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公接触头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87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公接触头组,其结构包括塑胶胶塞、同轴装配于塑胶胶塞内的铜接触针、F公接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F公接触头与塑胶胶塞套配合的端部往内冲压,形成一个内翻沿结构;冲压后F公接触头改变了自身的结构,增加了表面F公接触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F公接触头表面平滑;同时增强了导电性能,提高F公接触头回路指标;保证了F公接触头输入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须增加多少成本,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线电视接头结构,具体说是应用于有线电视电缆的F公接触头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有线电视分配网络中,为与各种线路放大器、用户放大器和防雨过流分支分配器连接,均需在电缆上做一个F公接触头。然而,由于不同型号的75欧电缆与相应的F公接触头不是同一厂家生产,电缆外径粗细不一,F公接触头也有粗有细,造成电缆与F公接触头连接处压不紧,主要原因是F公接触头和电缆都是圆形的。此外,由于各地区使用的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室外型较多,受季节、天气变化或振动等因素影响,经常引起电缆与F公接触头脱落,造成有线电视信号中断,大大影响广大有线电视用户正常收看电视节目,维修人员还需重新更换一次电缆上的F公接触头,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F公接触头的浪费。F公接触头与装配于F公接触头里的配件采用间隙配合,配件容易在F公接触头里上下窜动,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F公接触头与装配于F公接触头里的配件多次插接使用后,配件在F公接触头的管壁移位松动容易造成接触不好、易脱落、易氧化等现象,导致许多传输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F公接触头组,不仅装配于F公接触头里的配件不易被拔出来,而且增强了F公接触头组的导电性能,提高了F公接触头的回路指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F公接触头组由F公接触头主体、配套使用的塑胶胶塞、同轴装配于塑胶胶塞内的铜接触针组成,F公接触头与塑胶胶塞以及装配于塑胶胶塞内的铜接触针构成一组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F公接触头容纳外接配件的端部往内冲压形成一内翻沿的结构,冲压后F公接触头改变了自身的结构。与F公接触头配套使用的塑胶胶塞以及同轴装配在塑胶胶塞内的铜连接针卡于F公接触头冲压后出现的内翻沿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在F公接触头容纳配件的端部往内冲压,端部形成一内翻沿结构,使得与F公接触头配套使用的塑胶胶塞在F公接触头里不被拔出,防止了塑胶胶塞的松脱,与现有技术中的F公接触头与配件的间隙配合更好的满足了信号传输的需求,配件在F公接触头里不会上下左右窜动,使得信号传输更加的稳定,F公接触头使用寿命增长;增加了表面F公接触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F公接触头表面平滑;同时增强了导电性能,提高F公接触头回路指标;减少了F公接触头的浪费;解决了维修过程中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本技术工艺简单,无须增加多少成本,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各零部件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F公接触头冲压前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F公接触头冲压后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F公接触头冲压前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冲压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F公接触头冲压后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F公接触头组由F公接触头1、塑胶胶塞2、铜连接针3组成。F公接触头1材料采用锌合金为宜,铜连接针3同轴装配于塑胶胶塞2内,实际生产时铜连接针3可以直接通过注塑方式封装在塑胶胶塞2内,可以节省材料。塑胶胶塞2以及铜连接针3作为F公接触头1的配件,与-->F公接触头1构成一组件。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F公接触头为普通螺纹管状F公接触头,图2给出了F公接触头冲压前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F公接触头冲压前与塑胶胶塞2的接触面积。图3给出了F公接触头1冲压后俯视图,阴影部分与图2阴影部分相对应,阴影部分为F公接触头1冲压后与塑胶胶塞2以及以注塑方式封装于塑胶胶塞2内的铜连接针3配件接触的面积。图4给出了F公接触头未冲压前横截面的示意图,在图中F公接触头容纳外接配件的端部,图中显示的圈示部分往内冲头或压模。图6给出了F公接触头1冲压后横截面示意图,冲头或压模后F公接触头1的端部形成一内翻沿的结构。F公接触头冲压后,F公接触头1改变了自身的结构,在容纳外接配件的端部内腔形成一内翻沿结构,塑胶胶塞2以及以注塑方式封装于塑胶胶塞2内的铜连接针3配件组装配于F公接触头1内并且卡于F公接触头1冲压后形成的内翻沿处。现有技术中的F公接触头与配套使用的塑胶胶塞、同轴装配在塑胶胶塞铜连接针采用过盈配合箍套在F公接触头内,受季节、天气变化或振动等因素影响塑胶胶塞以及铜连接针易松脱、接触不好,导致传输信号不稳定。本技术的F公接触头经冲头或压模后,端部形成的内翻沿结构有下压倾向,克服了以上缺点。不仅防止了塑胶胶塞2的松脱,而且冲压后形成的内翻沿结构使得装配于F公接触头里的配件不易上下左右窜动,保证了F公接触头1输入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增加了表面F公接触头1的接触面积;加强了F公接触头1表面平滑;同时增强了导电性能,提高F公接触头1的回路指标。在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了F公接触头1的浪费,减少了维修过程中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实用价值高。本技术工艺简单,无须增加多少成本,使用方便。上述实施例是以螺纹管状锌合金F公接触头而说明的,事实上对所有的F公接触头都可以采用这项技术,如没有螺纹的F公接触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F公接触头组,包括F公接触头(1),与F公接触头(1)配合使用的塑胶胶塞(2)以及同轴装配在塑胶胶塞(2)内的铜连接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公接触头(1)在容纳外接配件塑胶胶塞以及铜连接针的端部往内冲压形成一个内翻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公接触头组,包括F公接触头(1),与F公接触头(1)配合使用的塑胶胶塞(2)以及同轴装配在塑胶胶塞(2)内的铜连接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公接触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万迅通电子五金塑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