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300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壳体和内部结构体。壳体具有接收部,而内部结构体具有触头。壳体具有定义接收部后部的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均形成有分别容纳触头的触头容纳部。触头容纳部是在匹配方向上延伸并至少部分地向接收部的前部开口的凹槽。每个触头具有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以及由弹性部支撑的接触点。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分离时,接触点位于后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可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匹配。
技术介绍
例如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在TWM493185U(专利文献1)中被披露。如图13所示,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连接器900具有壳体910、多个接地弹簧920和多个触头930。壳体910具有接收匹配连接器(未示出)的接收部912。接收部912具有前部914和后部916。前部914由在垂直于匹配方向(X方向)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壳体910的第一上内壁表面942和第一下内壁表面944定义。后部916由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壳体910的第二上内壁表面962和第二下内壁表面964定义。第一上内壁表面942和第一下内壁表面944与容纳接地弹簧920的第一容纳部946一起形成。第二上内壁表面962和第二下内壁表面964与容纳触头930的第二容纳部966一起形成。在第一容纳部946与第二容纳部966之间,引导970被提供用来引导匹配连接器(未示出)以及保护触头930的端部。根据连接器的使用,存在减小匹配连接器插入和移除的力(插入力和移除力)的需求。然而,当插入和移除力降低时,相对连接器的匹配连接器的相对位置会趋于偏离适当的匹配位置。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披露的连接器具有触头的相对较短的有效接触长度。因此,在减小专利文献1披露的连接器的插入力和移除力的情况下,坏连接情况容易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可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相连接,以及触头的有效接触长度可被延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可沿匹配方向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相匹配。连接器设有壳体和部分地容纳在壳体内的内部结构体。壳体具有插入开口和接收部。内部结构体具有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弹性部和由弹性部支撑的接触点。弹性部可弹性变形。接收部通过插入开口,部分地接收匹配连接器。接收部具有前部和后部。当连接器从匹配连接器分离时,接触点位于后部内。前部在匹配方向上位于后部与插入开口之间。前部和后部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具有彼此一致的轴。壳体具有第一上内壁表面、第一下内壁表面、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第一上内壁表面和第一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前部。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后部。第一上内壁表面与第一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与第二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均与单独容纳各触头的多个触头容纳部一起形成。每个触头容纳部是沿匹配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在匹配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向前部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容纳触头的每个触头容纳部(凹槽)至少部分地朝向接收部的前部开口。因此,触头的接触点被允许在插入开口附近。因此,触头的有效接触长度可以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器的立体视图。匹配连接器的一部分和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由虚线绘出。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视图。图3是包含在图2所示连接器中的壳体的立体视图。图4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前视图。图5是图4所示连接器A-A向横截面视图。图6是图4所示连接器B-B向横截面视图。图7是图6所示连接器一部分(由虚线C包围)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8是图4所示连接器D-D向横截面视图。图9是图8所示连接器一部分(由虚线E包围)的放大视图。图10是图6所示连接器一部分和匹配连接器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处于匹配状态。图11是图10所示匹配连接器一部分的剖面图。图12是具有类似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结构的连接器(比较连接器)一部分和图11所示匹配连接器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比较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处于匹配状态。图13是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器10用于例如被安装在设备(未示出)的电路基板850上的状态下。换言之,连接器10是板连接器。连接器10可沿前后方向(匹配方向或X方向)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800相匹配。预定标准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USB)C型标准。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是符合USBC型标准的插头连接器。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可与符合各种标准的匹配连接器相匹配的各种连接器。参照图2,连接器10具有壳体20、内部结构体30、外壳40、两个附加构件50和两个绝缘构件60。壳体20由绝缘体制成。外壳40由金属制成。附加构件50也由金属制成。绝缘构件60由绝缘体制成。内部结构体30包括两个保持构件300、多个触头35和接地板380。保持构件300由绝缘体制成。触头35由导体制成。接地板380也由导体制成。除了图2外,参考图3,壳体20具有基座部210和主体部250。基座部210具有平行于Y-Z平面的平板状。详细地,在Y-Z平面上的基座部210的横截面为近似长方形,在俯仰方向(Y方向)上长而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短。基座部210形成有两个第一螺钉孔212、两个中空部214、四个对准孔(其中三个被示出)216和四个压配凹槽218。主体部250沿前后方向(X方向)从基座部210向前(在正X方向上)延伸。具体地说,主体部250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扁平圆柱状。详细地,在Y-Z平面上的主体部250的横截面具有椭圆形状(参见图4),在俯仰方向(Y方向)上长而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短。主体部250在其上表面(朝向正Z方向的表面)和下表面(朝向负Z方向的表面)上均形成有开口部260和被覆盖部270。每个开口部260为方形的孔,其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贯穿主体部250。每个被覆盖部270是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凹向容纳部22的凹槽。在每一被覆盖部270中,后面提及的接受部226被暴露。从图2和图3可知,壳体20具有容纳部22。容纳部22是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贯穿基座部210和主体部250的空间。换言之,基座部210和主体部250形成有容纳部22。基座部210、主体部250在Y-Z平面上均环绕容纳部22。容纳部22部分地容纳内部结构体30。换言之,内部结构体30的一部分被壳体20的容纳部22所容纳。从图2可知,内部结构体30具有相对于X-Y平面镜像对称的结构。详细地,接地板380具有垂直于上下方向(Z方向)的平板形状。如果没有在Z方向突出的突起部310,那么每个保持构件300具有垂直于Z方向的平板形状。其中一个保持构件300位于接地板380的顶部,以使突起部310向上突出。另外一个保持构件300位于接地板380的底部,以使突起部310向下突出。在内部结构体30由壳体20的容纳部22容纳的状态下,突起部310位于壳体20的开口部260中。参考图2,每个保持构件300保持在俯仰方向(Y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触头35。如图2和图6所示,每个触头35具有接触部(接触点)350、支撑部(弹性部)352、被保持部354和被固定部356。被保持部354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线性延伸。被保持部354通过插入成型被部分地嵌入保持构件300中,以被保持构件300保持。支撑部352从被保持部354近似向前延伸(大约在正X方向上)。支撑部352至少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弹性变形。支撑部352支撑接触部350,以允许接触部350至少在上下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可沿匹配方向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设有壳体和部分地容纳在壳体内的内部结构体;壳体具有插入开口和接收部;内部结构体具有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弹性部和由弹性部支撑的接触点;弹性部可弹性变形;接收部通过插入开口,部分地接收匹配连接器;接收部具有前部和后部;当连接器从匹配连接器分离时,接触点位于后部内;前部在匹配方向上位于后部与插入开口之间;前部和后部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具有彼此一致的轴;壳体具有第一上内壁表面、第一下内壁表面、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第一上内壁表面和第一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前部;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后部;第一上内壁表面与第一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与第二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均与单独容纳各触头的多个触头容纳部一起形成;每个触头容纳部是沿匹配方向延伸的凹槽;以及凹槽在匹配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向前部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8 JP 2015-2122581.一种连接器,可沿匹配方向与符合预定标准的匹配连接器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连接器设有壳体和部分地容纳在壳体内的内部结构体;壳体具有插入开口和接收部;内部结构体具有多个触头;每个触头具有弹性部和由弹性部支撑的接触点;弹性部可弹性变形;接收部通过插入开口,部分地接收匹配连接器;接收部具有前部和后部;当连接器从匹配连接器分离时,接触点位于后部内;前部在匹配方向上位于后部与插入开口之间;前部和后部在垂直于匹配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具有彼此一致的轴;壳体具有第一上内壁表面、第一下内壁表面、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第一上内壁表面和第一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前部;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后部;第一上内壁表面与第一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与第二下内壁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第二上内壁表面和第二下内壁表面均与单独容纳各触头的多个触头容纳部一起形成;每个触头容纳部是沿匹配方向延伸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