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63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接头方法是:在加捻装置T外同时保持从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纱条导入口7c排出的标准纱Y’和由再启动的牵引装置移送的纱条6后,使加捻装置工作,将上述纱条供给加捻装置,使构成纱条的纤维缠绕于从加捻装置引出的标准纱线上。从而,不用严格地调整导入加捻装置T的标准纱Y’的引出时机以及向加捻装置T供给纱条6的供给时机,可提高接头的成功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机械中用于将断纱连接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曾经公开了下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即,将卷取侧的纱线端导入纺纱机械的加捻装置,其后通过再次纺纱,而在纺纱过程中将导入加捻装置的纱条的端部和导入加捻装置的卷取侧的纱线(下称标准纱)的端部连接起来。在上述的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中,导入加捻装置的标准纱的引出时机和由后罗拉的再驱动而将纱条供给到纺纱喷嘴内部的供给时机对提高接头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述的接头方法中,导入加捻装置的标准纱的引出时机比由后罗拉的再驱动而将纱条供给到纺纱喷嘴内部的供给时机要早,从而产生这样的问题,即,构成纱条的纤维不能缠绕在标准纱线上而造成接头失败,或是仅构成前端细的纱条的前端部的少量纤维缠绕在标准纱上,形成细的接头部,再次产生断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和装置无须调整导入加捻装置的标准纱的引出时机和由后罗拉的再驱动而将纱条供给到纺纱喷嘴内部的供给时机,可提高接头的成功率,改进细的纱线接头部。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加捻装置外同时保持从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纱条导入口排出的标准纱和由再启动的牵引装置移送的纱条后,使加捻装置工作,将上述纱条供给加捻装置,使构成纱条的纤维缠绕于从加捻装置引出的标准纱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纺纱机械的接头装置上,设置使标准纱穿过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装置、以及将从从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纱条导入口排出的标准纱和由再启动的牵引装置移送的纱条共同抽吸保持的抽吸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锭子上形成空气喷出孔,该空气喷出孔用于将穿过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锭子的标准纱从加捻装置的纱条导入口排出。下面用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的附图说明图1和同样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的图2-5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宗旨,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其中,图1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图2同样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图3同样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图4同样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图5同样是包含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纺纱机械的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图6是加捻部T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纱线接头动作时序图。首先,利用图1-6,就作为适用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的一例的纺纱机械进行说明。D是牵引装置,作为一例表示的是4对罗拉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D由4对罗拉,即,后罗拉1、侧罗拉2、架设有龙带的中罗拉3、及前罗拉4来构成。5是导条架,插入导条架5并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6在供给到牵引装置D并延伸后再供给下述的加捻装置,形成纱线。加捻装置T主要包括由喷射的压缩空气来形成回旋气流的空气纺纱喷嘴7、支承上述喷嘴的喷嘴架8、将其前端9a位于空气纺纱喷嘴9的内部并具有通孔9b的锭子(导纱管)9、以及支承该锭子的支承部件10。空气纺纱喷嘴7的内部7a是供给到空气纺纱喷嘴7的内部7a的构成纱条6的纤维和穿过锭子9的通孔而被引导到空气纺纱喷嘴7的内部7a的卷取侧的纺纱Y进行接合的接头区域。在空气纺纱喷嘴7上,穿设为产生回旋气流的多个空气喷射孔7b。11是喷嘴架8和锭子支承部件10之间形成的空气室,空气室11通过抽吸孔12与未图示的以较弱的抽吸压抽吸空气的空气抽吸源相连接,在纺纱中,上述抽吸孔12用作从空气纺纱喷嘴7的空气喷射孔7b喷出的空气的溢出孔,同时还起到抽吸除去纺纱中产生于空气室11内的浮游纤维等的作用。13是空气喷出孔,它穿设于锭子9及锭子支承部件10上,产生向着锭子9的前端部9a方向的气流,该空气喷射孔13通过连接于锭子支承部件10上的管14而连接到未图示的压缩空气供给源。15是形成于喷嘴架8侧的锭子支承部件10的侧壁上的切缝,此外,16是与锭子支承部件10的侧壁上的切缝15向对的、形成于锭子支承部件10侧的喷嘴架8的侧壁8上的切缝。如下所述,喷嘴架8和锭子支承部件10结合时,其构成为穿过锭子9的通孔9b的标准纱进入切缝15、16,而不被喷嘴架8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10的侧壁所夹持。17是缸体,在缸体17的活塞杆18的前端安装锭子支承部件10的下部架19。所以,通过使缸体17动作,使动作支承部件19的左右移动,可使锭子支承部件10或离开喷嘴架8或与喷嘴架8相结合。20是其前端设置于喷嘴架8和前罗拉4之间的抽吸管,连接于未图示的抽吸空气源。21是可自由离合于一直被回转驱动的输出罗拉22的夹持辊,使夹持辊21和输出罗拉21接触,可向未图示的卷取装置的方向移送纺出的纱线Y。纺纱机械在处于纺出纱线Y的工作状态下,通过导条架5供给到牵引装置D的纱条6在由牵引装置D延伸后,由加捻装置T加捻,制成纱线Y。即,供给到加捻装置T的空气纺纱喷嘴7的构成纱条6的纤维,一边由从空气喷射孔7b喷出的回旋气流使之回转,一边从前端部9a进入锭子9的通孔9b,从而制成纱线Y。这样,在通常的纺纱机械的工作状态下,停止来自空气喷射孔13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此外,抽吸管20动作,因此,在抽吸管20中一直产生抽吸空气。下面,以图2-5、7来说明接头工序。在产生断纱的情况下,由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与此同时,通过未图示的连接于后罗拉的离合器,后罗拉1和侧罗拉2的驱动停止,停止供给纱条6。加捻装置T依然继续工作。在停止的侧罗拉和继续驱动的中罗拉3之间,纱条6的前端立即被拉断成前端尖的细丝状。而且,在规定时间后,停止从空气喷射孔7b喷射空气,并使加捻装置停止工作。然后,使缸体17动作,使活塞杆18伸缩,使锭子支承部件10离开喷嘴架8的同时,使由一对驱动罗拉23、24夹持标准纱Y’的输送臂A的头部A’接近锭子9的纱线排出口9c’地来设置该头部,所述的标准纱由公知的抽吸嘴从卷取有标准纱的卷装筒引出或从另外准备的卷装筒引出。另一方面,在锭子支承部件10和喷嘴架8之间,使锭子9的前端部9a接近抽吸头25的抽吸口26地配置吸气管部件S的抽吸头。此后,在抽吸头25的抽吸孔26内产生抽吸气流,同时,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辊23、24动作,标准纱Y’穿过锭子9的通孔9b。而且,使标准纱Y’的前端部抽吸保持在吸气管部件S的抽吸头25上(参考图2)。接下来,如图3所示的那样,使抽吸保持标准纱Y’的吸气管部件S下降的同时,使缸体17动作,使活塞杆18后退,将锭子支承部件10和喷嘴架8相结合。即使将锭子支承部件10和喷嘴架8相结合,由于标准纱Y’进入了切缝15、16,所以,标准纱也不会由喷嘴架8的侧壁和锭子支承部件10的侧壁所夹持。随着吸气管部件S的下降,使输送臂部件A的驱动辊23、24动作,将标准纱Y’伸出给定量后,使驱动辊23、24停止驱动。然后,通过管14,由未图示的压缩空气供给源向空气喷射孔13供给压缩空气,在锭子9的通孔9b内向前端部9a产生气流。而且,如上所述,在抽吸管20一直产生抽吸气流。接下来,使吸气管部件S的抽吸孔26产生的抽吸气流停止,那么,抽吸把持于吸气管部件S的标准纱Y’由锭子9的通孔9b产生的向着前端部9b方向的气流从空气纺纱喷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机械的接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捻装置外同时保持从停止状态的加捻装置的纱条导入口排出的标准纱和由再启动的牵引装置移送的纱条后,使加捻装置工作,将上述纱条供给加捻装置,使构成纱条的纤维缠绕于从加捻装置引出的标准纱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尾修西邑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