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622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产线本体、ST1‑8工位、ST1‑9工位、ST1‑10工位、RB3机器人、滑台、水气单元、ST1‑13工位、出料台、ST1‑12工位、RB6机器人和RB7机器人,水气单元设置在产线本体右端,滑台设置在产线本体内部右侧,出料台设置在产线本体上端中间位置,ST1‑8工位设置在产线本体左端,ST1‑9工位设置在ST1‑8工位右侧,ST1‑10工位设置在滑台左侧,ST1‑12工位设置在出料台下侧,ST1‑13工位设置在产线本体右侧;本生线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故障的自我诊断、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路径方法;本生产线车型切换时间短;要员人数减少。

Robot automatic welding system for car seat fr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welding system for a car seat skeleton robot, which includes line production, ST1 8, ST1, ST1, RB3, RB3, slide, gas, ST1, 13, ST1, ST1, RB6 robot and RB7 robot. The water gas unit is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line of production line. The platform is se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ne noumenon. The discharge table is set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line noumenon. The ST1 8 position is set at the left end of the line noumenon. The 9 position is se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8 position of the 8 station. The ST1 10 position is se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lide table. The ST1 12 position is set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discharge table, and the ST1 13 position is se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ne of production line. The high intelligence of the Benson line can realize the path method of fault self diagnosis,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the switch time of this line is short and the number of the staff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焊接产线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生产产线是多工位分散生产,生产线长,过程品多,物流线路多,易容出现混流现象,要员人数多,劳动强度大,切换车型时占用时间长,生产效率底,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产线本体、ST1-8工位、ST1-9工位、RB1机器人、RB2机器人、ST1-10工位、RB3机器人、滑台、RB5机器人、水气单元、ST1-13工位、出料台、ST1-12工位、RB4机器人、RB6机器人和RB7机器人,所述水气单元设置在产线本体右端,所述滑台设置在产线本体内部右侧,所述出料台设置在产线本体上端中间位置,所述ST1-8工位设置在产线本体左端,所述RB1机器人设置在ST1-8工位旁侧,所述ST1-9工位设置在ST1-8工位右侧,所述RB2机器人设置在ST1-9工位旁侧,所述ST1-10工位设置在滑台左侧,所述RB3机器人设置在ST1-10工位旁侧,所述RB4机器人和RB5机器人对称设置在滑台两侧,所述ST1-12工位设置在出料台下侧,所述ST1-13工位设置在产线本体右侧,所述RB6机器人设置在滑台上侧,所述RB7机器人设置在出料台右侧。进一步地,所述RB1机器人、RB2机器人、RB3机器人、RB5机器人和RB4机器人均与水气单元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RB1机器人、RB2机器人、RB3机器人、RB5机器人和RB4机器人关节轴数为6轴以上。进一步地,所述RB1机器人、RB2机器人、RB3机器人、RB5机器人和RB4机器人额定载荷为20kg以上。进一步地,所述RB1机器人、RB2机器人、RB3机器人、RB5机器人和RB4机器人工作臂长为2100mm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生产线采用柔性化、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本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生线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故障的自我诊断、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路径方法;本生产线车型切换时间短,在8分钟内可以实现在由A车型到B车型;要员人数减少,整个生产线要员只有5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ST1-8工位;2.STI-9工位;3.RB1机器人;4.RB2机器人;5.ST1-10工位;6.RB3机器人;7.滑台;8.RB5机器人;9.水气单元;10.ST1-13工位;11.出料台;12.ST1-12工位;13.RB4机器人;14.产线本体;15.RB7机器人;16.RB6机器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产线本体14、ST1-8工位1、ST1-9工位2、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ST1-10工位5、RB3机器人6、滑台7、RB5机器人8、水气单元9、ST1-13工位10、出料台11、ST1-12工位12、RB4机器人13、RB6机器人16和RB7机器人15,水气单元9设置在产线本体14右端,滑台7设置在产线本体14内部右侧,出料台11设置在产线本体14上端中间位置,ST1-8工位1设置在产线本体14左端,RB1机器人3设置在ST1-8工位1旁侧,ST1-9工位2设置在ST1-8工位1右侧,RB2机器人4设置在ST1-9工位2旁侧,ST1-10工位5设置在滑台7左侧,RB3机器人6设置在ST1-10工位5旁侧,RB4机器人13和RB5机器人8对称设置在滑台7两侧,ST1-12工位12设置在出料台11下侧,ST1-13工位10设置在产线本体14右侧,RB6机器人16设置在滑台7上侧,RB7机器人15设置在出料台11右侧,本生产线采用柔性化、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本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生线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故障的自我诊断、分析及解决故障的路径方法;本生产线车型切换时间短,在8分钟内可以实现在由A车型到B车型;要员人数减少,整个生产线要员只有5人。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RB3机器人6、RB5机器人8和RB4机器人13均与水气单元9电性连接,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RB3机器人6、RB5机器人8和RB4机器人13关节轴数为6轴以上,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RB3机器人6、RB5机器人8和RB4机器人13额定载荷为20kg以上,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RBS机器人6、RB5机器人8和RB4机器人13工作臂长为2100mm以上。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在焊接开始前先择要生产的车型,如果装错件,漏装件等情况出现系统会报警,在触模屏上会出现报警信息,员工按照提示的报警解除流程处理故障,生产线现在生产,在进入指示灯没有亮指示灯绿色,系统会报警并立即停止,人工在ST1-8工位1装件,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焊接,焊接完成,人工取件安装到ST1-9工位2,焊接完成,RB3机器人6抓取工件在固定焊枪上补打点,人工在1号滑台7装件,RB3机器人6在滑台7装件,夹具夹紧滑台7滑到焊接位,RB4机器人13、RB5机器人8在夹具上焊接,RB6机器人16抓取工件移至中空,RB4机器人13、RB5机器人8在空中进行补焊,RB6机器人16在工位ST1-12固定焊枪上补打点,RB6机器人16把件放到过渡台上,RB7机器人15在过渡台上抓取部品,RB7机器人15移动到ST1-13工位10固定焊枪进行补打点,RB7机器人15把部品放在出料台1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线本体(14)、ST1‑8工位(1)、ST1‑9工位(2)、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ST1‑10工位(5)、RB3机器人(6)、滑台(7)、RB5机器人(8)、水气单元(9)、ST1‑13工位(10)、出料台(11)、ST1‑12工位(12)、RB4机器人(13)、RB6机器人(16)和RB7机器人(15),所述水气单元(9)设置在产线本体(14)右端,所述滑台(7)设置在产线本体(14)内部右侧,所述出料台(11)设置在产线本体(14)上端中间位置,所述ST1‑8工位(1)设置在产线本体(14)左端,所述RB1机器人(3)设置在ST1‑8工位(1)旁侧,所述ST1‑9工位(2)设置在ST1‑8工位(1)右侧,所述RB2机器人(4)设置在ST1‑9工位(2)旁侧,所述ST1‑10工位(5)设置在滑台(7)左侧,所述RB3机器人(6)设置在ST1‑10工位(5)旁侧,所述RB4机器人(13)和RB5机器人(8)对称设置在滑台(7)两侧,所述ST1‑12工位(12)设置在出料台(11)下侧,所述ST1‑13工位(10)设置在产线本体(14)右侧,所述RB6机器人(16)设置在滑台(7)上侧,所述RB7机器人(15)设置在出料台(11)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线本体(14)、ST1-8工位(1)、ST1-9工位(2)、RB1机器人(3)、RB2机器人(4)、ST1-10工位(5)、RB3机器人(6)、滑台(7)、RB5机器人(8)、水气单元(9)、ST1-13工位(10)、出料台(11)、ST1-12工位(12)、RB4机器人(13)、RB6机器人(16)和RB7机器人(15),所述水气单元(9)设置在产线本体(14)右端,所述滑台(7)设置在产线本体(14)内部右侧,所述出料台(11)设置在产线本体(14)上端中间位置,所述ST1-8工位(1)设置在产线本体(14)左端,所述RB1机器人(3)设置在ST1-8工位(1)旁侧,所述ST1-9工位(2)设置在ST1-8工位(1)右侧,所述RB2机器人(4)设置在ST1-9工位(2)旁侧,所述ST1-10工位(5)设置在滑台(7)左侧,所述RB3机器人(6)设置在ST1-10工位(5)旁侧,所述RB4机器人(13)和RB5机器人(8)对称设置在滑台(7)两侧,所述ST1-12工位(12)设置在出料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飞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