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diments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 a non planar transistor with a strain channel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such a transistor. In the embodiment, a non planar transistor can include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the first source / drain (S/D) region and the second S/D region can be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rough the channel region. The gate stack can be formed above the channel area.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train that can be induced in the channel region, an embodiment may be included 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to form a strain enhancement open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under the channel reg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应力增强与接触的通过背侧显露实现的深EPI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具有背侧应力诱导层的非平面半导体器件。
技术介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器件的关键设计参数是在给定设计电压下递送的电流。这个参数通常被称为驱动电流或饱和电流(IDsat)。对驱动电流有影响的一个因素是沟道区域的载流子迁移率。沟道区域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增加导致驱动电流的增加。NMOS和PMOS晶体管中的载流子分别是电子和空穴。通过使该区域受到单轴拉伸应变,可以增加NMOS器件中的沟道区域的电子迁移率。替换地,可以通过在沟道区域上施加单轴压缩应变来增加PMOS器件中的沟道区域的空穴迁移率。当前,可以通过在源极/漏极(S/D)区域的表面之上外延沉积层或通过用不同于用于沟道区域的材料的材料来替换S/D区域,来将沟道应变引入到器件中。通过在层之间创建晶格常数失配来诱导应变。例如,当在S/D区域之上形成外延沉积层时,外延层可以具有与S/D区域不同的晶格常数。替换地,当S/D区域被替换时,替换S/D区域可以具有与沟道区域不同的晶格常数。沟道中能够诱导的应变的量具有若干限制。沟道中能够诱导的应变的量受晶体管的物理结构限制。对沟道区域中能够诱导的应变的量的一个限制物是存在于沟道区域下方的衬底材料中的应变。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非平面晶体管的一对横截面图示。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源极/漏极(S/D)区域上包含顶侧应变诱导层的非平面晶体管的一对横截面图示。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背侧显露工艺已经对衬底的一部分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平面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通过沟道区域与第二S/D区域分离的第一源极/漏极(S/D)区域,其中,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之上;形成在所述沟道区域之上的栅极堆叠;以及穿过所述半导体衬底形成的应变增强开口,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暴露所述沟道区域的底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平面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通过沟道区域与第二S/D区域分离的第一源极/漏极(S/D)区域,其中,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形成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之上;形成在所述沟道区域之上的栅极堆叠;以及穿过所述半导体衬底形成的应变增强开口,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暴露所述沟道区域的底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填充有氧化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在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下面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之上的前侧应变诱导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还包括:形成在所述S/D区域的底表面之上的背侧应变诱导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填充有氧化物材料,并且所述氧化物材料的厚度基本上等于或小于所述背侧应变诱导层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前侧应变诱导层在所述沟道区域中产生压缩应变。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延伸到所述半导体衬底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衬底的在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下面的部分被去除。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与所述第一S/D区域和所述第二S/D区域自对准。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应变增强开口中形成与所述沟道区域接触的背侧应变诱导层。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平面晶体管,其中,在所述沟道区域中诱导拉伸应变。13.一种形成应变晶体管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之上形成非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在背面对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抛光;以及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应变增强开口,其中,所述应变增强开口暴露所述MOS晶体管的至少沟道区域的底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应变增强开口中沉积氧化物材料。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D利拉克,SM策亚,R梅汉德鲁,P莫罗,PH凯斯,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