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81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基础树脂采用LLDPE,LLDPE为4~8个碳的共聚单体,密度0.90~0.92g/ cm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bonding material for PBT/PE casting composite fil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lymer materials,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aterial for PBT/PE cast composite film adhesive, using LLDPE LLDPE as basic resin, copolymerization of 4~8 carbon monomers, the density of 0.90 ~ 0.92g/ 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流延共挤出复合膜PBT/PE之间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向着轻薄化、微型化快速发展,智能化电子通讯设备的高科技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大量的高分子新材料进入了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其中对功能性塑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简称PBT),属于聚酯系列,为结晶型热塑性聚酯。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光泽良好、低摩擦系数,耐候性、耐药品性、吸水率低(仅为0.1%),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电绝缘性佳。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良,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设备以及精密仪器的零部件、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PBT薄膜是以PBT为主料加工制成的塑料薄膜,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性好;抗热老化性优异;耐有机溶剂性好;易加工成型和二次加工;易于阻燃等特点。PBT薄膜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最广,在仪表、家电、办公用品、日用品等方面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例如: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由于PBT快速的结晶速率,在生产膜的过程中因冷却不均匀造成弯曲变形而影响并且限制PBT膜的应用,同时与纸等的粘接性能很差。采用PBT/PE共挤流延膜或PBT/PE/纸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PBT的综合优良性能。在生产PBT/PE共挤流延膜或PBT/PE/纸膜时,其中能同时与PBT、PE/纸粘接的粘合树脂就是产品生产的关键材料,而目前粘接层用的粘合树脂为进口产品,且是单一的国外供应商,交货期及供货量均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利用国内市场可采购的聚烯烃类树脂为原料,提出的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树脂采用LLDPE,LLDPE为4~8个碳的共聚单体,密度在0.90~0.92g/cm3,熔融指数在5~20g/10min;制备方法:先将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5g/10min的LLDPE、引发剂、接枝单体充分混匀,经单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成母料,再将母料和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10g/10min的LLDPE混匀后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而成。一般地,所述母料包括母料①和母料②,母料以45质量份数计,母料①质量份数为20~25,母料②质量份数为25~20。所述母料①制备时接枝单体采用马来酸酐,母料②制备时接枝单体采用丙烯酸甲酯。所述母料①制备中,基础树脂LLDPE以100质量份数计,引发剂添加量为0.10~0.18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6~1.5质量份数,优选引发剂添加量为0.15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8质量份数;母料②制备中,基础树脂LLDPE以100质量份数计,引发剂添加量为0.10~0.18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6~1.5质量份数,优选引发剂添加量为0.15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8质量份数。所述引发剂为双二五101或叔丁基过氧化物。所述母料和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10g/10min的LLDPE混合质量份数比为(40~50):(60~50)。所述母料与基础树脂LLDPE双螺杆反应挤出过程中,母料和基础树脂LLDPE混合以100质量份数计,添加0.08~0.12质量份数的松香甘油酯,0.08~0.12质量份数的TPU,优选添加0.1质量份数的松香甘油酯,0.1质量份数的TPU。所述挤出机各段温度在130℃~220℃范围。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国内市场可采购的聚烯烃类树脂,通过挤出反应,对两种材料分别接上极性基团,然后与其他聚烯烃树脂进行混合共混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而制成用于PBT/PE流延共挤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其成膜性、粘接性、耐高温性等均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基础树脂是LLDPE,LLDPE为4~8个碳的共聚单体,密度在0.90~0.92g/cm3,熔融指数在5~20g/10min。采用两步法进行反应、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制备而成,具体过程如下:1、将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5g/10min的LLDPE、一定数量的引发剂双二五101、马来酸酐倒入搅拌机充分混匀,再经单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成母料①;2、将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5g/10min的LLDPE、一定数量的引发剂双二五101、丙烯酸甲酯倒入搅拌机充分混匀,再经单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成母料②;3、将母料①、母料②、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10g/10min的LLDPE按比例倒入搅拌机充分混匀后,再经双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而成。以质量份数计,具体配比如下:步骤一:母料制作母料①:LLDPE(熔融指数≥5g/10min)100双二五1010.15马来酸酐0.8母料②:LLDPE(熔融指数≥5g/10min)100双二五1010.15丙烯酸甲酯0.8步骤二:粘合树脂制作配方1:母料①25母料②20LLDPE(熔融指数≥10/10min)55松香甘油酯0.1TPU0.1配方2:母料①20母料②25LLDPE(熔融指数≥10g/10min)55松香甘油酯0.1TPU0.1。上述实施例所得粘合树脂实验结果数据和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数据见下表:从以上实施例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用于PBT/PE流延共挤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其成膜性、粘接性、耐高温性等均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树脂采用LLDPE,LLDPE为4~8个碳的共聚单体,密度在0.90~0.92g/ 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T/PE流延复合薄膜粘接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树脂采用LLDPE,LLDPE为4~8个碳的共聚单体,密度在0.90~0.92g/cm3,熔融指数在5~20g/10min;制备方法:先将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5g/10min的LLDPE、引发剂、接枝单体充分混匀,经单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成母料,再将母料和基础树脂为熔融指数≥10g/10min的LLDPE混匀后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机造粒制备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母料包括母料①和母料②,母料以45质量份数计,母料①质量份数为20~25,母料②质量份数为25~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母料①制备时接枝单体采用马来酸酐,母料②制备时接枝单体采用丙烯酸甲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母料①制备中,基础树脂LLDPE以100质量份数计,引发剂添加量为0.10~0.18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6~1.5质量份数;母料②制备中,基础树脂LLDPE以100质量份数计,引发剂添加量为0.10~0.18质量份数,接枝单体添加量为0.6~1.5质量份数。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棠城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