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32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3:26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包括驱动电机、上支座、相对设置的两个下支撑架,每个下支撑架上装设有张紧轮,其下侧一个拐角处装设有主动轮,另外三个拐角处分别装设有一个导向轮,主动轮、三个导向轮分别与双排滚子链的内排链条啮接且该双排滚子链通过张紧轮调整松紧度;驱动电机位于两个下支撑架之间,通过传动轴控制相对的两个主动轮的启停;两个所述下支撑架通过多连杆机构与上支座连接,上支座与双排滚子链的外排链条铰接。所述两层立体车库采用多连杆机构,结构紧凑、简单;不需要液压站和气站,只需电机,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该两层立体车库不仅可用在家庭,也可用在露天停车场,将现有车位数量提高一倍,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
本技术属于立体车库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工作的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大量增加,停车位出现严重的不足。常规的停车位只能停一辆车,面积利用率低,而现在许多家庭都具有两辆汽车,由于各种原因只购买了一个车位,导致第二辆汽车无法停放,只能停放在外面(如路边)。汽车停放在外面,一方面容易被警察贴条罚款,另一方面可能出现车辆被砸、车内物品被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采用电机驱动,不需要液压站和气站,安装简便、操作简单、速度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包括驱动电机1、上支座2、相对设置的两个下支撑架3,每个下支撑架3上装设有张紧轮,其下侧一个拐角处装设有主动轮31,另外三个拐角处分别装设有一个导向轮32,主动轮31、三个导向轮32分别与双排滚子链4的内排链条啮接且该双排滚子链4通过张紧轮调整松紧度;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下支撑架3之间,通过传动轴5控制相对的两个主动轮31的启停;每个所述下支撑架3与第一连杆6铰接,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铰接,第二连杆7与第一连杆6之间还通过第三连杆8连接;该第三连杆8一端与第二连杆7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9铰接,第四连杆9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10铰接;所述第五连杆10的另一端与双排滚子链4的外排链条铰接;所述第四连杆9的侧面设有车轮11;所述上支座2固接在两个第四连杆9的上方,当该上支座2提升至下支撑架3上方时所述车轮11抵接并沿下支撑架3的顶面移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前述的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所述第一连杆6中部加工有滑槽,第三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该滑槽内。前述的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所述上支座2上装设有减速带21,其入口处装设有斜挡板22.前述的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所述驱动电机1为抱闸电机。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采用多连杆机构,结构紧凑、简单;不需要液压站和气站,只需电机,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该两层立体车库不仅可用在家庭,也可用在露天停车场,将现有车位数量提高一倍,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的上支座停放在地面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的上支座提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的上支座提升完成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驱动电机2:上支座21:减速带22:斜挡板3:下支撑架31:主动轮32:导向轮4:双排滚子链5:传动轴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1: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包括驱动电机1、上支座2、相对设置的两个下支撑架3,每个下支撑架3的下侧一个拐角处装设有主动轮31,另外三个拐角处分别装设有一个导向轮32,主动轮31、三个导向轮32都与双排滚子链4啮接,该双排滚子链4还与装设在所述下支撑架3上的张紧轮(图未绘示)啮接,实现松紧度的调整;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下支撑架3之间,通过传动轴5控制相对的两个主动轮31的启停,在三个导向轮31的辅助下进而带动两个下支撑架3上的双排滚子链4的转动。每个所述下支撑架3与第一连杆6铰接,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铰接,第二连杆7与第一连杆6之间还通过第三连杆8连接;该第三连杆8一端与第二连杆7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9铰接,第四连杆9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10铰接;所述第五连杆10的另一端与双排滚子链4连接;所述第四连杆9的侧面设有车轮11,其顶面与上支座2固接。该上支座2提升至下支撑架3上方时所述车轮11抵接并沿下支撑架3的顶面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双排滚子链4的内排链条与主动轮31、三个导向轮32啮接,其外排链条与第五连杆10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6中部加工有滑槽61,第三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该滑槽61内。所述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第五连杆10按照特定长度比例制作,通过连杆机构实现上支座2的提升、下降。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2上装设有减速带21,其入口处装设有斜挡板2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1为抱闸电机,但本技术不限制电机的种类。本技术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上支座2放置在地面上,第一辆汽车启动并停放在上支座2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电机正转带动两个主动轮31转动,两个下支撑架3的双排滚子链4都开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五连杆10移动。在两套连杆机构(每套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第五连杆10组成)的带动下,停放有第一辆汽车的上支座2开始平稳提升。当上支座2的右边沿移至下支撑架3上方时,第四连杆9侧面的车轮11抵接并沿下支撑架3的顶面移动,上支座2开始平移。当上支座2完全位于两个下支撑架3的上方时,关闭驱动电机1;最后,将第二辆汽车启动并停放在两个下支撑架3之间的空间内。当第一辆汽车需要驶出车库时,启动驱动电机1,电机反转带动两个主动轮31转动,两个下支撑架3的双排滚子链4都开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五连杆10移动。在两套连杆机构(每套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第五连杆10组成)的带动下,在车轮11的辅助下,停放有第一辆汽车的上支座2开始平移。当上支座2的右边沿移出下支撑架3的上方时,车轮11离开下支撑架3的顶面,上支座2开始平稳下降,下降至地面时关闭驱动电机1.将第一辆汽车启动并驶出车库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1,将上支座2提升至下支撑架3上方,减少占地面积。停放在下支撑架3中间的第二辆车辆可以自由进出,不受上面停放车辆的影响。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包括驱动电机(1)、上支座(2)、相对设置的两个下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每个下支撑架(3)上装设有张紧轮,其下侧一个拐角处装设有主动轮(31),另外三个拐角处分别装设有一个导向轮(32),主动轮(31)、三个导向轮(32)分别与双排滚子链(4)的内排链条啮接且该双排滚子链(4)通过张紧轮调整松紧度;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下支撑架(3)之间,通过传动轴(5)控制相对的两个主动轮(31)的启停;每个所述下支撑架(3)与第一连杆(6)铰接,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铰接,第二连杆(7)与第一连杆(6)之间还通过第三连杆(8)连接;该第三连杆(8)一端与第二连杆(7)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9)铰接,第四连杆(9)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10)铰接;所述第五连杆(10)的另一端与双排滚子链(4)的外排链条铰接;所述第四连杆(9)的侧面设有车轮(11);所述上支座(2)固接在两个第四连杆(9)的上方,当该上支座(2)提升至下支撑架(3)上方时所述车轮(11)抵接并沿下支撑架(3)的顶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包括驱动电机(1)、上支座(2)、相对设置的两个下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每个下支撑架(3)上装设有张紧轮,其下侧一个拐角处装设有主动轮(31),另外三个拐角处分别装设有一个导向轮(32),主动轮(31)、三个导向轮(32)分别与双排滚子链(4)的内排链条啮接且该双排滚子链(4)通过张紧轮调整松紧度;驱动电机(1)位于两个下支撑架(3)之间,通过传动轴(5)控制相对的两个主动轮(31)的启停;每个所述下支撑架(3)与第一连杆(6)铰接,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铰接,第二连杆(7)与第一连杆(6)之间还通过第三连杆(8)连接;该第三连杆(8)一端与第二连杆(7)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捞赵俊卿杨德芹杨海军常云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