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扶手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17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39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搁置手臂,所述承载部上于对应手肘的搁置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车门扶手结构还包括软质垫块和包覆层,所述软质垫块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骨架及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软质垫块。该车门扶手结构为车内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臂提供支撑时,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是受力最大的位置,通过在手肘搁置位置设置软质垫块,可以使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放在软质垫块所在的区域,能够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舒适柔软的享受,能够降低驾驶员及乘员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提高乘员的乘车体验,且该车门扶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门扶手结构的汽车。

Car door armrest structure and car

A structure of a door armrest consists of a skeleton,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part, which is used for holding an arm. The bear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helving slot at the shelving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elbow, and the door armrest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soft cushion block and a cladding layer. The soft cushion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slot and the coating layer is arranged. The skeleton and the soft cushion block positioned in the holding groove are coated. When the armrest of the door is supported by the arm of the driver and the crew, the elbow of the driver and the crew is the most stressed. By setting the soft cushion in the position of the elbow, the elbow of the driver and the crew can be plac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soft cushion block is located. It can provide comfort and softness for the driver and the crew. Enjoy, can reduce the fatigue of driver and crew, and then improve the driver's driving safety, improve the crew's ride experi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andrail is simp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vehicle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door hand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扶手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
,特别涉及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及具有该车门扶手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车门扶手主要是为了方便在车内的乘员和驾驶员打开或关闭车门,以及为乘员和驾驶员的手臂提供休息支撑的作用,长时间驾驶汽车,以及长时间的乘坐汽车,会给加驾驶员和乘员带来疲劳感,如果驾驶员长时间在疲劳状态下驾驶汽车,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款使用起来舒适的车门扶手,无疑是各大汽车生厂商急需的产品。目前,在汽车市场上最常见的车门扶手:一种是基于成本考虑的,直接使用塑料粒子进行注塑成型,表面再使用皮纹稍作修饰;另外一种,在硬塑表面在包覆一层单革,降低塑料感,给人从视角上带来柔软的感觉。对于市场上常见的车门扶手,首先硬塑的扶手,提供不了没有丝毫的柔软舒适感,对于长期进行驾驶的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不十分怡悦的经历,甚至会降低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仅仅在硬塑扶手外包覆一层单革,除了视觉上能带来一丝的柔软,触摸时硬塑感的强烈反差反而有些不愉快的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车门扶手,能够降低驾驶员及乘员的疲劳感,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提高乘员的乘车体验。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车门扶手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搁置手臂,所述承载部上于对应手肘的搁置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车门扶手结构还包括软质垫块和包覆层,所述软质垫块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骨架及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软质垫块。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软质垫块与所述容置槽的大小和形状匹配设置。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软质垫块为海绵块或PU发泡体。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包覆层包括保护层、第一基体层和柔性层,所述第一基体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保护层位于最外侧。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柔性层在与保护层背对的一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基体层,所述第二基体层与所述软质垫块贴合接触。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的材质为无纺布。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柔性层的材质为海绵。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层的材质为PVC。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扶手结构。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车门扶手结构为车内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臂提供支撑时,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是受力最大的位置,通过在手肘搁置位置设置软质垫块,可以使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放在软质垫块所在的区域,能够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舒适柔软的享受,能够降低驾驶员及乘员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提高乘员的乘车体验,且该车门扶手结构的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扶手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扶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扶手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图4沿IV-IV的剖切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覆层的截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扶手结构100,用于支撑驾驶员或乘员的手肘,车门扶手结构100包括骨架(本实施例中以硬质骨架10为例进行说明)、软质垫块20和包覆层30。硬质骨架10呈长形,包括一长形的承载部11、由承载部11的一边缘侧向延伸形成的侧板14和由承载部11边缘侧向延伸形成的侧板14,承载部11的一端于对应支撑驾驶员或乘员的手肘的位置开设一容置槽12,容置槽12的开设位置与驾驶员或乘员的手肘搁置位置相对应。承载部11的大致中间位置开设一安装孔16。具体地,该安装孔16用于安装汽车的玻璃升降器开关(图未示)。容置槽12与安装孔16沿承载部11的伸展方向前后排布。侧板14与承载部11大致垂直布置,侧板14的靠近承载部11的侧面内设置多个熔接柱13,用于将硬质骨架10及侧板14安装在车门(图未示)上,承载部11与侧板14相背对的边缘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5,该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与侧板14的延伸方向相反,延伸部15与承载部11平滑过渡,承载部11及延伸部15上设置多个熔接柱13,承载部11及延伸部15上设置的熔接柱13用于将承载部11及延伸部15与车门连接。软质垫块20的形状及大小与容置槽12的形状及大小匹配设置。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软质垫块20为海绵块,海绵块的形状及大小与收容槽12的形状及大小匹配。如图4至图6所示,包覆层30包括由无纺布形成的第一基体层32、由PVC形成的保护层31、由海绵形成的柔性层33和由无纺布形成的第二基体层34。保护层31设置在第一基体层32的外侧面,使保护层33位于最外侧,保护层33具有防水、抗油污等作用。柔性层33设置在第一基体层32的内侧面,保护层31和柔性层33共同包夹第一基体层32。柔性层33在与保护层31相背对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柔性层33的第二基体层34,第一基体层32和第二基体层34共同包夹柔性层33,可增加包覆层30的强度。第二基体层34与软质垫块20贴合接触。如图3至图5所示,软质垫块20设置在硬质骨架10的容置槽12内,软质垫块20的边缘与容置槽12的边缘平齐,包覆层30包覆硬质骨架10及设置在容置槽12内的软质垫块20,如图3所示,包覆在硬质骨架10上的包覆层30的形状与硬质骨架10的形状相同,即整个硬质骨架10的外表面均被包覆层30包覆。当然,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软质垫块20还可以是PU发泡体或其他柔性材质的软质垫块。本技术的车门扶手结构100为车内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臂提供支撑时,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是受力最大的位置,通过在手肘搁置位置设置软质垫块20,可以使驾驶员及乘员的手肘放在软质垫块20所在的区域,能够为驾驶员及乘员提供舒适柔软的享受,并且包覆层30中的柔性层33也可以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员提供舒适柔软的享受,够降低驾驶员及乘员的疲劳感,进而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提高乘员的乘车体验,且该车门扶手结构100的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门扶手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扶手结构(100),包括骨架(10),所述骨架包括承载部(11),所述承载部(11)用于搁置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1)上于对应手肘的搁置位置设有容置槽(12),所述车门扶手结构(100)还包括软质垫块(20)和包覆层(30),所述软质垫块(20)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所述包覆层(30)包覆所述骨架(10)及位于所述容置槽(12)内的软质垫块(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扶手结构(100),包括骨架(10),所述骨架包括承载部(11),所述承载部(11)用于搁置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1)上于对应手肘的搁置位置设有容置槽(12),所述车门扶手结构(100)还包括软质垫块(20)和包覆层(30),所述软质垫块(20)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内,所述包覆层(30)包覆所述骨架(10)及位于所述容置槽(12)内的软质垫块(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扶手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块(20)与所述容置槽(12)的大小和形状匹配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扶手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块(20)为海绵块或PU发泡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扶手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30)包括保护层(31)、第一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雄邱德平王立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