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耐表面损伤性上端表面的高强度贝氏体系钢轨的制造方法,该钢轨上端表面的耐表面损伤性是用于客运铁路的高速运行区间时所要求的;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对发生于自钢轧上端顶面至其侧面的弯角部分的疲劳损伤及出现于上端顶面的开裂或黑点损伤具有抗耐力、不发生这种损伤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高强度钢轨及其制造方法。近年来,人们力图增加列车负载重量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此作为铁路运输高效率化的方法之一。如此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意味着;钢轨使用的环境将更严酷,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就要求钢轨质量的更进一步的改善。具体的问题是,敷设于急拐弯(大曲率)区间的钢轨磨损急剧增加,另外,从钢轨与车轮主要接触部位的钢轨弯角处(GC)的内部频频发生疲劳损伤。迄今,采取如下所述方法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即,①添加大量Cu、Mo等合金元素,轧制后不加其它处理的合金钢钢轨(参阅特开昭50-140316号公报);②不添加合金,通过将钢轨上端或整体在700-550℃的范围内加速冷却(喷气冷却)而制造的热处理钢轨(参阅特公昭55-23885号公报);③添加较低含量的合金,得到不仅是耐磨损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优异的耐滚动疲劳损伤性的贝氏体系高强度钢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以%(重量)计含有 C:0. 15-0. 45%, Si:0. 15-2. 00%, Mn:0. 30-2. 00%, Cr:0. 50-3. 00% 其余为铁或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钢热轧形成钢轨, 将热轨后保留有高温热的钢轨、或加热至高温的钢轨的上端以1-10℃/秒之速率,从奥氏体区域温度加速冷却至冷却停止温度500-300℃,然后,继续自然冷却至低温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影山英明,上田正治,杉野和男,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