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红专利>正文

乳酸菌酵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62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酸菌酵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酸菌酵素由乳酸菌、米糠和水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酸菌酵素能够对河流、湖泊实现有效的水体环境生态修复;通过治理区间的综合治理修复,能够使所有流过治理区间的水体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水。

Lactic acid yea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ctic acid yeas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enzyme of the invention is obtained by a series of process step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rice bran and water. The lactobacillus fer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effective water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rivers and lakes. By controlling the comprehensive repair and repair of the interval, all the water bodies that run through the treatment area can reach the category IV of the national surfac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酸菌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诱发控制系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酸菌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态诱发控制系统始于1979年,专门研究微生物应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染去除;期望能藉由环境微生物庞大功能解除土壤及水体污染的同时,不造成环境(动植物)任何负面的影响,也不会衍生任何未来不可预期的负面效应;更期望能在解除污染的同时对环境(动植物)能有实质帮助。1981年研发出第一代系统技术与产品,第一代系统所发展的技术主轴是以乳酸菌、酵母菌、曲菌进行共生培养所开发的产品,例如复合共生菌、力丰菌、生源菌、活性菌、活力菌、高温菌种等诸多不同的产品。1992年由第一代系统技术与产品所累积的经验,发展处第二代技术,产品中除指针性乳酸菌外,其它杂菌几乎不存在;这种技术涵盖第一代技术的功能,并大幅度提升产品的应用范围与作用力,让产品应用跨入污水处理。2000年再研发出第三代系统技术,让产品应用范围更为扩大,诸如应用于化粪池固化物急速降解并同步立即除臭、卫生拉挤掩埋场封场复育、大型河川湖泊的整治及复育等。微生态诱发控制系统具有多任务多变的环境与物质适应能力,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酸菌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制作程序:(1‑1)将乳酸菌投入混合用的水中,搅拌,使乳酸菌溶解至水中备用,制得乳酸菌溶解液;(1‑2)将米糠投入搅拌器,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然后将上述乳酸菌溶解液均匀地倒入搅拌器中,使米糠与乳酸菌溶解液均匀混合;(1‑3)充分混合后,形成湿面团状聚合态的团状物,将其由搅拌器中取出;(1‑4)由团状物形成培体A,并堆栈成梯锥状;(1‑5)在堆栈成梯锥状的培体A外面覆盖透气性材料;(1‑6)在上述透气性材料的外面再覆盖一层不透气材料;(1‑7)静置;第二次制作程序:(2‑1)将由第一次制作程序获得的培体移入搅拌器中搅拌;(2‑2)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酸菌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制作程序:(1-1)将乳酸菌投入混合用的水中,搅拌,使乳酸菌溶解至水中备用,制得乳酸菌溶解液;(1-2)将米糠投入搅拌器,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然后将上述乳酸菌溶解液均匀地倒入搅拌器中,使米糠与乳酸菌溶解液均匀混合;(1-3)充分混合后,形成湿面团状聚合态的团状物,将其由搅拌器中取出;(1-4)由团状物形成培体A,并堆栈成梯锥状;(1-5)在堆栈成梯锥状的培体A外面覆盖透气性材料;(1-6)在上述透气性材料的外面再覆盖一层不透气材料;(1-7)静置;第二次制作程序:(2-1)将由第一次制作程序获得的培体移入搅拌器中搅拌;(2-2)使搅拌后的培体形成培体B,将培体B堆栈成梯锥状;(2-3)在堆栈成梯锥状的培体B的外面覆盖透气性材料;(2-4)在透气性材料的外面再覆盖一层不透气材料;(2-5)静置;第三次制作程序:(3-1)将由第二次制作程序获得的培体移入搅拌器中搅拌;(3-2)使搅拌后的培体形成培体C,将培体C堆栈成梯锥状;(3-3)在堆栈成梯锥状的培体C的外面覆盖透气性材料;(3-4)在透气性材料的外面再覆盖一层不透气材料;(3-5)静置;干燥:将由第三次制作程序获得的培体平铺于热风干燥器的托盘中,推入干燥器进行烘干,干燥完成后研磨、包装;其中,乳酸菌、米糠与水的质量比为1∶500∶(160-180)。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