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钢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55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最终厚度范围0.1~0.5mm的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钢带的方法。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成分的扁钢锭热轧,然后可能退火,然后至少经二道冷轧,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之前在800-1100℃温度范围内将钢带退火30~600秒,以大于50K/秒的速度从中间退火温度加速冷却。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之前回火退火处理之后,其中将其厚度减少40~80%,在湿润气氛中伴随脱碳进行再结晶退火,钢带冷轧到最终厚度。在钢带表面涂覆分离剂后进行高温退火。(*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由欧洲专利0047129已知的方法中,生产最终厚度在0.15mm~0.25mm范围内的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钢带至少经二道冷轧工序,并且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之前进行一次中间退火,所述中间退火是在850~1100℃温度范围进行至少30秒至最多15分钟。然后从中间退火温度700~200/℃温度范围内以至少2.5K/秒的速度冷却钢带,并且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轧制到最终厚度,随后没有任何回火退火处理。在所述最后一道冷轧工序中的冷轧期间钢带温度可以调节在50~400℃范围内。在欧洲专利0101321中公开的类似方法中生产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钢带至少经二道冷轧工序并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前进行一次中间退火,但是在最后一道工序之前也没有回火退火处理,建议从中间退火温度快速冷却钢带的最小速度为5K/秒。在该工艺中冷却速度最好在约20~30K/秒的范围内,冷却钢带接着在900~500℃温度范围进行中间退火。该工艺的特征是以最好约20~35K/秒的速度将钢带加热到中间退火温度。如果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生产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钢带,即从中间退火温度以2.5~约40K/秒的速度冷却,其磁性能值(例如铁心损耗)相差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最终厚度在0.1-0.5mm范围内的晶粒取向电工薄钢板或带的方法,通过热轧扁锭,该扁锭含2.0-4.0%Si,0.02-0.10%C,0.02-0.15%Mn,0.008-0.08%S和/或Se,<0.005%Al,<0.3%Cu,平衡为铁和含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任何晶界偏析元素,冷轧该热轧钢带,在至少二道冷轧中将钢带在800-1100℃温度范围内中间退火30-600秒,并在最后一道冷轧工序之前加速冷却,在湿润气氛中再结晶退火,将脱碳的钢带冷轧到最终厚度,将分离剂涂覆到钢带表面,并进行最终高温退火,其特征在于以大于50K/秒的速度从中间退火温度进行冷却,此后立刻或至多三个月后,在最后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里茨博林安德烈斯博特彻米歇尔黑斯顿雷切迪特尔布罗斯切
申请(专利权)人:赛森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