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电池的柔性加热套
本技术属于电池加热套领域,涉及单体电池的柔性加热套。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应用日渐广泛,如:户外通讯设备的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均是由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方式组合而成(以下称为电池组),为确保电池组能在低温情况下正常使用和充电,当低于零度时,需对电池组进行加热,直到温度高于零度时,才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或使用。目前的普遍采用的方法:在电池与电池之间放置一张发热片,给电池组加热保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35939.6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膜和热缩套,所述加热膜贴合于动力电池单体,所述热缩套罩于所述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和所述热缩套的厚度之和为0.4--0.6mm;所述加热膜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均为聚酰亚胺膜。鉴于此,本
亟待出现一个适于单体电池的加热,且加热均匀、空间占比小的柔性加热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单体电池的柔性加热套,包括热缩套管、隔热绝缘层、导体线路层、导热绝缘层 ...
【技术保护点】
单体电池的柔性加热套,包括热缩套管(205)、隔热绝缘层(204)、导体线路层(202)及导热绝缘层(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体层(203);所述导热绝缘层(201)、导体线路层(202)、发热体层(203)、隔热绝缘层(204)及热缩套管(205)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导热绝缘层(201)靠近电池(1)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单体电池的柔性加热套,包括热缩套管(205)、隔热绝缘层(204)、导体线路层(202)及导热绝缘层(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体层(203);所述导热绝缘层(201)、导体线路层(202)、发热体层(203)、隔热绝缘层(204)及热缩套管(205)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导热绝缘层(201)靠近电池(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层(201)、导体线路层(202)、发热体层(203)、隔热绝缘层(204)及热缩套管(205)的厚度之和不超过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层(203)由电子浆料印刷而成或为电子浆料制成的薄膜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加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层(203)与导热绝缘层(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明,孙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特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