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过辊道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74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空过辊道立辊,包括辊筒(1)、辊轴(2)、上轴承(5)、下轴承(3)和轴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下端与辊筒(1)上端相连,辊筒(1)下端自由下垂,所述辊轴(2)上端用上轴承(5)和下轴承(3)与轴承座(4)相连,所述轴承座(4)设置于辊筒(1)外,并置于辊筒(1)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辊筒内的两上轴承上移至辊筒外,并在上面加了一个轴承座,降低了高温对轴承的影响,冷却水也不会进入轴承,这样大大提高了空过辊道立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备件的消耗,提高了成材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空过辊道立辊。属炼钢设备
(二)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作出以前,以往的空过辊道立辊如图1所示。由辊筒、 辊轴以及设置于辊筒内的上下两个轴承组成。由于所述上下两个轴承均设 置于辊筒内,周围的环境的高温对轴承的影响较大,冷却水也容易进入轴 承。因此生产中需经常更换空过辊道立辊,备件消耗大。成材率较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能降低高温对轴承的影响, 冷却水也不会进入轴承的空过辊道立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过辊道立辊,包括辊筒、辊 轴、上轴承、下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辊轴下端与辊筒上端相连,辊筒下端 自由下垂,所述辊轴上端用上轴承和下轴承与轴承座相连,所述轴承座设 置于辊筒外,并置于辊筒上方。本技术通过把辊筒内的两上轴承上移至辊筒外,并在上面加了 一 个轴承座,降低了高温对轴承的影响,冷却水也不会进入轴承,这样大大 提高了空过辊道立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备件的消耗,提高了成材率。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空过辊道立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过辊道立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辊筒l、辊轴2、下轴承3、轴承座4、上轴承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3,本技术涉及的空过辊道立辊,主要由辊筒1、辊轴2、 下轴承3、轴承座4和上轴承5组成。所述辊轴2下端与辊筒1上端相连,辊筒1下端自由下垂,所述辊轴 2上端用上轴承5和下轴承3与轴承座4相连,所述轴承座4设置于辊筒1 外,并置于辊筒l上方。权利要求1、一种空过辊道立辊,包括辊筒(1)、辊轴(2)、上轴承(5)、下轴承(3)和轴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下端与辊筒(1)上端相连,辊筒(1)下端自由下垂,所述辊轴(2)上端用上轴承(5)和下轴承(3)与轴承座(4)相连,所述轴承座(4)设置于辊筒(1)外,并置于辊筒(1)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用空过辊道立辊,包括辊筒(1)、辊轴(2)、上轴承(5)、下轴承(3)和轴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下端与辊筒(1)上端相连,辊筒(1)下端自由下垂,所述辊轴(2)上端用上轴承(5)和下轴承(3)与轴承座(4)相连,所述轴承座(4)设置于辊筒(1)外,并置于辊筒(1)上方。本技术通过把辊筒内的两上轴承上移至辊筒外,并在上面加了一个轴承座,降低了高温对轴承的影响,冷却水也不会进入轴承,这样大大提高了空过辊道立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备件的消耗,提高了成材率。文档编号C21C5/46GK201245679SQ20082018548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天晓, 钱建宏 申请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过辊道立辊,包括辊筒(1)、辊轴(2)、上轴承(5)、下轴承(3)和轴承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下端与辊筒(1)上端相连,辊筒(1)下端自由下垂,所述辊轴(2)上端用上轴承(5)和下轴承(3)与轴承座(4)相连,所述轴承座(4)设置于辊筒(1)外,并置于辊筒(1)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宏朱天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