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730617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通过将外围电路区的接触孔工艺提前到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之前,实现接触孔的刻蚀对外围电路区二氧化硅薄膜应力的释放,改善晶圆宏观应力分布,并有效减小弯曲,另外由于外围电路区接触孔置于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之前,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的局部应力不均匀性不会造成外围电路的接触失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The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a three dimensional memory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of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contact hole process before the peripheral circuit area in advance to the array storage area metal gate process, realize the contact hole etching on the silicon dioxide peripheral circuit area of thin film stress release, improve the macro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ending, before another the peripheral circuit area contact hole arranged on the metal gate array storage process, local storage array metal gate process should be uneven force cau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contact failur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be implemented by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需求对存储器容量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平面或二维结构的存储器在单位面积内可提供的存储单元数量已经接近极限,无法进一步满足市场对更大容量存储器的需求。就如同在一块有限的平面上建立的数间平房,这些平房整齐排列,但是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平房的数量不断井喷,可最终这块面积有限的平面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平房而无法继续增加。平面结构的存储器已接近其实际扩展极限,给半导体存储器行业带来严峻挑战。为了解决上述困难,业界提出了三维存储器(3DNAND)的概念,其是一种新兴的闪存类型,通过把内存颗粒堆叠在一起来解决2D或者平面NAND闪存带来的限制。不同于将存储芯片放置在单面,新的3DNAND技术,垂直堆叠了多层数据存储单元,具备卓越的精度。基于该技术,可打造出存储容量比同类NAND技术高达数倍的存储设备。该技术可支持在更小的空间内容纳更高存储容量,进而带来很大的成本节约、能耗降低,以及大幅的性能提升以全面满足众多消费类移动设备和要求最严苛的企业部署的需求。利用新的技术使得颗粒能够进行立体式的堆叠,从而解决了由于晶圆物理极限而无法进一步扩大单晶片可用容量的限制,在同样体积大小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存储器颗粒单晶片的容量体积,进一步推动了存储颗粒总体容量的飙升。三维存储器结构通常包括:(1)阵列存储区,即存储单元阵列,阵列存储区作为存储电荷所在的区域,形成纵向堆叠的结构,阵列存储区的MOS管导电沟道的方向通常沿着纵向分布,因此不同于传统二维存储器中存储单元是水平分布的结构;(2)外围电路区,为了使得阵列存储区实现功能化,需要外围电路的辅助作用,外围电路区不仅可以为阵列存储区供电,还具备逻辑运算以及静电防护的作用。在三维存储器结构中,外围电路区通常是采用传统的二维制备工艺制备的,另外,为了使存储器能够正常工作,外围电路区在整个存储器结构中所占的面积甚至达到一半以上。根据在垂直方向堆叠的颗粒层数不同,3DNAND颗粒又可以分为32层、48层甚至64层颗粒的不同产品。虽然,3DNAND技术能够在同等体积下,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但是这项堆叠技术有着相当的操作难度,目前还面临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维存储器的制备工艺流程是先做二维的外围电路区11以及阵列存储区12的氮化硅层13和氧化硅层14的堆叠;然后再制备三维阵列存储区12,具体为,如图2和3所示,分别形成阵列存储区12的沟道区15以及金属栅16;如图4所示,紧接着通过图形化,刻蚀和钨塞(Wplug)形成接触孔(CT)17,然后通过重复的双镶嵌技术实现多层金属互联。基于现有的三维存储器的制备工艺流程,当存储单元堆叠层数增多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的介质层厚度就要增厚,在随后工艺制程中,热处理使得晶圆的应力变得不可控,晶圆在较厚的二氧化硅的应力作用下变得弯曲,当晶圆弯曲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带来光罩套刻精度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机械手抓取晶圆的能力;三维存储器芯片被分为阵列存储区12与外围电路区11,阵列存储区12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局部应力的不均匀性,使得外围电路区11发生挤压,这样在形成接触孔17时,接触孔17并不能完全按照设计意图生长在器件接触窗范围内,造成接触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将外围电路区的接触孔工艺提前到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之前,实现接触孔的刻蚀对外围电路区二氧化硅薄膜应力的释放,改善晶圆宏观应力分布,并有效减小弯曲,另外由于外围电路区接触孔置于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之前,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的局部应力不均匀性不会造成外围电路的接触失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三维存储器的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表面平坦的绝缘层以覆盖上述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阵列存储区中形成存储单元的沟道区;对所述外围电路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在所述阵列存储区形成存储单元的金属栅;对所述阵列存储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阵列存储区的每一个金属栅电连接的多个第二接触孔。优选地,形成所述阵列存储区包括在所述基板上交替形成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的多层堆叠结构;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多层堆叠结构的至少一侧形成台阶区以使每一氮化硅层的一部分上表面被暴露于台阶区。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外围电路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接触孔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基板表面进行化学机械掩膜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基板表面进行化学机械掩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基板上沉积二氧化硅帽层的步骤,以保护所述第一接触孔中的金属填充不被后续工艺破坏。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帽层的厚度大于2000埃。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阵列存储区形成存储单元的金属栅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二氧化硅帽层上沉积二氧化硅填充层的步骤。优选地,所述金属填充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为钨。优选地,所述金属栅的材料为钨。优选地,所述阵列存储区的第二接触孔的顶部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的第一接触孔的顶部不在一个水平面。优选地,所述阵列存储区的第二接触孔的顶部高于所述外围电路区的第一接触孔的顶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三维存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存储器结构是由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接触孔的刻蚀对外围电路区二氧化硅薄膜应力的释放,改善晶圆宏观应力分布,并有效减小晶圆弯曲;由于外围电路区接触孔置于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之前,阵列存储区金属栅工艺的局部应力不均匀性不会造成外围电路的接触失效。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三维存储器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图5-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维存储器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考图5-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如图5所示,提供一基板20,在所述基板20上形成三维存储器的外围电路区21和阵列存储区22;优选地,形成所述阵列存储区22包括在所述基板20上交替形成氮化硅层23和氧化硅层24的多层堆叠结构;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多层堆叠结构的至少一侧形成台阶区25以使每一氮化硅层23的一部分上表面被暴露于台阶区25。在所述基板20上形成表面平坦的绝缘层26以覆盖上述外围电路区21和阵列存储区22;如图6所示,在所述阵列存储区22中形成存储单元的沟道区27;如图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三维存储器的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表面平坦的绝缘层以覆盖上述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阵列存储区中形成存储单元的沟道区;对所述外围电路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在所述阵列存储区形成存储单元的金属栅;对所述阵列存储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阵列存储区的每一个金属栅电连接的多个第二接触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三维存储器的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表面平坦的绝缘层以覆盖上述外围电路区和阵列存储区;在所述阵列存储区中形成存储单元的沟道区;对所述外围电路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在所述阵列存储区形成存储单元的金属栅;对所述阵列存储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阵列存储区的每一个金属栅电连接的多个第二接触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阵列存储区包括在所述基板上交替形成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的多层堆叠结构;利用光刻工艺在所述多层堆叠结构的至少一侧形成台阶区以使每一氮化硅层的一部分上表面被暴露于台阶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外围电路区上的绝缘层进行图形化,刻蚀以及金属填充以形成与所述外围电路区电连接的多个第一接触孔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基板表面进行化学机械掩膜的步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存储器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豪杰徐强李广济邵明夏志良霍宗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