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86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摄像设备加载在前端的承载能力高、平稳性好且飞行阻力小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由透波材料制成的机盖、由工程树脂材料制成的安装板以及不锈钢加固垫片;机架为镂空四面框体结构,其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机架下表面头部的顶端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底板的中部;机架上表面的前端向外延伸并超出下表面,超出的悬臂部分为中部设有任务载荷安装圆孔的梯形面板,安装圆孔超出下表面前端的弧形结构;安装板固定在机架的上表面,其前端设有与安装圆孔相同且重合的通孔;加固垫片为环形结构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表面的周围边缘设有固定卡位以及定位凸起,机盖倒扣在安装板上。

A multi 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lti rotor UAV capable of loading the imaging device at the front end with high carrying capacity, good stability and small flight resistance. It includes a frame, a cover made of a wave permeable material, an installation plate made of an engineering resin material and a stainless steel reinforced cushion; the frame is a hollow frame with four sides, the width of which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middle, the tip of the hea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rame is an arc structure, and the curved direction of the arc line is toward the floor.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is extended outward and beyond the lower surface. The cantilev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 is a trapezium plate with a task load to install a circular hole in the middle, and a circular hole is mounted beyond the front of the lower surface;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that is the same and overlapped as a round hole. The gasket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by the annular structure, and the fixed edges of the periphery of the mounting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clamping position and a positioning protrusion, and the machine cover is buckl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摄像设备加载在前端的承载能力高、平稳性好且飞行阻力小的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多旋翼无人机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海警边防、电力巡线、农业植保等领域,随着各个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与细化,对无人机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易操作性和便携性。为节省空间采用设备小型化设计,从而装载在更小的机身中,机盖亦然。目前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机盖多为外观考虑而设计,大多不具备承力能力,负载的承载摄像设备在无人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颤动,导致拍摄画面不清楚。中国专利CN105173068B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设在后方用于装载货物的储物装置,机身前后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前机臂和两个后机臂,及其前电机和后电机,另一端设设有前电机以驱动无人机,前电机与后电机对无人机的合力的作用点为升力中心,无人机的中心邻近所述升力中心。在需要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拍摄时,需要将摄像设备安装在无人机前端,上述专利公开的无人机将承重空间预留在无人机后方,无法实现前端拍摄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摄像设备加载在前端的承载能力高、平稳性好且飞行阻力小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由透波材料制成的机盖、由工程树脂材料制成的安装板以及不锈钢加固垫片;所述机架为镂空四面框体结构,其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下表面头部的顶端为弧形结构,其弧长为机架中部宽度的至少3倍,所述顶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斜杆与机架本体连接,所述弧形结构的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机架上表面的前端向外延伸并超出下表面,超出的悬臂部分为中部设有任务载荷安装圆孔的梯形面板,远离机架本体一端的边长小于与机架本体连接的一端的边长,所述悬臂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连接构成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所述安装圆孔超出所述下表面前端的弧形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中部的宽度与所述机架中部的宽度相等,其两端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圆孔的外径相等,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长度相等,其前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圆孔相同且重合的通孔;所述加固垫片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表面的周围边缘设有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加固垫片的固定卡位以及定位凸起,所述加固垫片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板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相等,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与所述安装板顶端和通孔外缘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机盖为槽状结构,倒扣在所述安装板上,其外径与所述安装板的外径相等,与所述安装板接触固定的部分与所述加固垫片重合,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安装板、加固垫片以及机盖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位为前后交错双排设置的挡壁,所述档壁的高度与所述架固垫片的厚度相等,两侧的两个所述挡壁之间的宽度与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设在由所述挡壁构成的通道之间,所述定位凸起为钉子形凸起,所述加固垫片上设有条形定位通孔,所述条形定位通孔的长度所在方向与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所在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的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所述上端与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通孔的上表面设有供所述定位凸起的上端嵌入的凹槽,所述定位凸起的下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加固垫片的上表面,所述上端在所述加固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下端配合紧固,并嵌入所述凹槽内将所述加固垫片固定,所述定位凸起的上端的表面与所述加固垫片的上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垂直设置的网状结构支撑架上下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圆孔的周围设有定位安装孔,所述任务载荷为摄像机,所述摄像机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圆孔,下端悬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圆孔周围设有自动卡紧机构,所述自动卡紧机构为机械手,对称分布在所述安装圆孔的周围,所述机架的前端设有防止任务载荷随无人机速飞行度改变而前后晃动的牵引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为水平设置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末端通过连杆与机架前端固定连接,其前端为上下对称设置的网状抓钩,通过设在由安装板和机盖密封构成的机舱内的控制中枢控制其抓紧或者张开,位于下端的所述网状抓钩位于任务载荷的底端,任务载荷的顶端穿过位于上端的所述网状抓钩,抓紧后,所述网状抓钩将任务载荷的上下端包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加强了无人机本体的整体刚度,减小机架前端由于悬臂结构和大开口而导致的易变性缺陷,提高了悬臂结构下部机架前端安装的任务载荷的稳固性,加强了减震效果,并提高了无人机设备舱防雨防尘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机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安装板和加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加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机盖结构示意图;1.机架,2.安装板,3.加固垫片,4.机盖,5.任务载荷,6.安装圆孔,7.悬臂,8.上表面,9.下表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旋翼无人机,如图1所示,在主体机架1上安装有由工程树脂材料制成的安装板2,在安装板2上倒扣有由透波材料制成的机盖4构成机舱,在安装板2与机盖4之间设有不锈钢加固垫片3。通常机架1均为前后对称的结构,以实现机架1整体的稳定性,但是本方案提供的多旋翼无人机需要将任务载荷5安装在无人机的前端,这就意味着前端必须多余设置出一款用于安装的部分。本方案中,在机架1上表面8前端延伸出了一段悬臂7,这就意味着打破了传统无人机的平衡理论,此时,还需要保证无人机的整体平稳性。本方案中,为了减轻无人机整体的重量,如图2所示,设置的机架1为镂空四面框体结构,其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机架1下表面9头部的顶端为弧形结构,其弧长为机架1中部宽度的至少3倍,顶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斜杆与机架1本体连接,弧形结构的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底板的中部;设置机架1上表面8的前端向外延伸并超出下表面9,超出的悬臂7部分为中部设有任务载荷5安装圆孔6的梯形面板,远离机架1本体一端的边长小于与机架1本体连接的一端的边长,悬臂7与机架1的上表面8连接构成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安装圆孔6超出下表面9前端的弧形结构。如图3所示,安装板2固定在机架1的上表面8,安装板2中部的宽度与机架1中部的宽度相等,其两端的宽度与安装圆孔6的外径相等,安装板2的长度与机架1上表面8的长度相等,其前端设有与安装圆孔6相同且重合的通孔;如图4所示,加固垫片3为环形结构,固定在安装板2上,安装板2表面的周围边缘设有用于定位并固定加固垫片3的固定卡位以及定位凸起,加固垫片3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与安装板2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相等,加固垫片3的宽度与安装板2顶端和通孔外缘之间的宽度相等;如图5所示,机盖4为槽状结构,倒扣在安装板2上,其外径与安装板2的外径相等,与安装板2接触固定的部分与加固垫片3重合,通过紧固件将安装板2、加固垫片3以及机盖4固定连接。由于任务载荷5安装的位置限制,此无人机头部采用悬臂7和大开口结构,为任务载荷5安装留出足够的位置空间,任务载荷5通过减震球载荷固定并悬挂于设备安装板2头部下方。设备安装板2采用工程树脂材料快速成型,其刚度和强度均有一定的限制,悬臂7和大开口结构更削弱了安装板2前部的强度,因此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由透波材料制成的机盖、由工程树脂材料制成的安装板以及不锈钢加固垫片;所述机架为镂空四面框体结构,其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下表面头部的顶端为弧形结构,其弧长为机架中部宽度的至少3倍,所述顶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斜杆与机架本体连接,所述弧形结构的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机架上表面的前端向外延伸并超出下表面,超出的悬臂部分为中部设有任务载荷安装圆孔的梯形面板,远离机架本体一端的边长小于与机架本体连接的一端的边长,所述悬臂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连接构成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所述安装圆孔超出所述下表面前端的弧形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中部的宽度与所述机架中部的宽度相等,其两端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圆孔的外径相等,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长度相等,其前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圆孔相同且重合的通孔;所述加固垫片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表面的周围边缘设有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加固垫片的固定卡位以及定位凸起,所述加固垫片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板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相等,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与所述安装板顶端和通孔外缘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机盖为槽状结构,倒扣在所述安装板上,其外径与所述安装板的外径相等,与所述安装板接触固定的部分与所述加固垫片重合,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安装板、加固垫片以及机盖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由透波材料制成的机盖、由工程树脂材料制成的安装板以及不锈钢加固垫片;所述机架为镂空四面框体结构,其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下表面头部的顶端为弧形结构,其弧长为机架中部宽度的至少3倍,所述顶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斜杆与机架本体连接,所述弧形结构的弧线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机架上表面的前端向外延伸并超出下表面,超出的悬臂部分为中部设有任务载荷安装圆孔的梯形面板,远离机架本体一端的边长小于与机架本体连接的一端的边长,所述悬臂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连接构成一个未封闭的六边形;所述安装圆孔超出所述下表面前端的弧形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中部的宽度与所述机架中部的宽度相等,其两端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圆孔的外径相等,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与所述机架上表面的长度相等,其前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圆孔相同且重合的通孔;所述加固垫片为环形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表面的周围边缘设有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加固垫片的固定卡位以及定位凸起,所述加固垫片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板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相等,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与所述安装板顶端和通孔外缘之间的宽度相等;所述机盖为槽状结构,倒扣在所述安装板上,其外径与所述安装板的外径相等,与所述安装板接触固定的部分与所述加固垫片重合,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安装板、加固垫片以及机盖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位为前后交错双排设置的挡壁,所述档壁的高度与所述架固垫片的厚度相等,两侧的两个所述挡壁之间的宽度与所述加固垫片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凤杰辛静牟若凡丁瑞赵阳巩春源刘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