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流延膜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延机的切边刀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设于流延机机架的横向杆上的固定刀架以及设置于固定刀架上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架包括底端与横向杆杆身间构成套接可滑动配合的主杆体,所述主杆体杆身向位于横向杆上方的夹棍以外空间顺延布置;固定刀架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杆身一端设置用于固定刀片的固定部,该刀片刃口靠近横向杆上方的夹棍辊面且位于薄膜切边线的行进路径处,调节杆另一端与主杆体的顶端间构成可沿其固定点作摆动调节的螺栓固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拆调节操作快捷方便,安全性高,可在有效降低跳刀概率的同时,亦对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品质均可产生有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流延膜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延机的切边刀架。
技术介绍
流延机,又称流延膜机,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来生产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的一类机器。与吹膜相比,其产品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薄膜制造行业中。通过流延方法制备的塑料薄膜,先经过原料塑化熔融,再通过T型结构成型模具挤出,呈片状流延至平稳旋转的冷却辊筒的辊面上,膜片经冷却降温定型,再经牵引、切边后把制品收卷,从而构成薄膜成品。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切边工序都是依靠设置于机架内的切边刀架来实现的。然而,问题在于:由于目前流延机结构设计的紧凑性,流延机机架上必然是密布大量的夹棍及拉杆构件。就目前的常规流延设备而言,切边刀架都是设置于夹棍构件之间的缝隙处,并位于各拉杆所围合的空间内。传统切边刀架通常仅仅包括一个固定杆,底端固接于机架该部位处设置的横向杆上,并在其顶端固接刀口指向薄膜的待切割膜边处的刀片。上述结构一方面横向杆由于埋设在夹棍和拉杆构件围成的空间内,尤其离各上方夹棍距离极近。在进行刀具调整或刀片更换时,操作人员必须双手伸入夹棍下方进行拆装调节,操作极为不便,同时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刀具仅依靠单个固定杆指向薄膜膜面,刀片本身不具备角度调节功能或倾角调节能力极差,极易在薄膜膜面的行进振动下产生刀具跳刀现象,影响其切边品质和生产效率,从而给厂家带来不必要的生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用于流延机的切边刀架,其装拆调节操作快捷方便,安全性高,可在有效降低跳刀概率的同时,亦对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品质均可产生有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种用于流延机的切边刀架,包括固设于流延机机架的横向杆上的固定刀架以及设置于固定刀架上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架包括底端与横向杆杆身间构成套接可滑动配合的主杆体,所述主杆体杆身向位于横向杆上方的夹棍以外空间顺延布置;固定刀架还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杆身一端设置用于固定刀片的固定部,该刀片刃口靠近横向杆上方的夹棍辊面且位于薄膜切边线的行进路径处,调节杆另一端与主杆体的顶端间构成可沿其固定点作摆动调节的螺栓固接配合。调节杆外形呈折边内弯的“L”字杆状构造,其包括彼此垂直布置的用于设置固定部的第一调节杆和用于与主杆体固接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相对固接主杆体的另一端处设置凹槽,该凹槽槽长垂直第二调节杆杆长布置;第一调节杆杆身与该凹槽间构成可螺栓固定的滑槽导向配合关系。所述凹槽为方形槽状,且凹槽槽底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杆外形呈方形板状且其与凹槽配合处贯穿板面开设有腰形孔,该腰形孔长度方向与第一调节杆杆长同向布置,上述螺纹孔与腰形孔间以调节螺栓螺纹固接布置;所述第二调节杆平行其杆身设置腰形调节孔,主杆体的与之配合处设置贯穿杆体的螺纹安装孔,两者间以螺栓部螺纹固接设置。所述固定部外形呈与第一调节杆相应端间外形轮廓匹配的方板状,固定部与第一调节杆的杆端侧壁配合面所夹间隙构成刀片的安装间隙;刀片刃口延伸方向与第一调节杆的外侧边平行且其切割刃面突出该调节杆相应端端面布置。所述主杆体的用于套接横向杆的一端设置有便于两者配合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上贯穿筒壁布置有螺钉孔,套筒部与横向杆杆身间构成紧钉螺钉式固接配合关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I)、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摒弃了传统的整个刀架全部置于机架空间内所导致的不易装拆调节的缺陷,通过将主杆体斜向向外顺延,从而使刀片整体的暴露在流延机的夹棍结构以外。这样,一旦需要进行相应的刀片磨损更换,也只需直接在安全的机体外部环境处进行拆装操作即可,其刀片更换快捷方便,更无需担心夹棍威胁,安全系数更高。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杆作为刀片与主杆体的衔接过渡杆,从而使其具备了一定范围内的对于刀片的自调节效果。通过调节主杆体与调节杆间的摆动角度,既可实现简单的对于刀片刃口的倾角调节效果,又可保证刀片刃口能够尽可能的接近横向杆上方的夹棍辊面,从而使得其刀片切割稳定度更高,从而有效降低其跳刀概率。本技术结构合理而实用,由于仍旧利用传统流延机的横向杆结构,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更新换代成本。通过将整个刀具部件的主要结构人为暴露在流延机的复杂机构以夕卜,从而避让开空间狭小的基体内部空间,其刀片更换及刃口倾角调节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系数更高,同时刀片更接近于薄膜靠近夹棍辊面处的绷紧部位,刀片的切割稳定性更强,对减少跳刀概率和提升生产效率均具备有利影响。2)、由于薄膜越靠近辊轮辊面,其膜面的紧绷程度也就越高。因此,通过调节杆的“L”字弯折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在避让位于横向杆上方的夹棍的同时,使位于调节杆顶端处的刀片能够尽量的靠近该夹棍的工作辊面处,以配合上述调节杆与主杆体的摆动调节,来共同保证刀片刃口对于薄膜膜面的可靠稳定切割效果。通过上述配合,因薄膜膜面振动导致的跳刀现象得到了有效扼制,其切边品质也就得到了可靠保证。当然,在上述基础上,各调节杆间的滑槽配合,搭配前述的摆动调节,也确保了刀片相对于薄膜膜面的角度调节效果,从而使得刀片刃口倾角始终与薄膜膜面间构成合适角度,可有效提升其切割性能。3)、两调节杆间的滑槽调节、调节杆与主杆体间的腰形孔调节以及主杆体与横向杆间的摆动调节,最终形成了固定刀架的整体调节机构。各调节机构间以螺栓固定方式进行彼此固接,以确保调节完毕后的彼此位置紧固性。调节杆顶端的刀片,通过外形适配的固定部加以夹持固接,固定部与调节杆间以面配合的螺栓紧固来实现,两者间无需调节机构,只需确保刀片的紧固程度即可。4)、主杆体与横向杆间,通过套筒部实现两者紧固,并依靠紧钉螺钉,保证其在需要时的摆动调节目的。当然,套筒部与横向杆间的主要动作,还是在于整个固定刀架相对横向杆的横移作用所带来的对于薄膜切边厚度的可调变化。根据当前薄膜切边厚度的不同,通过调节主杆体沿横向杆的滑移位置,即可实现整个刀架相对薄膜膜面的平行位移效果,操作简单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延机的切边刀架,包括固设于流延机机架的横向杆上的固定刀架以及设置于固定刀架上的刀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架包括底端与横向杆杆身间构成套接可滑动配合的主杆体(20),所述主杆体(20)杆身向位于横向杆上方的夹棍以外空间顺延布置;固定刀架还包括调节杆(30),调节杆(30)的杆身一端设置用于固定刀片(10)的固定部(40),该刀片(10)刃口靠近横向杆上方的夹棍辊面且位于薄膜切边线的行进路径处,调节杆(30)另一端与主杆体(20)的顶端间构成可沿其固定点作摆动调节的螺栓固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武,谢永胜,汪峻,聂利平,郎宇奇,
申请(专利权)人: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