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3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泊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包括两根固定立柱以及两根摆动立柱,在两根固定立柱上分别滑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开设有叉口,在两根连接杆的叉口中设置有同一块升降板,升降板另一端与摆动立柱铰接,在升降板的上方设有一块可相对于升降板水平转动的停车板,在地面上设有用于控制两根摆动立柱同步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升降板和停车板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停车板相对于升降板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两根固定立柱以及两根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根连接杆同步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以大大改善车位紧张的矛盾,有利于缓解停车难及交通拥堵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泊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层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在现代城市中,停车难及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也是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一大焦点问题,更是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焦点之一。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里建设占地面积小、高度自动化的立体车库是缓解交通拥堵及停车难的有效途径。目前市场上立体车库的形式主要有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垂直循环式、箱型水平循环式、圆形水平循环式等,这些立体车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型高自动化立体车库建设运营成本极高,而且需要为运载设备预留专用通道,空间利用率低;2.小型立体车库智能化程度不高需专人管理指挥,但是需要驾驶员靠经验倒车入库或出库,不仅安全隐患大而且要求车库前通道的宽度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且便于车辆停放的双层立体车库。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固定立柱以及可摆动铰接在地面上的两根摆动立柱,在两根固定立柱上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立柱上,另一端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叉口,在两根连接杆的叉口中设置有同一块可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在连接杆的叉口中滑动的升降板,升降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两根摆动立柱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与地面之间形成下层停车位,在升降板的上方设有一块可相对于升降板水平转动的停车板,并在停车板上形成上层停车位;在地面上设有用于控制两根摆动立柱同步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升降板和停车板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停车板相对于升降板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两根固定立柱以及两根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根连接杆同步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优选的,在所述固定立柱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工字形的滑轨,在连接杆上远离叉口的一端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槽。优选的,所述停车板的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斜坡。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台分别设置在双层立体车库两侧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以及摆动立柱与地面铰接点位置设置的啮合齿轮组控制摆动立柱摆动,两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对设置且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中心位置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停车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两根固定立柱顶端的第一横梁、连接在两根连接杆靠近固定立柱一端的第二横梁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电缸,所述电缸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中间位置。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以大大改善车位紧张的矛盾,有利于缓解停车难及交通拥堵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技术可单独使用,也可多个无间隙并排使用,成本低廉,组合方便,不需要为运载设备预留专用通道,空间利用率高,利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筑中实施。本技术的上层停车位智能化程度高,不需要专人指挥,也不需要经验丰富的司机倒车入库或出库,不改变车辆行进方向停放在停车板上,再通过停车板转动及升降即可将车辆停放在上层停车位,新手司机也可方便停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层停车位处于正常停放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层停车位下降至地面准备接收车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立柱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板和停车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1、固定立柱,101、滑轨,2、转动立柱,3、连接杆,301、叉口,302、滑槽,4、升降板,5、停车板,501、斜坡,6、第一驱动电机,7、第二驱动电机,8、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10、电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可摆动铰接在地面上的两根摆动立柱2。两根固定立柱1在地面上的固定点以及两根摆动立柱2在地面上的铰接点呈矩形分布,且摆动立柱2的摆动轨迹与该摆动立柱2和同侧固定立柱1之间形成的平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本技术的两侧并靠近摆动立柱2与地面铰接点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摆动立柱2与地面的铰接点位置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电机6输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轮,且两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相对设置且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从而可以通过两个第一驱动电机6同步带动两根摆动立柱2朝向或背向同侧的固定立柱1的方向摆动。两根固定立柱1上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杆3,且两根连接杆3相互平行。连接杆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立柱1上,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立柱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工字形的滑轨101,在连接杆3上远离叉口301的一端设有与滑轨101对应的滑槽302,也可采用既能保证连接杆3与固定立柱1之间方便滑动,又要保证连接杆3不会从固定立柱1上滑脱的燕尾型或套管型等其他滑动方式。连接杆3的另一端沿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叉口301,在两根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设置有同一块可沿连接杆3长度方向在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滑动的升降板4,升降板4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与两根摆动立柱2的上端分别铰接。升降板4与地面之间形成下层停车位,在升降板4的上方设有一块可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停车板5,并在停车板5上形成上层停车位,为了在升降板4降至地面后方便车辆开上停车板5,停车板5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斜坡501。本实施例中的斜坡501与停车板5为一体成型,适合停车板5长度大于升降板4,在停车板5与升降板4贴合设置,而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转动过程中斜坡501不会与升降板4产生干涉的情况下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当停车板5与升降板4长度近似或容易在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转动过程中其斜坡501部分容易与升降板4产生干涉的情况下设置为分体式,使两个斜坡501通过微型电机分别控制其与停车板5的角度,即停车板5与升降板4重合时,两个斜坡501均与停车板5保持水平,在停车板5与升降板4旋转至夹角为90°斜坡501向下弯曲一定的角度并与地面接触,便于车辆开上停车板5。在升降板4和停车板5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两根连接杆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根连接杆3同步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板4中心位置的第二驱动电机7,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停车板5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两根固定立柱1顶端的第一横梁8、连接在两根连接杆3靠近固定立柱1一端的第二横梁9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9之间的电缸10,电缸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8和第二横梁9的中间位置。车辆停放中,优先停放于下层停车位中,当下层停车位中停放有车辆时,可通过两个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两根摆动立柱2同步背向对应固定立柱1的方向摆动,同时电缸10伸长推动第二横梁9下降,使两根连接杆3以及连接杆3叉口301所夹持的升降板4下降,其中的升降板4在第一驱动电机6和电缸10的共同作用下不仅在竖直方向上下降,而且在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相背于固定立柱1的方向水平滑动并最终落于下层停车位前方的地面上。此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7的转动使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旋转90°,即可将车辆通过停车板5上的斜坡501开上停车板5。司机下车后第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层立体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可摆动铰接在地面上的两根摆动立柱(2),在两根固定立柱(1)上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立柱(1)上,另一端沿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叉口(301),在两根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设置有同一块可沿连接杆(3)长度方向在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滑动的升降板(4),升降板(4)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与两根摆动立柱(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4)与地面之间形成下层停车位,在升降板(4)的上方设有一块可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停车板(5),并在停车板(5)上形成上层停车位;在地面上设有用于控制两根摆动立柱(2)同步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升降板(4)和停车板(5)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两根连接杆(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根连接杆(3)同步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可摆动铰接在地面上的两根摆动立柱(2),在两根固定立柱(1)上分别垂直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立柱(1)上,另一端沿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叉口(301),在两根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设置有同一块可沿连接杆(3)长度方向在连接杆(3)的叉口(301)中滑动的升降板(4),升降板(4)远离连接杆(3)的一端与两根摆动立柱(2)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4)与地面之间形成下层停车位,在升降板(4)的上方设有一块可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停车板(5),并在停车板(5)上形成上层停车位;在地面上设有用于控制两根摆动立柱(2)同步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升降板(4)和停车板(5)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停车板(5)相对于升降板(4)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两根固定立柱(1)以及两根连接杆(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根连接杆(3)同步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立柱(1)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工字形的滑轨(10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晔孙小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