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99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板坯连铸,钢水以2~3m/min的拉速连铸成板坯;    b)热轧,板坯直接热轧或加热至900~1150℃热轧,终轧温度800℃~950℃;    c)冷轧,对热轧带实施退火或不退火处理,酸洗后经一次冷轧或带有中间退火的二次冷轧轧至目标厚度,而后实施最终退火,以此生产无取向电工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连铸—热轧生产线是绝大多数钢铁厂使用的生产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生产方式,其特点是生产品种的包容性很好,产量大(一个现代化的传统热轧产线年产量可以达到300万吨~400万吨)。传统的连铸生产无取向硅钢是在连铸拉速为0.8~1.5m/min、铸坯厚度为210mm~250mm的条件下进行的。按照这种流程的设计,对于无取向电工钢生产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通常的连铸过热度条件下(15℃~40℃),由于拉速很低,凝固时间很长,对于C含量低于50ppm和Si含量1.5%~2.5%的电工钢来说柱状晶比例通常达到80%以上,对于C含量低于50ppm和硅含量大于2.5%的无取向硅钢来说柱状晶的比例将达到100%,且枝晶粗大,成品板产生严重的瓦楞状缺陷,用户无法使用。因此传统方法生产超低碳中高硅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通常在连铸增设电磁搅拌装置,使铸坯等轴晶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从而消除瓦楞状缺陷。生产工序复杂,成本高。2.连铸采用低过热度(<15℃)也可以提高超低碳中高硅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等轴晶的比例,但转炉—精炼—连铸间温度管理难度很高,而且钢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远林王波孙焕德陈易之张丕军杨春平刘献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