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3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属于变速器润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支油管与喷油管的安装结构零部件多,装配不便的问题。本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包括喷油管和支油管,所述喷油管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油孔,所述支油管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所述支油管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沿,所述支油管的上端插设在出油孔内并通过卡扣与喷油管的内侧壁卡接,所述限位凸沿抵靠在喷油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喷油管与支油管之间具有周向限位结构。支油管通过卡扣和限位凸沿在喷油管上轴向限位以及通过周向限位结构在喷油管上周向限位,保证支油管在喷油管上定位牢靠、不松动,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支油管与喷油管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支油管与喷油管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润滑
,特别是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箱作为车辆动力总成中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动力性能、油耗及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变速箱齿轮经常在高转速、高负荷、转速和负荷不断交变的情况下工作,如果不对变速箱内齿轮进行充分润滑的话,会导致变速箱内齿轮快速的磨损,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变速箱用喷油管总成(申请号:201710174564.0),包括喷油管主体、第一支油管、第二支油管,喷油管主体一端设有进油口且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分别位于喷油管主体两侧,第一出油孔处设有第一卡接件,第二出油孔处设有第二卡接件,喷油管外壁设有定位架,第一支油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第一外管套设在第一内管外壁,第一外管外壁设有第三卡接件,第一支油管通过第三卡接件与第一卡接件配合安装在第一出油孔处,第一内管远离喷油管主体一端从第一外管远离喷油管主体一端伸出。上述的喷油管总成中,第一支油管通过第一卡接件和第三卡接件安装在喷油管主体上,使得零部件繁多,安装结构复杂,装配不便,影响支油管在喷油管主体上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支油管与喷油管的连接结构来提高支油管与喷油管的装配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包括喷油管和支油管,所述喷油管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油管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所述支油管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沿,所述支油管的上端插设在出油孔内并通过卡扣与喷油管的内侧壁卡接,所述限位凸沿抵靠在喷油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喷油管与支油管之间具有周向限位结构。支油管与喷油管装配时,通过手或专用工装将支油管的上端压入到出油孔内,当支油管上端的卡扣与喷油管的内侧壁卡接时,即表示支油管与喷油管装配到位,此时限位凸沿抵靠在喷油管的外侧壁上,支油管通过卡扣和限位凸沿在喷油管上轴向限位以及通过周向限位结构在喷油管上周向限位,保证支油管在喷油管上定位牢靠、不松动,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支油管与喷油管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支油管与喷油管的装配效率。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喷油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出油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上具有凸块,所述限位凸沿为环形结构并嵌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凸沿上开设有容纳凸块的缺口。当卡扣卡在喷油管的内侧壁上后,限位凸沿位于限位槽内且凸块卡在缺口内,凸块对限位支油管周向限位。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支油管的上端面上设有竖向的连接板,所述卡扣设置在连接板的外侧壁上。由于卡扣在连接板的外侧壁上,使得在将支油管的上端插入到出油孔的过程中连接板在出油孔内发生弹性形变,当卡扣脱离出油孔时,连接板的形状恢复使得卡扣卡在喷油管的内侧壁上,卡扣和限位凸沿配合对支油管进行轴向限位。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喷油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出油孔的定位槽,所述卡扣卡在定位槽内。卡扣卡在定位槽内对使得支油管周向限位。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支油管和连接板一体注塑成型。塑料材料制成的支油管重量轻,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方便加工制造。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支油管为L形结构。支油管的整体结构小巧,在变速器内占用空间小,方便在变速器内布置。在上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中,所述变速器包括相啮合的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支油管上的喷油孔朝向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处。喷油管内的润滑油通过支油管上的喷油孔向外喷至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处上,对齿轮一和齿轮二均实现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支油管通过卡扣和限位凸沿在喷油管上轴向限位以及通过周向限位结构在喷油管上周向限位,保证支油管在喷油管上定位牢靠、不松动,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支油管与喷油管安装便利,大大提高了支油管与喷油管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凸块与缺口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油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油管;10、出油孔;11、限位槽;11a、凸块;2、支油管;20、卡扣;21、限位凸沿;21a、缺口;22、喷油孔;3、连接板;4、齿轮一;5、齿轮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包括喷油管1和支油管2,所述喷油管1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油孔10,所述支油管2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20,所述支油管2的上端面上设有竖向的连接板3,所述支油管2和连接板3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卡扣20设置在连接板3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油管2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沿21,所述支油管2的上端插设在出油孔10内并通过卡扣20与喷油管1的内侧壁卡接,所述限位凸沿21抵靠在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支油管2插入到出油孔10上后,卡扣20卡在喷油管1的内侧壁上,此时限位凸沿21抵靠在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卡扣20和限位凸沿21配合对。如图3所示,所述喷油管1与支油管2之间具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出油孔10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侧壁上具有凸块11a,所述限位凸沿21为环形结构并嵌在限位槽11内,所述限位凸沿21上开设有容纳凸块11a的缺口21a,凸块11a卡在缺口21a内后对支油管2周向限位。所述支油管2为L形结构,所述变速器包括相啮合的齿轮一4和齿轮二5,所述支油管2上的喷油孔22朝向齿轮一4和齿轮二5的啮合处。实施例2本实施2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中的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在喷油管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出油孔10的定位槽,所述卡扣20卡在定位槽内。支油管2插接在出油孔10上后,卡扣20卡在定位槽内对支油管2周向限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喷油管1、出油孔10、限位槽12、凸块12a、支油管2、卡扣20、限位凸沿21、缺口21a、喷油孔22、连接板3、齿轮一4、齿轮二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包括喷油管(1)和支油管(2),所述喷油管(1)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油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油管(2)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20),所述支油管(2)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沿(21),所述支油管(2)的上端插设在出油孔(10)内并通过卡扣(20)与喷油管(1)的内侧壁卡接,所述限位凸沿(21)抵靠在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所述喷油管(1)与支油管(2)之间具有周向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包括喷油管(1)和支油管(2),所述喷油管(1)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出油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油管(2)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卡扣(20),所述支油管(2)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沿(21),所述支油管(2)的上端插设在出油孔(10)内并通过卡扣(20)与喷油管(1)的内侧壁卡接,所述限位凸沿(21)抵靠在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所述喷油管(1)与支油管(2)之间具有周向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喷油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出油孔(10)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侧壁上具有凸块(11a),所述限位凸沿(21)为环形结构并嵌在限位槽(11)内,所述限位凸沿(21)上开设有容纳凸块(11a)的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吉朱磊孟冬冬罗大国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