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49445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逆变器及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所述电机由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壳体、挤压壳体依次配合组装而成;所述逆变器的外壳作为后壳体与前壳体和挤压壳体相互配合组装形成内置于驱动装置的完整冷却流道,其中,所述后壳体内具有承载逆变器功率模块的固定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进行有效冷却,并且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机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石油资源短缺、环境变暖和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突现。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汽车电力驱动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唯一的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稳定性以及舒适性。现有的电机与逆变器分开设计,这样不利于设备集成,也需要对不同结构的电机和逆变器设计相应的冷却机构及其相应的密封结构。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双密封结构,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冷却机构进行有效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双密封结构,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冷却机构进行有效冷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逆变器及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所述电机由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壳体、挤压壳体依次配合组装而成;所述逆变器的外壳作为后壳体与前壳体和挤压壳体相互配合组装形成内置于驱动装置的完整冷却流道,其中,所述后壳体内具有承载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所述冷却流道包括:下部冷却通道,其设置在后壳体截面上,并且围绕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设置;上部冷却通道,其设置在前壳体的周向侧壁上,并且是由前壳体和挤压壳体密封配合而成的空间;中部导流通道,其设置在挤压壳体的预订区域处,该中部导流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在下部冷却通道,并且第二端连接在上部冷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还包括:冷却剂入口设置在后壳体上并且连接下部冷却通道;冷却剂出口设置在挤压壳体上并且连接上部冷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其夹在前壳体和挤压壳体之间进行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其夹在前壳体、挤压壳体和后壳体之间进行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包括:前盖;与前盖一体成型的柱体和后座;其中:前盖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后座的径向最大半径值>柱体的径向最大半径值。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所述挤压壳体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后座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并且,所述挤压壳体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前盖的径向最大半径值。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所述后壳体套合在前壳体朝向后壳体的端部;并且,所述挤压壳体朝向后壳体侧的边沿抵靠在后壳体的上侧面。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所述挤压壳体朝向后壳体侧的边沿呈阶梯状结构;所述后壳体朝向挤压壳体侧的边沿呈顶针状结构;所述前壳体面对挤压壳体和后壳体的一侧呈垂直壁面结构;其中,阶梯状结构、顶针状结构与垂直壁面结构相互配合形成密闭空腔,以容纳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还包括:分流筋,用作一堵墙,设置在上部冷却通道的周向侧面上,并且从上部冷却通道的一侧岸延伸到相对侧岸,以将上部冷却通道中的冷却剂分割开。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筋呈S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冷却机构进行有效冷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冷却机构进行有效密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冷却机构和密封机构有效配合,且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驱动装置中冷却流道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驱动装置中逆变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驱动装置的总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驱动装置的另一总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双密封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中冷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结构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驱动装置,该集成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采用电流驱动的电机以及对交-直流电进行转换的逆变器。前壳体4、挤压壳体3以及后壳体1依次配合并构成依次配合并构成封闭的电机外壳。该壳体可以作为集成驱动装置的外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双密封结构,能够将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节约装配空间,减少设备重量,省去用于支撑逆变器的支架,从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逆变器及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所述电机由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壳体4、挤压壳体3依次配合组装而成;所述逆变器的外壳作为后壳体1与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相互配合组装形成内置于驱动装置的完整冷却流道,其中,所述后壳体1内具有承载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所述冷却流道包括:下部冷却通道C1,其设置在后壳体1截面上,并且围绕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设置;上部冷却通道C3,其设置在前壳体4的周向侧壁上,并且是由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密封配合而成的空间;中部导流通道C2,其设置在挤压壳体3的预订区域处,该中部导流通道C2的第一端连接在下部冷却通道C1,并且第二端连接在上部冷却通道C3。挤压壳体3设置中部导流通道C2的预订区域例如是挤压壳体3的外侧壁上,并且该外侧壁的位置能够确保中部导流通道C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对准上部冷却通道C3和下部冷却通道C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驱动装置中逆变器的俯视图。如图1和3所示,所述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逆变器以及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其中:所述电机由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壳体(4)、挤压壳体(3)依次配合组装而成;所述逆变器的外壳作为后壳体(1),以与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相互配合组装形成内置于驱动装置的完整冷却流道,其中:所述后壳体(1)内具有承载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所述冷却流道包括:下部冷却通道(C1),其设置在后壳体(1)截面上,并且围绕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设置;上部冷却通道(C3),其设置在前壳体(4)的周向侧壁上,并且是由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密封配合而成的空间;中部导流通道(C2),其设置在挤压壳体(3)的预订区域处,该中部导流通道(C2)的第一端连接在下部冷却通道(C1),并且第二端连接在上部冷却通道(C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逆变器以及对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其中:所述电机由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壳体(4)、挤压壳体(3)依次配合组装而成;所述逆变器的外壳作为后壳体(1),以与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相互配合组装形成内置于驱动装置的完整冷却流道,其中:所述后壳体(1)内具有承载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所述冷却流道包括:下部冷却通道(C1),其设置在后壳体(1)截面上,并且围绕逆变器中发热模块的固定位置设置;上部冷却通道(C3),其设置在前壳体(4)的周向侧壁上,并且是由前壳体(4)和挤压壳体(3)密封配合而成的空间;中部导流通道(C2),其设置在挤压壳体(3)的预订区域处,该中部导流通道(C2)的第一端连接在下部冷却通道(C1),并且第二端连接在上部冷却通道(C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4)进一步包括:前盖(4-1);与前盖一体成型的柱体(4-2)和后座(4-3);其中:前盖(4-1)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后座(4-3)的径向最大半径值>柱体(4-2)的径向最大半径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挤压壳体(3)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后座(4-3)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并且,所述挤压壳体(3)的径向最大半径值<前盖(4-1)的径向最大半径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康朱阳光仝辉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