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14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总成、定位机构总成和底座总成,底座总成包括底座,换挡轴通过换挡轴承设置在底座中部,操纵杆总成包括操纵杆和操纵杆限位筒,操纵杆限位筒底部通过换挡臂与换挡轴的两侧连接,操纵杆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内,操纵杆与操纵杆限位筒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M型槽,定位机构总成包括定位套,定位套下端设有与M型槽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头部;定位机构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插入定位套的换挡助力弹簧,换挡助力弹簧的顶部抵靠于操纵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当前变速操纵机构存在的选换挡空行程大、换挡吸入感差、操纵杆回弹量大等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系统上。

Variable speed control mechanism with neutral positioning and shift assi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riable speed control mechanism with neutral positioning and shifting support, which includes a joystick assembly,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ssembly and a base assembly. The base assembly consists of a base. The shift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by a shift bearing. The control rod is composed of a joystick and a joystick limit cylinder, and the lever of the joystick is limi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The control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shift shaft by the shift arm. The joystick is set in the control bar limit cylinder, the joysti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ar limit cylinder; the top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M slot,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positioning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 head that matches the position and shape of the M groove, and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ssembly also includes setting up. The shift assist spring is inser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nd the top of the shift assist spring is leaned against the joystick.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 b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arge shift clearance, poor shift and suction sense and large resilience of the joystick in the current variable speed control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选换挡过程是驾驶员通过操作驾驶室内变速操纵机构总成来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驾驶员左右摆动变速操纵手柄,通过操纵杆带动选挡软轴运动,继而带动变速箱选挡机构的运动,实现选挡操作;同样,前后摆动操纵杆,实现换挡操作。目前行业内轻型商用车选换挡性能受变速系统各个环节的影响,在选换挡过程中有以下不足:1、变速系统主要由变速操纵机构总成、选换挡软轴总成、选换挡软轴支架总成、变速箱总成构成。变速箱选换挡摇臂、选换挡软轴以及变速系统零部件的安装均存在一定的空行程和间隙。这些空行程和间隙通过变速操纵机构传动比的放大,间接反映到变速操纵手柄端,造成变速操纵手柄摆动间隙大且松垮。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变速操纵性能,还直接影响到变速操纵性能的感知质量和产品品质;2、换挡过程中,变速器端的换挡力线性地反馈到变速操纵机构。换挡入挡过程不能很明显的传递到操纵手柄,换挡吸入感差,且变速箱换挡力过大时将影响变速操纵性能;3、受变速操纵杆受变速杆护罩弹性和选换挡软轴空行程的影响,变速操纵机构在换挡完成后,操纵杆会有较大的的回弹量,影响到操纵舒适性;4、当前换挡旋转中心结构多采用尼龙球碗——钢球配合结构,尼龙球碗会随着使用逐渐磨损,不能满足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和可靠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使其解决当前变速操纵机构存在的上述选换挡空行程大、换挡吸入感差、操纵杆回弹量大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总成、定位机构总成和底座总成,底座总成包括底座,换挡轴通过换挡轴承设置在底座中部,操纵杆总成包括操纵杆和操纵杆限位筒,操纵杆限位筒底部通过换挡臂与换挡轴的两侧连接,操纵杆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内,操纵杆与操纵杆限位筒连接;底座的顶部设有M型槽,定位机构总成包括定位套,定位套下端设有与M型槽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头部;定位机构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插入定位套的换挡助力弹簧,换挡助力弹簧的顶部抵靠于操纵杆。较佳地,变速操纵机构还包括选挡机构总成,选挡机构总成包括选挡臂,选挡臂上设有第一选挡轴承座,第一选挡轴承设置在第一选挡轴承座中,第一选挡轴承空套设置在换挡轴上;选挡机构总成还包括选挡轴,通过第二选挡轴承和选挡轴套设置在底座上,选挡轴上还设有选挡回位弹簧,底座侧壁位于选挡轴下方位置设有弹簧连接销和弹簧固定销,选挡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连接销和弹簧固定销相连。较佳地,底座上部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橡胶垫,两个限位橡胶垫分别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活动方向的两端。较佳地,限位橡胶垫由橡胶头和橡胶插杆连接组成,橡胶插杆插入底座,两个橡胶插杆底部的距离小于两个橡胶头顶部的距离。较佳地,选挡轴套一端与底座侧壁之间设有防止选挡回位弹簧与底座摩擦的尼龙衬套,选挡轴套另一端设有对选挡轴套进行轴向限位的开口挡圈。较佳地,换挡轴承和第一选挡轴承均为自润滑关节轴承,第二选挡轴承为深沟球轴承,第二选挡轴承内圈与选挡轴过渡配合,第二选挡轴承外圈与选挡轴套内圈过盈配合。较佳地,定位套的外壁面上方设有防转缺口,操纵杆限位筒上设有弹性圆柱销,所述弹性圆柱销的宽度与所述防转缺口的宽度相配合,防转缺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套的运动行程。较佳地,选挡臂的端部设有软轴连接销。较佳地,换挡轴与第一选挡轴承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锁紧螺母,换挡臂通过锁紧螺母与换挡轴限位面的配合与换挡轴固定相连,换挡臂与底座侧面之间的换挡轴同轴套设有换挡轴套,换挡轴承一侧与底座之间设有弹性挡圈,第一选挡轴承通过第一选挡轴承座与选挡臂相连。较佳地,底座底部还设有通过螺栓与其相连的底板总成,底板总成由L型的底板、底板下支架和护罩上支架组成,底板一端与底座底部相连,护罩上支架位于底板与底座相连一端的一侧,底板下支架设于底板底部。本技术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操纵杆总成、换挡助力弹簧、定位套和底座总成的组合,以实现空挡定位并增加换挡吸入感。底座总成设计有光滑M型槽面,在空挡位置时,操纵杆总成通过换挡助力弹簧的压缩弹力将定位套压在M型槽面的中间波谷处;当对操纵杆施加向前或向后的一定作用力时,定位套才能沿着M型槽面爬向两侧的波峰,这样便起到了空挡定位的作用且大大缩小了空挡时的换挡间隙;当定位套沿M型槽面上向波峰运动的同时,换挡助力弹簧继续被压缩,弹性势能不断增加,在运动到波峰时,弹性势能达到最大,这一过程中换挡助力弹簧对操纵杆产生的是阻力;当定位套越过波峰时,换挡助力弹簧的弹性势能释放,转化成对操纵杆的助力转矩,从而实现提高换挡助力、增加换挡吸入感的作用。因在完全进挡后,换挡助力弹簧仍然对操纵杆有进挡方向的作用力,这样便可减小操纵杆的回弹量。为了消除操纵手柄端时的选挡间隙并提高可靠性,换挡旋转中心(即换挡轴)和选挡机构均采用自润滑关节轴承;选挡轴处采用两个一面带防尘盖的薄壁深沟球轴承6800Z,薄壁深沟球轴承内圈与选挡轴过渡配合,薄壁深沟球轴承外圈与选挡轴套内圈过盈配合,缩小了运动副间的配合间隙,且薄壁深沟球轴承旋转摩擦系数小、承载强度高、耐磨性好,从而极大减小了操纵手柄端时的选挡间隙,并提高所述变速操纵机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面剖视图;图4为图2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D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包括: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总成1、定位机构总成和底座总成2,底座总成2包括底座2-1,换挡轴7通过换挡轴承2-5设置在底座2-1中部,操纵杆总成1包括操纵杆1-1和操纵杆限位筒1-2,操纵杆限位筒1-2底部通过换挡臂1-4与换挡轴7的两侧连接,操纵杆1-1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1-2内,操纵杆1-1与操纵杆限位筒1-2连接;底座2-1的顶部设有M型槽2-8-1,定位机构总成包括定位套6,定位套6下端设有与M型槽2-8-1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头部;定位机构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插入定位套6的换挡助力弹簧5,换挡助力弹簧5的顶部抵靠于操纵杆1-1。变速操纵机构还包括选挡机构总成3,选挡机构总成3包括选挡臂3-2,选挡臂3-2上设有第一选挡轴承座3-3,第一选挡轴承3-4设置在第一选挡轴承座3-3中,第一选挡轴承3-4空套设置在换挡轴7上;选挡机构总成3还包括选挡轴2-3,通过第二选挡轴承3-8和选挡轴套3-7设置在底座2-1上,选挡轴2-3上还设有选挡回位弹簧3-6,底座2-1侧壁位于选挡轴2-3下方位置设有弹簧连接销2-4和弹簧固定销3-9,选挡回位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弹簧连接销2-4和弹簧固定销3-9相连。底座2-1上部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橡胶垫2-2,两个限位橡胶垫2-2分别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1-2活动方向的两端。限位橡胶垫2-2由橡胶头2-2-1和橡胶插杆2-2-2连接组成,橡胶插杆2-2-2插入底座2-1,两个橡胶插杆2-2-2底部的距离小于两个橡胶头2-2-1顶部的距离。选挡轴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总成(1)、定位机构总成和底座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2)包括底座(2‑1),换挡轴(7)通过换挡轴承(2‑5)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中部,所述操纵杆总成(1)包括操纵杆(1‑1)和操纵杆限位筒(1‑2),所述操纵杆限位筒(1‑2)底部通过换挡臂(1‑4)与换挡轴(7)的两侧连接,所述操纵杆(1‑1)设置在所述操纵杆限位筒(1‑2)内,所述操纵杆(1‑1)与操纵杆限位筒(1‑2)连接;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有M型槽(2‑8‑1),所述定位机构总成包括定位套(6),所述定位套(6)下端设有与所述M型槽(2‑8‑1)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头部;所述定位机构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插入所述定位套(6)的换挡助力弹簧(5),所述换挡助力弹簧(5)的顶部抵靠于操纵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总成(1)、定位机构总成和底座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2)包括底座(2-1),换挡轴(7)通过换挡轴承(2-5)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中部,所述操纵杆总成(1)包括操纵杆(1-1)和操纵杆限位筒(1-2),所述操纵杆限位筒(1-2)底部通过换挡臂(1-4)与换挡轴(7)的两侧连接,所述操纵杆(1-1)设置在所述操纵杆限位筒(1-2)内,所述操纵杆(1-1)与操纵杆限位筒(1-2)连接;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有M型槽(2-8-1),所述定位机构总成包括定位套(6),所述定位套(6)下端设有与所述M型槽(2-8-1)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头部;所述定位机构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底部插入所述定位套(6)的换挡助力弹簧(5),所述换挡助力弹簧(5)的顶部抵靠于操纵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操纵机构还包括选挡机构总成(3),所述选挡机构总成(3)包括选挡臂(3-2),所述选挡臂(3-2)上设有第一选挡轴承座(3-3),所述第一选挡轴承(3-4)设置在所述第一选挡轴承座(3-3)中,所述第一选挡轴承(3-4)空套设置在所述换挡轴(7)上;所述选挡机构总成(3)还包括选挡轴(2-3),所述通过第二选挡轴承(3-8)和选挡轴套(3-7)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选挡轴(2-3)上还设有选挡回位弹簧(3-6),所述底座(2-1)侧壁位于所述选挡轴(2-3)下方位置设有弹簧连接销(2-4)和弹簧固定销(3-9),所述选挡回位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弹簧连接销(2-4)和弹簧固定销(3-9)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上部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橡胶垫(2-2),两个所述限位橡胶垫(2-2)分别设置在操纵杆限位筒(1-2)活动方向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挡定位和换挡助力的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橡胶垫(2-2)由橡胶头(2-2-1)和橡胶插杆(2-2-2)连接组成,所述橡胶插杆(2-2-2)插入底座(2-1),两个所述橡胶插杆(2-2-2)底部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龙王波雷永超浦倍雷程林花森彪雷环瑞常宗芳王璐璐刘城帅春桃黄建国徐远骆顺志白世伟夏婧黄文轩徐敏彭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