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78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属于汽车领域,控制装置包括滑槽,以及摇杆,在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反馈回路,在反馈回路中设有电瓶、导线、振动马达;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连接电瓶正极,第二导线连接电瓶负极,在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第一隔断;在杆部上设有金属弹片,当摇杆摇动至预设位置,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通。通过摇杆摇动到第一隔断所处的位置时,使得令电瓶、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振动马达构成的回路导通,振动马达振动,产生对摇杆的操作已到位的提示,从而令用户无需通过目视仪表盘来确定对摇杆操作的结果,提升了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涉及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安装有定速巡航装置,用于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对车速以及安全跟车距离进行精确调整。但是现有的调整结果需要驾驶员时刻观察仪表盘,以便确定调整操作是否已到位,这在行车过程中尤其是高速行车过程中容易导致行车事故,降低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用于调节车辆的速度和安全车距的控制装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槽,以及可沿滑槽摇动的摇杆,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反馈回路,在所述反馈回路中设有安装在车辆中的电瓶、连接在电瓶正负极的导线、以及与电瓶、导线连接的振动马达;所述导线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连接电瓶正极,第二导线连接电瓶负极,在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一隔断;所述摇杆包括承托部,以及连接在承托部底端的杆部,在杆部上设有长度为预设距离的金属弹片,当摇杆摇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金属弹片将第一隔断连通,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通。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2,在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二隔断。可选的,所述导线还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第三导线连接电瓶负极,第四导线连接电瓶正极,在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在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三隔断。可选的,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4,在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四隔断。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5,在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三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五隔断;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6,在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三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六隔断。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7,在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七隔断;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8,在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八隔断。可选的,所述承托部上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橡胶条纹。可选的,所述振动马达固定在所述杆部,所述振动马达的触点与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承托部内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正负极与所述金属弹片连接。可选的,在所述承托部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指示灯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与所述承托部的表面连接处设有塑料半透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摇杆摇动到第一隔断所处的位置时,使得金属弹片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导线相连,进而令电瓶、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振动马达构成的回路导通,同时振动马达振动,产生对摇杆的操作已到位的提示,从而令用户无需通过目视仪表盘来确定对摇杆操作的结果,提升了使用感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摇杆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摇杆,11-承托部,12-杆部,13-金属弹片,14-振动马达,111-指示灯,112-塑料半透层,113-凹槽,114-橡胶条纹,D1-第一导线,D2-第二导线,D3-第三导线,D4-第四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槽,以及可沿滑槽摇动的摇杆1,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反馈回路,在所述反馈回路中设有安装在车辆中的电瓶、连接在电瓶正负极的导线、以及与电瓶、导线连接的振动马达14;所述导线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一导线D1和第二导线D2,第一导线D1连接电瓶正极,第二导线D2连接电瓶负极,在第一导线D1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D2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一隔断;所述摇杆1包括承托部11,以及连接在承托部11底端的杆部12,在杆部12上设有长度为预设距离的金属弹片13,当摇杆1摇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金属弹片13将第一隔断连通,使得第一导线D1与第二导线D2导通。在实施中,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滑槽,在滑槽中间设有一个摇杆1,摇杆1可以沿滑槽方向随意摇动,在整个控制装置设有用于对摇杆1的操作提供反馈提示的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包括安装在车辆中的电瓶、连接在电瓶正负极的导线、以及与电瓶、导线连接的振动马达14,当反馈电路导通时,有电流流过振动马达14,振动马达14就开始振动,对当前摇杆1的操作向用户以振动的形式进行反馈,提示对摇杆1的操作已到位,当停止对摇杆1的操作,使得摇杆1回归滑槽正中的位置,使得反馈电路断开时,没有电流流过振动马达14,振动马达14停止振动。所有导线都是贴合在滑槽边缘,导线包括互不相连的第一导线D1和第二导线D2,第一导线D1与第二导线D2分别接电瓶的正极、负极,在第一导线D1的一端连接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D2有长度为预设距离的隔断,为了与后文中的其他隔断进行区别,令该预设距离的隔断为第一隔断,在摇杆1的杆部12上设有金属弹片13,金属弹片13的长度等于上述的预设距离。当摇杆1摇动第一隔断所处的位置,摇杆1的金属弹片13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导线D2,令电瓶、第一导线D1、第二导线D2、振动马达14构成的回路导通,最终通过振动马达14的振动完成反馈提示。松开摇杆1,摇杆1弹回初始位置,振动马达14便停止振动。从而只需要感应到振动马达14的振动便知道对摇杆1已操作到位,而不像以往那样需要用眼睛观测仪表盘上显示的结果,才能确定摇杆1是否操作到位。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线D1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2,在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D2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二隔断。在实施中,在第一导线D1还连接电阻R2,电阻R1的阻值是电阻R2的阻值的10倍,这样,使得流经两个电阻的电流值差别较大,使得连通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时振动马达14的振动频率明显不同,因此电阻R1、R2的阻值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当摇杆1摇到第二隔断所处的位置,摇杆1的金属弹片13两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D2相连,令电瓶、第一导线D1、第二导线D2、振动马达14构成的回路导通,振动马达14振动,由于电阻R2的阻值远小于电阻R1,根据振动马达14的振动频率远高于摇杆1摇动到第一隔断所处的位置时振动马达14的振动频率,用户便可知对摇杆1已操作到位,松开摇杆1,摇杆1弹回初始位置,振动马达14因断电便停止振动。可选的,所述导线还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三导线D3和第四导线D4,第三导线D3连接电瓶负极,第四导线D4连接电瓶正极,在第三导线D3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在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D4之间设有预设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槽,以及可沿滑槽摇动的摇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反馈回路,在所述反馈回路中设有安装在车辆中的电瓶、连接在电瓶正负极的导线、以及与电瓶、导线连接的振动马达;所述导线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连接电瓶正极,第二导线连接电瓶负极,在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一隔断;所述摇杆包括承托部,以及连接在承托部底端的杆部,在杆部上设有长度为预设距离的金属弹片,当摇杆摇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金属弹片将第一隔断连通,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滑槽,以及可沿滑槽摇动的摇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反馈回路,在所述反馈回路中设有安装在车辆中的电瓶、连接在电瓶正负极的导线、以及与电瓶、导线连接的振动马达;所述导线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连接电瓶正极,第二导线连接电瓶负极,在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在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一隔断;所述摇杆包括承托部,以及连接在承托部底端的杆部,在杆部上设有长度为预设距离的金属弹片,当摇杆摇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金属弹片将第一隔断连通,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还连接有电阻R2,在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二隔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还包括贴合在滑槽边缘、且互不相连的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第三导线连接电瓶负极,第四导线连接电瓶正极,在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在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导线之间设有预设距离的第三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还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恩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