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80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能够为电池正常供热,同时减少电池电能的消耗。该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包括:储热腔体,储热腔体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储热空间的进口和出口,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通孔,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通孔,换热管从第一通孔向着储热空间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第二通孔。该储热装置主要用于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供热。

Heat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storage device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an heat the battery normally an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battery electric energy. The heat storage device is used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heat storage cavity. The heat storage cavity includes the heat storage space enclosed by the cavity wall.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heat storage space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on the cavity wall,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on the cavity wall; the heat transfer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heat exchange is connected to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he other end of the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extends along the preset direction to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from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o the heat storage space. The heat storage device is mainly used for heating power batter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动力电池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当动力电池温度低时,电池容量降低,电池的放电电流较小,易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因此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目前,为动力电池供热通常采用如PTC这类的大功率加热装置,然而,加热装置需要动力电池进行供电,消耗电能,且在温度较低时,电池的放电电流较小,电量容易不满足加热装置的工作条件,导致加热装置无法正常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能够为电池正常供热,同时减少电池电能的消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包括:储热腔体,所述储热腔体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所述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储热空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从所述第一通孔向着所述储热空间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具体地,所述换热管为换热翅片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翅片和穿接于所述翅片的盘管;所述翅片包括多个平行的片体,所述盘管沿S形弯曲,且沿着所述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盘管依次穿接于多个所述片体。具体地,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所述进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所述进口向着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延伸预设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储热腔体外设置有保温部件。具体地,所述保温部件包括第一保温壳体和第二保温壳体,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壳体相连接构成一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包裹在所述储热腔体外;所述保温外壳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进口,所述第四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出口,所述第五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第二通孔。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温壳体和所述第二保温壳体内均设置有保温层和隔热层。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温壳体的外壁,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保温壳体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具有卡勾;所述第二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以使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壳体相连接;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一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位于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接槽之间。具体地,所述出口处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口的开关。具体地,所述储热腔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具有U型凹槽的卡接座,所述换热管固定卡接于所述卡接座的U型凹槽内;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通过焊接连接,构成所述储热空间。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还包括:上述的储热装置;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连接于所述储热装置的进口,用于将回收的汽车内的热能送入所述进口;所述动力电池串接在所述储热装置的换热管的两端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储热装置的进口用于通入电动汽车内产生的热量,使热量储存在储热腔体的储热空间内,当需要对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时,通过换热管内流通的冷却液与储热空间内储存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内的冷却液升温,然后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与换热管连接的动力电池,给动力电池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如PTC等大功率加热装置为动力电池加热,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热装置无需耗费动力电池的电能,而是将汽车内的电机和动力电池等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回收储存起来,在动力电池需要加热时,将储存的热量供给动力电池,节约能源,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电池的电量不足导致加热装置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保证对电池的正常供热,且减少电池电能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组成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热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包括:储热腔体1,储热腔体1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11,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储热空间11的进口12和出口13,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换热管2,换热管2的一端21连接于第一通孔14,换热管2的另一端22连接于第二通孔15,换热管2从第一通孔14向着储热空间11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第二通孔15。其中,储热装置用于将汽车内产生的热量收集储存,以便在动力电池需要加热时,为动力电池供热。如图2所示,汽车内可设置有热能回收装置301,热能回收装置301能够收集汽车内产生的热量,热能回收装置301与储热装置302的进口连接,将收集到热量输送至储热装置302内,例如热能回收装置301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通过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与储热装置302的进口连接,电动汽车内的电机和动力电池等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并传递给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向压缩机内输送高温气态冷媒,压缩机将高温气态冷媒压入储热装置302内,形成高温高压液态冷媒,并储存在储热装置302中。将动力电池303串接在换热管的两端之间,换热管内流通有冷却液,该冷却液经过储热装置302时,会发生热量交换,储热装置302内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动力电池303,以对动力电池303加热。储热装置的出口13处可设置阀门4,用于控制出口13的开关,当储热装置内储热时,出口13处的阀门4关闭,封堵出口,当储热装置给动力电池供热后,可打开阀门4,使出口13打开,用于排出储热装置内换热后变为的常温介质,例如储存在储热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与换热管2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传递后,储热装置内的冷媒温度降低,打开出口13,通过出口13排出常温气态冷媒,然后关闭出口13,以便下一次进行储热装置的储热。其中,换热管2的一端21和另一端22可以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换热管2的管壁分别与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的孔壁密封,伸出的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动力电池;或者,换热管2的一端21和另一端22分别连接于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朝向储热腔体1内的一端,未穿过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朝向储热腔体1外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管路,该管路用于连接动力电池。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热装置,其进口用于通入电动汽车内产生的热量,使热量储存在储热腔体的储热空间内,当需要对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时,通过换热管内流通的冷却液与储热空间内储存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内的冷却液升温,然后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与换热管连接的动力电池,给动力电池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如P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腔体,所述储热腔体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所述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储热空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从所述第一通孔向着所述储热空间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腔体,所述储热腔体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所述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储热空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从所述第一通孔向着所述储热空间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换热翅片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翅片和穿接于所述翅片的盘管;所述翅片包括多个平行的片体,所述盘管沿S形弯曲,且沿着所述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盘管依次穿接于多个所述片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所述进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所述进口向着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延伸预设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腔体外设置有保温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部件包括第一保温壳体和第二保温壳体,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壳体相连接构成一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包裹在所述储热腔体外;所述保温外壳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进口,所述第四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王世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