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多肽-人核蛋白II前体蛋白25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86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多肽-人核蛋白11前体蛋白25,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和经DNA重组技术产生这种多肽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如恶性肿瘤,血液病,HIV感染和免疫性疾病和各类炎症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抗此多肽的拮抗剂及其治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编码这种新的人核蛋白11前体蛋白25的多核苷酸的用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新的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以及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此多核苷酸和多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细胞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于ATP。线粒体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释放能量的场所。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酵解作用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选择性地从细胞质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经过一系列变化降解为含2个碳原子的单位,与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脱下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即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在此过程中,能量水平较高的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降到能量较低水平。其中所释放出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形式,通过ADP的磷酸化,生成含高能磷酸键的ATP储存于体内。由上可以看出,呼吸链是向生物体提供能量的重要的系统,对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细胞生物学 汪 仁等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呼吸链主要由以下几类分子组成吡啶核苷酸连接的脱氢酶、黄素相关的脱氢酶(黄素蛋白)、铁硫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实验证明,呼吸链的组分均以多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包埋在线粒体的内膜中(除辅酶Q和细胞色素c外)。复合物Ⅰ是NADH脱氢酶,其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复合物Ⅱ是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电子从琥珀酸通过FAD和铁硫蛋白传递至辅酶Q;复合物Ⅲ是细胞色素b-c,其作用是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递至细胞色素c,同时发生质子的跨膜转移;复合物Ⅳ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用于催化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递给氧。(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这其中,复合物Ⅲ有大约10-11个亚基。核蛋白Ⅱ是其中第二大的核编码的亚基。(Shimomura,Y and Ozawa,T 1982 Biochem Int 5,1-6);(MethodsEnzymol 126,224-237)从鼠的肝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核蛋白Ⅱ的前体,它是一个有43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分子量大约为47KD。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还已经知道了鼠、人和酵母的核蛋白Ⅱ结构上的相同和差异。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请参考有关文献。(Bi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1990 Vol 20 No 4 pp731-737);(J BiolChem 1989 264,13483-13488)核蛋白Ⅱ没有氧化还原作用中心,因此其不直接参与电子传递过程,核蛋白Ⅱ在呼吸链中的作用还处于研究过程中,分子生物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如果缺乏核蛋白Ⅱ,会影响复合物Ⅲ的很多亚基的结合。(J Biol Chem 1988 263,14323-14333);(Eur J Biochem 1987 163,97-103)虽然对核蛋白Ⅱ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尚未完全清楚,但基本上我们可以知道,核蛋白Ⅱ在复合物Ⅲ(细胞色素还原酶)中起重要作用,从而直接影响着呼吸链的正常功能,间接调控氧化磷酸化过程、线粒体的功能,对生物的能量提供、生命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氨基酸同源比较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多肽被推断鉴定为一种新的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HCPIIP25),它的同源蛋白为人的核蛋白Ⅱ前体,蛋白号为J0497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分离的新的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以及其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编码该多肽的多核苷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多核苷酸的基因工程化宿主细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生产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抗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针对本专利技术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模拟化合物、拮抗剂、激动剂、抑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诊断治疗与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异常相关的疾病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新颖的分离出的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该多肽是人源的,它包含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保守性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衍生物、类似物。较佳地,该多肽是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编码分离的这些多肽的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包含一核苷酸序列,该核苷酸序列与选自下组的一种核苷酸序列有至少91%相同性(a)编码上述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多核苷酸;(b)与多核苷酸(a)互补的多核苷酸。较佳地,该多核苷酸编码具有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更佳地,该多核苷酸的序列是选自下组的一种(a)具有SEQ ID NO:1中2572-3249位的序列;和(b)具有SEQ ID NO:1中1-3425位的序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含有上述多核苷酸的载体,以及被该载体转化或转导的宿主细胞或者被上述多核苷酸直接转化或转导的宿主细胞。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技术的公开,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如本专利技术所用,“分离的”是指物质从其原始环境中分离出来(如果是天然的物质,原始环境即是天然环境)。如活体细胞内的天然状态下的多聚核苷酸和多肽是没有分离纯化的,但同样的多聚核苷酸或多肽如从天然状态中同存在的其他物质中分开,则为分离纯化的。如本文所用,“分离的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是指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基本上不含天然与其相关的其它蛋白、脂类、糖类或其它物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用标准的蛋白质纯化技术纯化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基本上纯的多肽在非还原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能产生单一的主带。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多肽的纯度能用氨基酸序列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其基本上是由SEQ 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可以是重组多肽、天然多肽、合成多肽,优选重组多肽。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可以是天然纯化的产物,或是化学合成的产物,或使用重组技术从原核或真核宿主(例如,细菌、酵母、高等植物、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根据重组生产方案所用的宿主,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可以是糖基化的,或可以是非糖基化的。本专利技术的多肽还可包括或不包括起始的甲硫氨酸残基。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的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如本专利技术所用,术语“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是指基本上保持本专利技术的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相同的生物学功能或活性的多肽。本专利技术多肽的片段、衍生物或类似物可以是(Ⅰ)这样一种,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被保守或非保守氨基酸残基(优选的是保守氨基酸残基)取代,并且取代的氨基酸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由遗传密码子编码的;或者(Ⅱ)这样一种,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上的某个基团被其它基团取代包含取代基;或者(Ⅲ)这样一种,其中成熟多肽与另一种化合物(比如延长多肽半衰期的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融合;或者(Ⅳ)这样一种,其中附加的氨基酸序列融合进成熟多肽而形成的多肽序列(如前导序列或分泌序列或用来纯化此多肽的序列或蛋白原序列)通过本文的阐述,这样的片段、衍生物和类似物被认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分离的核酸(多核苷酸),基本由编码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多肽-人核蛋白Ⅱ前体蛋白25,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多肽的活性片段、类似物或衍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裕民谢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