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44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胶管,包括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和中胶层之间设有第一增强层,所述中胶层和外胶层之间设有第二增强层,所述的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为芳纶针织层,所述的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由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涡轮增压胶管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由于设有双层增强层使得胶管整体结构强度高,耐压程度强,体积膨胀、外径变化小,能达到手缠氟硅涡轮增压管的性能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织机进行针织,改变了传统手缠的操作工序,工艺简单,不仅减轻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并且通过针织与包裹橡胶交替进行,使得每一层之间结合紧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Turbocharged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胶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涡轮增压胶管。
技术介绍
汽车中涡轮增压胶管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80℃~+200℃,短时可达+210℃,还要求具有防渗透性能,以抵御含有很强渗透性的石化物质和其他燃烧副产品的高温废气。涡轮增压胶管一般使用VMQ有机硅橡胶,并配以含氟弹性体衬里(FVMQ氟硅橡胶或FKM氟橡胶),FVMQ氟硅橡胶或FKM氟橡胶价格昂贵,FVMQ氟硅橡胶由于胶料门尼很低、质软,连续挤出生产难以实现,多制成擦胶布,手缠生产,生产效率低,人工及材料成本高;FKM氟橡胶的耐低温性能较差,在要求耐高寒的环境中使用受限制。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562698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AEM橡胶涡轮增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AEM橡胶涡轮增压软管,包括内胶层和外胶层,其中,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设置有增强层,增强层由针织层构成,内胶层和外胶层由AEM橡胶材料制成。此专利申请主要为改善胶管结构工艺,以使用针织增强层的方式,提高耐压性、装配性,而使用AEM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代替ACM、CM、NBR/CR,以减少污染、杜绝扒胶和挤出性能差的现象,具体性能参数及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涡轮增压胶管

【技术保护点】
涡轮增压胶管,包括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和中胶层之间设有第一增强层,所述中胶层和外胶层之间设有第二增强层,所述的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为芳纶针织层,所述的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由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增压胶管,包括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和中胶层之间设有第一增强层,所述中胶层和外胶层之间设有第二增强层,所述的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为芳纶针织层,所述的内胶层、中胶层和外胶层由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E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为VMX5000系列乙烯丙烯酸酯橡胶。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胶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由挤出机口模挤出乙烯丙烯酸酯橡胶胶层,形成内胶层;步骤B、将所述的内胶层在针织机上进行芳纶针织,形成第一增强层;步骤C、将针织第一增强层后的内胶层在挤出机上包裹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形成中胶层;步骤D、将所述的中胶层在针织机上进行第二次芳纶针织,形成第二增强层;步骤E、将针织第二增强层后的中胶层在挤出机上包裹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形成外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李斌汤宝光殷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