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51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缸体毛坯自动上线;2)铣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并在各端面上开设孔系;3)铣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并在各端面上开设孔系;4)铣缸体进排气面、后油封安装面和止推面并在各端面上开设孔系;5)精加工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和后油封安装面并在各端面上开设孔系;6)在线自动测量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将测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平台;7)对缸体的缸孔和曲轴孔进行珩磨;8)碗形塞、螺纹堵塞自动上料及安装;9)对缸体进行分组;10)缸体成品自动下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缸体的生产线,加大了气缸体加工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A machining process of cylinder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ylinder body,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cylinder body blank is automatically on-line; 2) the front and rear end face of the cylinder block, the rear oil seal mounting surface and the main oil channel face and the hole system on each end face; 3) the face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hole system on each end face; 4) the inlet and exhaust surface and the rear oil seal of the milling cylinder body are installed. Face and thrust face and opening holes on each end face; 5) finish machining cylinder head surface, front and rear end face and rear oil seal installation surface and opening hole system on each end face; 6) on-line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cylinder hole aperture and crankshaft hole aperture, feedback th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to control platform; 7) honing cylinder bore and crankshaft hole; 8) bowl plug and thread Blocking automatic feeding and installation; 9) grouping the cylinder block; 10) automatically completing the cylinder block. The invention simplifies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cylinder block, increases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cylinder block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consist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力机械,其作功过程中气缸内的温度可达2000-2500℃,排气温度可达500-1200℃,同时需承受燃气爆发力及螺栓紧固力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所以要求缸体本体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及耐热性,以保证在气缸内的压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能可靠地工作。目前动力机械所用的气缸体生产工艺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造成生产的气缸体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合理的工序也使得生产效率底下,增加了加工过程时间,产品不合格率较高,同时使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高。目前多数工厂的气缸体加工工艺过程均为人工上下料、加工机床采用普通立式/卧式单主轴加工中心或专机,辅机中压装、清洗、试漏等自动专机较少,柔性化程度不高,装配辅机同样多为人工工位配以电动拧紧机。综上所述,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缸体加工生产线冗长,操作复杂,人工参与多,人力成本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工艺简单的气缸体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通过使用自动辅机及改变加工步骤使加工工序集成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工艺复杂、人工参与多、产品一致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步骤1:缸体毛坯自动上线;步骤2:铣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在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上开设孔系;步骤3:铣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在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上开设孔系;步骤4:铣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和止推面,在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上开设孔系;步骤5:精加工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和后油封安装面,在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开设孔系;步骤6:在线自动测量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将测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平台;步骤7:珩磨专机自动启动并对缸体的缸孔和曲轴孔进行珩磨;步骤8:碗形塞、螺纹堵塞通过物料通道自动上料,然后机器人取料并将水管、碗形塞、螺纹堵塞放到缸体对应的位置,压装机自动启动并将碗形塞压装到缸体上,拧紧机自动启动并将螺纹堵塞拧紧固定在缸体上;步骤9:测量机自动测量缸孔孔径、曲轴孔孔径,根据缸孔孔径的大小和曲轴孔孔径的大小自动将缸体进行分组;步骤10:缸体成品自动下线。进一步的,所述工艺还包括: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步骤2完成后,粗镗曲轴孔,铣轴瓦槽,铣止推面,粗镗缸孔,镗珩磨越程槽;铣回水结合面,钻回水安装螺栓孔,钻铰回水孔,预钻并钻通油孔,钻低压回油孔,钻缸体定位销底孔,钻后油封盖定位销底孔,钻定位基准孔。进一步的,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步骤4完成后,主轴承盖及螺栓通过物料通道自动上料,然后机器人取料并将主轴承盖和螺栓放到缸体对应的位置,拧紧机启动通过拧紧螺栓将主轴承盖安装在缸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内容为:粗铣缸体前后端面,粗铣后油封安装面,粗铣主油道面,铣主油道螺纹底孔,攻主油道螺纹,钻主油道,钻正时齿轮定位销底孔,钻前后端面螺纹底孔,钻前端面定位销底孔,钻后油封盖螺栓孔底孔,钻正时链条喷油润滑孔底孔,铰正时链条喷油润滑孔,铰正时齿轮定位销孔,钻螺栓通孔,镗起动机安装孔,钻工艺定位销孔,钻后端面螺纹底孔,钻变速箱定位销底孔,铣起动机定位孔→铣起动机安装面,铰工艺定位销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内容为:铣主轴承盖安装面,铣冷却喷嘴安装面,预钻主轴承座油孔,钻通主轴承座油孔,钻喷油嘴螺纹底孔,钻油底壳安装螺纹底孔,预钻油孔,预钻喷油嘴定位销底孔,铰喷油嘴定位销孔;精洗底面、主轴承盖安装面,铰设计基准孔,钻主轴承盖螺栓孔底孔,铰主轴承螺栓过孔,攻主轴承盖螺栓螺纹,攻底面螺栓孔螺纹,攻主轴承座孔螺纹,攻喷油嘴螺纹,预钻主轴承斜油孔,钻主轴承斜油道,刷底面。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内容为:1)铣排气面搭子,铣下线二维码打刻面,半精铣后油封安装面,铣进气面搭子,铣止推面,铣进气面搭子,预钻增压器进油孔,钻涡轮增压器进油孔,铰缸体定位销孔,钻排气面螺纹孔,钻缸体螺栓孔底孔,钻缸体螺栓孔螺纹底孔,铰缸体螺栓孔螺纹底孔,钻节温器安装螺纹底孔,钻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螺纹底孔,攻回水管安装螺纹,攻后油封安装螺栓螺纹,攻前端面螺纹,攻缸体螺栓螺纹,钻排气面螺纹底孔,钻排气面底孔,钻进气面底孔,钻机油滤清器安装螺纹底孔,钻水温压力传感器,钻机油压力传感器底孔,钻锥螺纹底孔,攻锥螺纹,预钻主油道进油孔,钻通主油道进油孔,镗节温器孔,钻涡轮增压器润滑油孔,攻排气面螺纹,攻后端面螺纹,攻进气面螺纹,攻排气面螺纹;2)清洗机自动启动并对缸体进行高压清洗去毛刺,试漏机自动启动并对缸体进行试漏检测。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内容为:半精镗曲轴孔,精镗曲轴孔,精洗顶面,半精镗缸孔,精镗缸孔;精铣前后面,精镗起动机孔,反铣起动机安装面,铰变速箱定位销,铰后油封盖定位销孔,刷曲轴孔,刷前后面,顶面,后油封盖安装面,铰前端面定位销。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利用在线测量反馈补偿专机自动测量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并将测量反馈给控制平台,经测量若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合格,则缸体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若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不合格,则由控制平台分流道待处理区。进一步的,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步骤7与步骤8之间,清洗机自动对缸体进行最终清洗,在所述步骤8与所述步骤9之间,试漏机自动对缸体进行最终试漏。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辅机(例如清洗机、试漏机、拧紧机、压装机等)均设有对应的传感器,实现了各辅机的自动运行及工作;自动辅机与双主轴加工中心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气缸体加工工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的过程中采用带视觉系统的机器人、物料供给通道及自动加工辅机,不仅能定位精准保证及时进入下一工序,还实现了缸体自动上下线和主轴承盖、螺栓、碗形塞、螺纹堵塞的自动上料及自动安装,减少了人工参与程度,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约制造成本。3.本专利技术对气缸体的加工工艺的步骤进行了改变,使得加工工序集成化,即装夹一次可对缸体进行多次不同的加工,减少了装夹次数,不仅简化了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提高加工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缸体加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所用到的在线测量反馈补偿专机,具体是指在生产线上(即对气缸体进行加工的同时)可以实时测量已加工的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将测量的实际数值反馈给控制平台,控制平台将测量的实际数值与设计数值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判断,控制平台根据比较的结果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如图1所示,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缸体毛坯自动上线,利用带视觉系统的机器人实现缸体毛坯自动上线,无人工参与。步骤2:铣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在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上开设孔系,具体操作内容为:1)利用两台双主轴加工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步骤1:缸体毛坯自动上线;步骤2:铣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在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上开设孔系;步骤3:铣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在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上开设孔系;步骤4:铣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和止推面,在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上开设孔系;步骤5:精加工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将加工曲轴孔和缸孔,在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开设孔系;步骤6:在线自动测量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将测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平台;步骤7:珩磨专机自动启动并对缸体的缸孔和曲轴孔进行珩磨;步骤8:碗形塞、螺纹堵塞通过物料通道自动上料,然后机器人取料并将水管、碗形塞、螺纹堵塞放到缸体对应的位置,压装机自动启动并将碗形塞压装到缸体上,拧紧机自动启动并将螺纹堵塞拧紧固定在缸体上;步骤9:测量机自动测量缸孔孔径、曲轴孔孔径,根据缸孔孔径的大小和曲轴孔孔径的大小自动将缸体进行分组;步骤10:缸体成品自动下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步骤1:缸体毛坯自动上线;步骤2:铣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在缸体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和主油道面上开设孔系;步骤3:铣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在缸体安装面和缸体底面上开设孔系;步骤4:铣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和止推面,在缸体排气面、进气面、后油封安装面上开设孔系;步骤5:精加工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后油封安装面,将加工曲轴孔和缸孔,在缸体顶面、前后端面开设孔系;步骤6:在线自动测量缸孔孔径和曲轴孔孔径,将测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平台;步骤7:珩磨专机自动启动并对缸体的缸孔和曲轴孔进行珩磨;步骤8:碗形塞、螺纹堵塞通过物料通道自动上料,然后机器人取料并将水管、碗形塞、螺纹堵塞放到缸体对应的位置,压装机自动启动并将碗形塞压装到缸体上,拧紧机自动启动并将螺纹堵塞拧紧固定在缸体上;步骤9:测量机自动测量缸孔孔径、曲轴孔孔径,根据缸孔孔径的大小和曲轴孔孔径的大小自动将缸体进行分组;步骤10:缸体成品自动下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步骤2完成后,粗镗曲轴孔,铣轴瓦槽,铣止推面,粗镗缸孔,镗珩磨越程槽;铣回水结合面,钻回水安装螺栓孔,钻铰回水孔,预钻并钻通油孔,钻低压回油孔,钻缸体定位销底孔,钻后油封盖定位销底孔,钻定位基准孔。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步骤4完成后,主轴承盖及螺栓通过物料通道自动上料,然后机器人取料并将主轴承盖和螺栓放到缸体对应的位置,拧紧机启动通过拧紧螺栓将主轴承盖安装在缸体上。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内容为:粗铣缸体前后端面,粗铣后油封安装面,粗铣主油道面,铣主油道螺纹底孔,攻主油道螺纹,钻主油道,钻正时齿轮定位销底孔,钻前后端面螺纹底孔,钻前端面定位销底孔,钻后油封盖螺栓孔底孔,钻正时链条喷油润滑孔底孔,铰正时链条喷油润滑孔,铰正时齿轮定位销孔,钻螺栓通孔,镗起动机安装孔,钻工艺定位销孔,钻后端面螺纹底孔,钻变速箱定位销底孔,铣起动机定位孔→铣起动机安装面,铰工艺定位销孔。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冯彬朱琛琦李红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江苏金坛长荡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