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22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架,所述外壳架上部右侧开口处插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左下端通过沉孔内配装螺栓连接主簧安装芯块,主簧安装芯块的外曲面套接在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减振主簧的下端孔内套接流道体的外曲面,流道体的底部通过皮膜片连接气腔罩;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克服传统液压悬置在整车怠速状态减振不佳的问题,及在整车高速下具有理想的动态刚度减振特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An air resistance stiffness compensation hydraulic mou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resistance stiffness compensation hydraulic mount, including a housing frame, and a connecting bracket is inserted at the right opening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shell. The lower left end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pring to install the core block by a bolt in the hole, and the outer curved surface of the main spring installation cor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hole of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main spring and the damping main spring is vibrati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ower end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low body. The bottom of the runn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chamber through the film sheet. It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and a reasonable design. It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suspension is not well damping in the idle state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has the ideal dynamic stiffness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t the high speed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meet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减振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怠速是发动机运行工况之一;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结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应处于全开位置;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发动机怠速性能对排放、油耗和舒适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发动机怠速性能是评价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怠速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分离且油门踏板完全松开,发动机仅克服自身阻力运转,没有对外输出功。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称为怠速转速,怠速转速不宜过高或者过低,过高会使油耗增加,过低会使发动机怠速转速不稳。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转的最低怠速转速为最佳怠速转速。传统液压悬置在整车怠速状态会出现减振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架,所述外壳架上部右侧开口处插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左下端通过沉孔内配装螺栓连接主簧安装芯块,主簧安装芯块的外曲面套接在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减振主簧的下端孔内套接流道体的外曲面,流道体的底部通过皮膜片连接气腔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套接主簧芯块的下部外曲面,并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架内中部。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道体的外径全周曲面与减振主簧的下端孔内壁间构成间隙,所述间隙为惯性通道。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皮膜片径向剖面为W形结构,且活动设置于所述气腔罩内。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皮膜片与流道体间构成下液腔,所述皮膜片与气腔罩间构成空气腔。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主簧下端孔与流道体的上端凹槽间构成上液腔。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于封闭空气腔的作用液压悬置的静态刚度会得到明显补偿提高,而动态刚度不会明显发生变化,这一特点使得它能解决一般液压解耦悬置难以克服整车怠速工况下的减振效果,尤其是在发动机高转速下具有改善悬置动态刚度硬化的较好,对提高减振及提高驾驶员舒适度有明显的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克服传统液压悬置在整车怠速状态减振不佳的问题,及在整车高速下具有理想的动态刚度减振特性,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由于封闭空气腔的作用液压悬置的静态刚度会得到明显补偿提高,而动态刚度不会明显发生变化,这一特点使得它能解决一般液压解耦悬置难以克服整车怠速工况下的减振效果,尤其是在发动机高转速下具有改善悬置动态刚度硬化的较好,对提高减振及提高驾驶员舒适度有明显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架11,所述外壳架11上部右侧开口处插入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左下端通过沉孔内配装螺栓连接主簧安装芯块1,主簧安装芯块1的外曲面套接在减振主簧3的上端孔内,减振主簧3的下端孔内套接流道体5的外曲面,流道体5的底部通过皮膜片8连接气腔罩1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主簧3的上端孔内套接主簧芯块1的下部外曲面,并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架内中部11。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道体5的外径全周曲面与减振主簧3的下端孔内壁间构成间隙,所述间隙为惯性通道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皮膜片8径向剖面为W形结构,且活动设置于所述气腔罩10内。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皮膜片8与流道体5间构成下液腔6,所述皮膜片8与气腔罩10间构成空气腔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振主簧3下端孔与流道体5的上端凹槽间构成上液腔4。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于封闭空气腔的作用液压悬置的静态刚度会得到明显补偿提高,而动态刚度不会明显发生变化,这一特点使得它能解决一般液压解耦悬置难以克服整车怠速工况下的减振效果,尤其是在发动机高转速下具有改善悬置动态刚度硬化的较好,对提高减振及提高驾驶员舒适度有明显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架上部右侧开口处插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左下端通过沉孔内配装螺栓连接主簧安装芯块,主簧安装芯块的外曲面套接在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减振主簧的下端孔内套接流道体的外曲面,流道体的底部通过皮膜片连接气腔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包括外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架上部右侧开口处插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左下端通过沉孔内配装螺栓连接主簧安装芯块,主簧安装芯块的外曲面套接在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减振主簧的下端孔内套接流道体的外曲面,流道体的底部通过皮膜片连接气腔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主簧的上端孔内套接主簧芯块的下部外曲面,并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架内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阻刚度补偿液压悬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全法鲍洋王贵邬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