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洋银专利>正文

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1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一信号端子及一绝缘壳体,该接地端子包含一环形本体及两个接地部,所述两个接地部由该环形本体的底部延伸形成,该信号端子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呈中空圆柱状的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接地端子的环形本体内,该基板在与该接触部同一端的相对两侧部延伸形成两个翼部,该绝缘壳体包覆于该接地端子及该信号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接地部与该信号端子的焊接部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外;通过所述两个翼部的设置,可使信号端子在与对接插头进行插拔时,仍能与绝缘壳体稳固结合而不易脱离,因而具有良好的插拔特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RF(Radio Frequency)信号传输使用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目前各式电子产品的体积逐渐缩小,因此,在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如连接器)的体积亦必须往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以搭配电子产品使用。请参阅图1,其所示为一种用于传输RF信号的小型连接器,其可与一对接插头(图略)相插接,以进行RF信号传输的功能。该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10a、一信号端子20a及一绝缘壳体30a,其中该接地端子10a具有一环形本体11a;该信号端子20a具有一基板21a,该基板21a一端设有一焊接部22a,且该信号端子20a于靠近该基板21a另一端的位置以抽引成型方式成型有一中空圆柱状的接触部23a,该接触部23a置于该环形本体11a的内部中心处;该绝缘壳体30a用以将该接地端子10a与该信号端子20a包覆住,且该焊接部22a伸出该绝缘壳体30a外。而上述现有的连接器在使用时,由于该信号端子20a的基板21a与该绝缘壳体30a之间结合性较差,因此在与对接的插头进行插拔时,容易使得信号端子20a与该绝缘壳体30a分离,且该信号端子20a的接触部23a以抽引成型方式制成,其真圆度较差,使得信号传输不稳定。因此,有待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信号端子可与绝缘壳体稳固地结合,在与对接插头进行插拔时,信号端子不易与绝缘壳体脱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其包含一环形本体及由该环形本体的底部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接地部;一信号端子,其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呈中空圆柱状的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接地端子的环形本体内;以及一绝缘壳体,其包覆于该接地端子及该信号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接地部与该信号端子的焊接部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外;上述信号端子的基板在与该接触部同一端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往外延伸形成一翼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信号端子具有两个翼部,可增加信号端子与绝缘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并提升与绝缘壳体的包覆度,使该信号端子能稳固地与该绝缘壳体结合。此外,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以包覆成型方式制成,具有较佳的真圆度,因此具有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该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地端子料带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接地端子料带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信号端子料带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信号端子料带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信号端子料带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接地端子料带与信号端子料带在塑料射包后的前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图9为沿图8的9-9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a接地端子      11a环形本体20a信号端子      21a基板22a焊接部        23a接触部30a绝缘壳体      1接地端子料带-->10接地端子       11环形本体12接地部         13连接部2信号端子料带    20信号端子21基板           22焊接部23接触部         24切口25翼部           30绝缘壳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7,本技术的连接器包括:一接地端子10、一信号端子20及一绝缘壳体30,其中该接地端子10以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每一个接地端子10包含一环形本体11及至少一个接地部12(请配合参阅图2),其中该环形本体11呈中空状。上述接地部12的数量并无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端子10具有两个接地部12,但并不以此为限。所述两个接地部12呈片状,且由该环形本体11的底部相对两侧往外延伸形成,用以焊接于电路板(图略)上作为接地使用。该信号端子20以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该信号端子20具有一呈长形片状的基板21,该基板21的一端设有一焊接部22,而该基板21另一端的端部以正90度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23,且该接触部23的底端与该基板21的顶面相隔一段距离(请配合参阅图4与图5)。该信号端子20的接触部23以包覆成型方式成型,使得该接触部23呈中空圆柱状,且于该接触部23的顶端形成一没有破孔的圆弧表面。且该接触部23在靠近该焊接部22的一侧同时形成一相对于该基板21垂直延伸的切口24(请配合参阅图6)。该信号端子20的基板21一体成型有两个呈片状的翼部25,且所述两个翼部25分别由该基板21在与该接触部23同一端的相对两侧部往外水平延伸形成,使得所述两个翼部25位于该接触部23两侧。本实施例中该翼部25的宽度与该接触部23的外径相同,但并不以此为限。由图4可见,所述两个翼部25与该基板21恰呈一T字形。该绝缘壳体30以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在信号端子20定位于该接地端-->子10后,经由该绝缘壳体30将信号端子20、接地端子10的底部包覆起来,该接地端子10的接地部12以及该信号端子20的焊接部22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30外,该接地端子10的两个接地部12可焊接于电路板上,以作为接地使用。该信号端子20的焊接部22同样焊接于电路板上,以进行信号的传输。通过所述两个翼部25的设置,使得所述信号端子20与绝缘壳体3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升信号端子20与绝缘壳体30结合的紧密度,使得信号端子20不易由该绝缘壳体30脱落。请再参阅图2与图4,图中分别显示有一接地端子料带1及一信号端子料带2,其中该接地端子料带1的一侧连接有多个上述的接地端子10,通过该接地端子料带1可便于生产线以自动化方式制造所述多个接地端子10。每一个接地端子10的环形本体11的底部另往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13,以连接于该接地端子料带1的一侧。该连接部13用以固定该接地端子10的环形本体11,以便于制造该接地端子10。该信号端子料带2的一侧同样连接有多个信号端子20,以便于自动化制造所述多个信号端子20。每一个信号端子20以该焊接部22连接于该信号端子料带2的一侧。制造本技术的连接器时,将信号端子料带2的信号端子20的接触部23放置于该接地端子料带1的接地端子10的环形本体11的内部中心处,然后置入射出成型模具中,以塑料材料射出形成该绝缘壳体30,将接地端子10及信号端子20包覆住,并使得该接地端子10的接地部12、连接部13以及该信号端子20的焊接部22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30外(请配合参阅图7)。之后,切断该信号端子20的焊接部22与该信号端子料带2的连接处,以及该接地端子10的连接部13与该接地端子料带1的连接处,即成为如图8所示的连接器。因此,本技术的连接器通过两段端子料带1、2的结合,并配合塑料射包的方式而完成。因此,本技术的连接器,具有下述的特点及功能:1、信号端子20通过设置所述两个翼部25,得以增加与绝缘壳体30之间的接触面积,并大幅增加信号端子20与绝缘壳体30的包覆度,当与对接插头插接时,信号端子20即可稳固定位于该绝缘壳体30上,而不易由该绝-->缘壳体30脱落,具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端子,其包含一环形本体及由该环形本体的底部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接地部; 一信号端子,其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呈中空圆柱状的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接地端子的该环形本体内;以及 一绝缘壳体,其包覆于该接地端子及该信号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该接地部与该信号端子的该焊接部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外; 上述信号端子的基板在与该接触部同一端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往外延伸形成一翼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地端子,其包含一环形本体及由该环形本体的底部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接地部;一信号端子,其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一端设有一焊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呈中空圆柱状的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该接地端子的该环形本体内;以及一绝缘壳体,其包覆于该接地端子及该信号端子,且该接地端子的该接地部与该信号端子的该焊接部分别伸出该绝缘壳体外;上述信号端子的基板在与该接触部同一端的相对两侧部分别往外延伸形成一翼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银
申请(专利权)人:李洋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