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球菌素(Micacocidin)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6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Ⅰ)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药物或者动物用药,具有有效的多种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其盐类或者其金属络合物[式中R↑[1]表示COOR↑[4],CONR↑[5]R↑[6],CO-R↑[7]-OR或者CH↓[2]OR↑[8];R↑[2]表示氢原子、烷基、芳烷基、杂芳基、杂芳烷基、COR↑[13]、COOR↑[14]、CONR↑[15]R↑[16];R↑[3]表示氧原子或者OR↑[3’];波线(…)当R↑[3]为氧原子时,表示双键存在;R↑[3]为OR↑[3’]时表示双键不存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医学或者兽医学领域有用的化合物以及含有上述化合物的药物以及动物用药。
技术介绍
作为与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已发现由铜绿假单孢菌产生的Pyochelin(J.Bacteriology 137(1),357,1979),但未发现其具有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医药或者动物用药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者,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精心研究的结果,发现下述通式(Ⅰ)所表示的新化合物,具有抗枝原体活性,抗球虫类活性、抗菌活性、抗真菌活性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即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其盐类、或其金属络合物,(但R1为COOH,R2为氢原子以及R3为OH时,金属络合物除外), (Ⅰ)[式中,R1表示(1)COOR4(R4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2)CONR5R6(R5与R6可以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但R5或R6的其中之一为羟基或者任意取代的烷氧基时,另一方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芳烷基)、(3)CO-R7-OR(R7为α-氨基酸残基;R为氢原子或者烷基)或(4)CH2OR8(R8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9(R9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OR10(R10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NR11R12(R11与R12可以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R2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13(R13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炕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OR14(R14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NR15R16(R15与R16可以相同或不同地,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波线(-----)表示双键存在或不存在,表示双键存在时,R3为氧原子;表示双键不存在时,R3为OR3’,(R3’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17(R17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OR18(R18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或CONR19R20(R19与R20可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作为R2,R4,R5,R6,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以及R3’所表示的任意取代的烷基,碳数为1-10,优选碳数为1-4,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乙基、丙基、特别优选是甲基。这些烷基被取代时,取代基可以是卤素原子(例氟、氯、溴、碘);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例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硫(例甲基硫、乙基硫、丙基硫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有烷氧基的烷氧羰基(例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等);羧基;羟基;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可以被烷基或烷酰基任意取代的氨基(例氨基、单甲氨基、二甲氨基、乙酰胺基等);碳原子数为1-3的烷酰氧基(例乙酰氧基等)。其中,卤素原子、烷氧基、羟基为优选,氯、氟、甲氧基、乙氧基、羟基为特别优选。这些取代基可任意结合到烷基的任意一个可取代位置,优选数目为1-3个,最优选为1-2个。作为R2,R4,R5,R6,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以及R3’表示的任意取代的芳烷基,可以是例如苄基、苯乙基、(α-或β-)萘甲基等。这些芳烷基被取代时,取代基可以是卤素原子(例氟、氯、溴、碘);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例,甲基、乙基、丙基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卜3的烷氧基(例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卤代烷基(例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氟代乙基、二氯乙基等);硝基,氰基等。这些取代基可任意结合到该芳烷基的任一个可取代的位置,优选数目为1-3个,更优选的为1-2个。R2,R4,R5,R6,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以及R3’所表示的任意取代的杂芳基,可以是任意环内含有1个以上的氧、硫、或者是氮原子的杂芳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喹啉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吲哚基等。作为取代这些杂芳基的取代基,可以是例如卤素原子(例氟、氯、臭、碘);碳原子数为1-5,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例甲基、乙基、丙基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例,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5,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卤代烷基(例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氟乙基、二氯乙基等);硝基,氰基等。这些取代基可以任意结合到杂芳基的任意一个可取代的位置;优选数目为1-3个,最优选为1-2个。另外,该杂芳基还可任意与别的杂芳基或者碳环缩合。作为R2,R4,R5,R6,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以及R3’所表示的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由上述杂芳基和碳数为1-5,优选碳数为1-2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等)所构成的杂芳烷基、具体例如吡啶甲基、吡啶乙基、嘧啶乙基、噻吩甲基、糠基等。作为取代这些杂芳烷基的取代基,和上述杂芳基的取代基相同。作为R5以及R6所表示的任意取代的烷氧基,可以是碳数为1-5,优选碳数为1-3的烷氧基、具体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等。取代该烷氧基的取代基可以是卤素原子(例氟、氯、溴、碘);碳数为1-5,优选碳数为1-3的烷氧基(例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任意取代的苯基(例如氯苯基、甲苯基,甲氧苯基、硝基苯基)等。这些取代基可任意结合到烷氧基的任意一个可取代的位置、优选数目为1-3个,更优选数目为1-2个。作为R5,R6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以及R20所表示的任意取代的芳基,碳数为6-14,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其盐及其金属络合物(但,R↑[1]表示COOH,R↑[2]表示氢原子和R↑[3]表示OH时,金属络合物除外),*** (Ⅰ)[式中,R↑[1]为(1)COOR↑[4](R↑[4]表示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 ,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2)CONR↑[5]R↑[6](R↑[5],R↑[6]可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但当R↑[5],R↑[6]的其中之一为羟基或者任意取代的烷氧基时,另一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芳烷基),(3)CO-R↑[7]-OR(R↑[7]表示为α-氨基酸残基;R为氢原子或者烷基)或(4)CH↓[2]OR↑[8](R↑[8]表示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9](R↑[9]表示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OR↑[10](R↑[10]表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NR↑[11]R↑[12](R↑[11]、R↑[12]可以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R↑[2]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13](R↑[13]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 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OR↑[14](R↑[14]表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NR↑[15]R↑[16](R↑[15]、R↑[16]可以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波线(…),表示双键存在或不存在,表示双键存在时,R↑[3]为氧原子,表示双键不存在时,R↑[3]为OR↑[3’],(R↑[3’]表示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芳烷基,COR...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濑善男小林忍上田和生飞鹰茂忠
申请(专利权)人: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