的运动共同运动,而是取决于图案可预先规定开口装置的运动。这种方法涉及例如多臂织机和提花机。DE 100 53 079 C1所提供方法的缺点是,织机在某一时间点上“突然”起动。因为在该方法中开口机和织机的起动异步进行,但两个机器工艺上在某一(时间)点上却又必须保持同步状态,所以该起动阶段是一敏感区域。例如,在织机驱动装置上会存在只有利用起动指令或者实际开始起动过程才能明白的缺陷。也没有可供使用的措施(预检运动;测量)和有关织机状态,特别是其加热程度的信息。但恰恰是后者对起动中的机器性能或功率消耗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如果开口装置在起动时无引纬多转运动的话,依据文献DE 100 53079 C1的专利技术,提供给开口装置强制性与驱动装置的运动共同运动(例如所谓的踏盘机)的开口机“软”起动的空间非常小。这种运动对经纱存在必须避免的例如经纱起绒这种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织机和开口机的单独控制装置下设计起动和停机过程,使其在调节技术和运行高度安全性的情况下,将所需的电流或功率保持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和/或者均匀。该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得以实现,即织机从某一起动时间点起首先以对应于调节行程运动的可预先规定的转速运行,而且也可以同时开始起动开口机或者甚至在其之前起动。如果实际开始调节行程运动,一方面可以较高的概率在随后“突然”加速时从驱动系统的无缺陷功能出发。另一方面,驱动系统特别是通过织机运动的需要扭矩获得对织机状态特别是加热程度的表述。它可以例如通过调整调节器参数用于构成随后的“突然”加速和与开口机的同步。此外,机器控制装置在无论是织机的调节行程运动还是开口机的起动所处的阶段,均可以对两个运动彼此进行分析,以便特别是为了织机随后的“突然”加速和与开口机的同步尽可能协调这些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特别的方案中,开口机的起动这样进行,使开口机在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进行第一打纬的时间点上,具有与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不同的转速。如果该转速低于所要求的工作转速,这意味着开口机所需的加速度也会降低-而且也恰恰是如果出于纺织技术的原因,开口机起动设置在织机起动之前的时间不得是任意的,这一点正如上述踏盘机存在经纱起绒危险的那种情况那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别方案中,在需要停机的情况下,开口机的制动过程在与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在相对停机而言的最后一次打纬之前就已经开始。按照这种方式,可供制动过程使用的时间范围或旋转角度范围得到延长,尽管出于纺织技术的原因,达到开口机停机的时间点或旋转角位置处于达到织机停机之后不得是任意的。也就是说,可以较少的扭矩制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停机原理只能在效果明显的引纬的特定方法中使用。下面借助附图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转速起动特性曲线的实施例;图2示出转速起动特性曲线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织机在开口机之前起动(t2在t1之前);图3示出转速起动特性曲线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从织机的调节行程向高加速度的过渡柔和地完成;图4示出类似于图1转速停机特性曲线的实施例;图5示出类似于图2转速停机特性曲线的实施例(t12在t11之前);图6示出在第一打纬时还未同步的转速起动特性曲线的实施例;图7示出停机特性曲线的实施例,其中,织机的停机在开口机停机之后开始。图1示出织机和开口机从一个相同的起动时间点t1=t2出发的转速变化,开口机以恒定加速度n_fbm,而织机按照预先规定的转速从时间点t3起加速到工作转速n_wm。也就是说,直至时间点t3织机一直进行调整行程运动,以便然后在t3时“突然”起动。时间点t4为无论织机还是开口机均达到工作所要求工作转速的那个时间点。图2与图1的区别在于织机的时间点t2在开口机的时间点t1之前。开口机和织机的其他运行方式与图1所示的运行方式相应。图3示出织机的预先规定转速从时间点t3起向更高的加速度平稳过渡直至工作转速持续上升。在这里,开口机和织机的起动在时间点t1上进行;t1=t2。图4示出织机和开口机停机的转速变化与图1镜像对称。在时间点t8上,织机以所要求的工作转速n_wm在开始停机过程之前进行最后打纬。时间点t9为无论是对织机还是对开口机均开始停机过程的那个时间点。在时间点t10上,织机的制动过程结束。织机随后直至时间点t11在调节行程上运行,而开口机从工作转速制动直至达到t12处的停机。图5示出织机和开口机停机的转速变化与图2镜像对称。在这里,开口机在时间点t12上停机;该时间点处于织停机的时间点t11之前。图6示出一种转速变化,其中,在织机的工作转速达到时间点t5上的第一打纬之前,织机更高的加速度n_wm与开口机的加速曲线n_fbm相切。通过在t5a和t5b区域内的打纬转速下降,以便然后重新上升到工作转速。时间点t1和t2区处于一个点上,也就是说,在该时间点织机和开口机同时起动。在织机直至时间点t3进行调节行程运动期间,开口机加速到工作转速。在时间点t5上,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进行第一打纬。时间点t5a和t5b突出环绕打纬的区域;在此,t5为织机以工作转速进行第一打纬的时间点。织机在t6上达到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曲线图中t6和t5a重合。因为在t5a…t5b区域内转速应恒定,所以t6最好处于t5a之前或者与该时间点同时。时间点t7为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进行第二打纬的时间点。时间点t7a和t7b突出环绕第二打纬时间点t7的区域。开口机达到工作所要求工作转速的时间点为时间点t13。在时间点t5b和t7a之间通过相应改变织机转速,确保织机与开口机然后从时间点t7a起工作所要求的同步性。图7与图6相应利用延迟曲线的交叉示出打纬后织机和开口机的停机过程。时间点t8为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在开始停机过程之前进行最后打纬的时间点。时间点t8a和t8b突出环绕该打纬预先规定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这是织机以工作所要求的工作转速在停机过程之前进行的最后打纬。在时间点t14上开口机开始停机过程。在时间点t15上,织机开始停机过程。曲线图中t15和t8b重合。因为在t8a…t8b区域内转速应恒定,所以时间点t15最好在时间点t8a之后或者与该时间点同时。织机“突然的”制动过程在时间点t10上结束。在该时间点上,织机的调节行程运动紧跟在织机停机过程结束的时间点t11之后。时间点t11与开口机停机过程结束的时间点t12重合。也就是说,开口机和织机停机。权利要求1.织机和开口机的工作方法,其中,织机装备一个电动主驱动装置,开口机装备一个电动副驱动装置,据此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电动主驱动装置和电动副驱动装置传递信号进行控制,据此织机和开口机从停机到达一个预先规定的转速,并在出现故障时织机和开口机通过制动装置进行停机,其特征在于,织机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织机和开口机的工作方法,其中,织机装备一个电动主驱动装置,开口机装备一个电动副驱动装置,据此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电动主驱动装置和电动副驱动装置传递信号进行控制,据此织机和开口机从停机到达一个预先规定的转速,并在出现故障时织机和开口机通过制动装置进行停机,其特征在于,织机从一个起动时间点(t↓[2])起首先以预先规定的转速运行,而开口机则从其起动时间点(t↓[1])起利用一个仅取决于驱动装置本身的加速度在工作转速(nfbm)的方向上加速,接着,织机本身从预先规定的转速出发,在 达到预先规定的位置、转速或者扭矩值或者时间点(t↓[3])时突然起动至工作转速(n_wm)和/或者在停机过程中,织机相反地突然减速制动到预先规定转速,以便在一个预先规定的时间点(t↓[11])上停机,而开口机相对于织机首先突然的制动过程较慢地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克鲁姆D冯滋维赫D马耶M勒曼恩
申请(专利权)人:林道尔多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