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813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不同口味的红茶菌饮料是将红茶、糖、水按比例混合煮沸,晾凉至适宜温度按比例接种红茶菌母液,进行恒温有氧发酵至一定时间得红茶菌原液,再根据不同风味和营养需求,加入相应蔬菜(紫薯汁)、水果(人参果汁)、坚果(核桃浆、澳洲坚果浆)、食用菌(金耳羹)所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级膜过滤制备方法终止红茶菌发酵过程,严格控制发酵终点,延长贮存期。既能保持红茶菌原有的功效成分,又能保证红茶菌风味纯正且质量稳定,同时加入的相应水果、坚果等均属特色、大宗农产品,为解决大宗农产品的加工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A Kombucha beverag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Kombucha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different flavors of Kombucha beverage is Black Tea, sugar and water mixed in proportion to boil, cool to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inoculation of Kombucha mother liquor, the temperature of aerobic fermentation to a certain time of Kombucha liqui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lavor and nutritional needs, add the corresponding vegetables (purple potato juice), fruit (ginseng juice), nuts (walnuts, macadamia nuts, pulp pulp) made of edible fungi (Jin Ergeng). The invention of Kombucha fermentation process terminated by multistage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of preparation, strictly control the fermentation end point extended storage period. Not only can maintain the original Kombucha ingredients, but also can ensure the Kombucha pure flavor and stable quality,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adding corresponding fruits and nuts are characteristic,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食品
,具体地,涉及一种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菌(Kombucha),俗称海宝、胃宝,是一种起源于我国渤海一带的传统自然发酵饮料。红茶菌是由茶、糖、水为主要发酵基质,经由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三种菌体的共生复合体共同发酵而成的功能性饮料,长期饮用红茶菌饮料可有效的清理肠胃助消化、保肝护肾排结石、促进代谢增食欲、防治三高抗衰老,解毒防癌增免疫。红茶菌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共生菌体的代谢产物,以及糖、茶本身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茶叶中的茶多酚、糖类(葡萄糖、多糖、果糖、半乳糖等),有机酸(醋酸、乳酸、叶酸等),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内酯、葡萄糖二酸盐(GA)、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抑菌蛋白、Vc、多种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营养成分可直接补益于人体,作为药物及特殊的辅助因子,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代谢平衡,增强人体生命力。目前,红茶菌在国内外的流传,均为民间家庭式的自产自饮,口味单一,没有明确的生产终点指示,菌种的持续发酵使得放置时间难以控制,制作少了不能连续饮用,制作多了容易迅速变酸无法饮用,且只能是鲜饮而无法长期贮存,因此,产品质量难于保证。只能在少数人中流传而无法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保健与治疗。红茶菌饮料的制作方式简单易实现,发酵一周左右时适合饮用,但是目前没有相关专利提到饮料到达发酵终点后,如何终止发酵以获得质量稳定的产品,一般使用的热杀菌方法虽然能杀死菌种终止发酵,同时也会破坏红茶菌发酵饮料中的热敏性功效成分,使得饮料口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保持红茶菌原有营养,又能保证风味且质量稳定、贮存期较长等优点的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尼龙网粗滤,结合两级滤膜再过滤,将菌种分离去除,进而终止发酵,同时超滤膜也可以过滤其他微生物而达到除菌效果,经检测合格后直接灌装即为成品。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茶菌饮料,该红茶菌饮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将红茶、糖、水按比例混合煮沸,晾凉至适宜温度,按比例接种红茶菌母液,进行恒温有氧发酵至一定时间成红茶菌原液,再根据不同风味和营养需求,加入相应果蔬汁,制成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红茶菌饮料,该红茶菌饮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按质量比为1:10:100的比例称取红茶、白砂糖和纯净水,在不锈钢锅容器中煮沸过滤,滤液盛入消毒的玻璃罐中,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发酵基液;滤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至室温,将红茶菌接种到基液中,接种量为4%-6%,初始pH为4.5,在28-32℃下,培养5-7天,至pH为2.8-3.0,6层纱布过滤,滤液为红茶菌原液;根据口味添加蔬菜汁、水果汁、坚果汁、食用菌羹,并对饮料的糖酸比进行调配为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调配结束后得到的红茶菌饮料依次经200目尼龙网过滤、0.45um滤膜膜过滤、0.22um滤膜膜过滤,经高倍显微镜检测无微生物后,装瓶为红茶菌发酵饮料。如所述的一种红茶菌饮料,所添加的蔬菜汁为紫薯汁,水果汁为人参果汁、坚果汁为核桃浆、澳洲坚果浆,食用菌羹为金耳羹,其制作方法为:紫薯汁煮提:筛选完好无病虫害的新鲜紫薯,洗净,称重,切成小块,加入8倍量水煮提两小时,过滤得滤液;人参果汁榨取过程:选取新鲜完好的人参果,清洗,称重,切两半,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果汁过滤;坚果浆磨浆过程:核桃或澳洲坚果去壳、加入一定比例水经胶体磨研磨成细浆,过均质机均质后浆液;金耳羹熬煮:金耳用温水泡发至软,掰成小朵,去掉根部,加入50倍量水熬煮,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软烂粘稠状,纱布过滤滤液。本专利技术此外还提供了所述的任一红茶菌饮料在制备清理肠胃、助消化、保肝护肾排结石、促进代谢增食欲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以及,所述的任一红茶菌饮料在制备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抗衰老、解毒防癌、增加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质量比为1:10:100的比例称取红茶、白砂糖和纯净水,在不锈钢锅容器中煮沸过滤,滤液盛入消毒的玻璃罐中,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发酵基液;滤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至室温,将红茶菌接种到基液中,接种量为4%-6%,初始pH为4.5,在28-32℃下,培养5-7天,至pH为2.8-3.0,6层纱布过滤,滤液为红茶菌原液;根据口味添加蔬菜汁、水果汁、坚果汁、食用菌羹,并对饮料的糖酸比进行调配为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调配结束后得到的红茶菌饮料依次经200目尼龙网过滤、0.45um滤膜膜过滤、0.22um滤膜膜过滤,经高倍显微镜检测无微生物后,装瓶为红茶菌发酵饮料。如所述的一种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添加的蔬菜汁为紫薯汁,水果汁为人参果汁、坚果汁为核桃浆、澳洲坚果浆,食用菌羹为金耳羹,它们的制作方法为:紫薯汁煮提:筛选完好无病虫害的新鲜紫薯,洗净,称重,切成小块,加入8倍量水煮提两小时,过滤得滤液;人参果汁榨取:选取新鲜完好的人参果,清洗,称重,切两半,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果汁过滤;坚果浆磨浆:核桃或澳洲坚果去壳、加入一定比例水经胶体磨研磨成细浆,过均质机均质后浆液;金耳羹熬煮:金耳用温水泡发至软,掰成小朵,去掉根部,加入50倍量水熬煮,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软烂粘稠状,纱布过滤滤液。本专利技术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该红茶菌饮料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按质量比为1:10:100的比例称取红茶、白砂糖和纯净水,在不锈钢锅容器中煮沸过滤,滤液盛入消毒的玻璃罐中,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发酵基液;滤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至室温,将红茶菌接种到基液中,接种量为4%-6%,初始pH为4.5,在28-32℃下,培养5-7天,至pH为2.8-3.0,6层纱布过滤,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原液;根据口味添加紫薯汁、人参果汁、核桃浆、澳洲坚果浆或金耳羹,对饮料的糖酸比进行调配;所述的紫薯汁用煮提:筛选完好无病虫害的新鲜紫薯,洗净,称重,切成小块,加入8倍量水煮提两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人参果汁用榨取:选取新鲜完好的人参果,清洗,称重,切两半,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果汁过滤备用;坚果浆用磨浆:核桃、澳洲坚果去壳、加入一定比例水经胶体磨研磨成细浆,过均质机均质后浆液备用;金耳羹用熬煮:金耳用温水泡发至软,掰成小朵,去掉根部,加入50倍量水熬煮,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软烂粘稠状,纱布过滤滤液备用;调配结束后得到的红茶菌饮料依次经200目尼龙网过滤、0.45um滤膜膜过滤、0.22um滤膜膜过滤并经检测装瓶得红茶菌发酵饮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的优点:1、明确了茶、糖、水的比例,反应终点易于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均一。2、采用膜过滤和高倍显微检测的方法,将红茶菌所有菌种过滤掉,从而使发酵过程得以终止,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利用膜过滤方式达到除菌目的,一般物料中微生物粒子大小在0.5-2um,本专利采用0.45um和0.22um两级膜过滤,菌体粒子被全部截留,实现了过滤除菌,另外膜过滤方式更好的保留了饮料中的热敏性功效成分。4、红茶菌发酵饮料口感天然,属于低酸性食品,无需添加防腐剂。5、加入的相应蔬菜水果等皆营养丰富,且都属于特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菌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红茶菌饮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将红茶、糖、水按比例混合煮沸,晾凉至适宜温度,按比例接种红茶菌母液,进行恒温有氧发酵至一定时间成红茶菌原液,再根据不同风味和营养需求,加入相应果蔬汁,制成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菌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红茶菌饮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将红茶、糖、水按比例混合煮沸,晾凉至适宜温度,按比例接种红茶菌母液,进行恒温有氧发酵至一定时间成红茶菌原液,再根据不同风味和营养需求,加入相应果蔬汁,制成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2.一种红茶菌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红茶菌饮料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按质量比为1:10:100的比例称取红茶、白砂糖和纯净水,在不锈钢锅容器中煮沸过滤,滤液盛入消毒的玻璃罐中,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发酵基液;滤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至室温,将红茶菌接种到基液中,接种量为4%-6%,初始pH为4.5,在28-32℃下,培养5-7天,至pH为2.8-3.0,6层纱布过滤,滤液为红茶菌原液;根据口味添加蔬菜汁、水果汁、坚果汁、食用菌羹,并对饮料的糖酸比进行调配为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调配结束后得到的红茶菌饮料依次经200目尼龙网过滤、0.45um滤膜膜过滤、0.22um滤膜膜过滤,经高倍显微镜检测无微生物后,装瓶为红茶菌发酵饮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菌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蔬菜汁为紫薯汁,水果汁为人参果汁,坚果汁为核桃浆、澳洲坚果浆,食用菌羹为金耳羹,其制作方法为:紫薯汁煮提:筛选完好无病虫害的新鲜紫薯,洗净,称重,切成小块,加入8倍量水煮提两小时,过滤得滤液;人参果汁榨取过程:选取新鲜完好的人参果,清洗,称重,切两半,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果汁过滤;坚果浆磨浆过程:核桃或澳洲坚果去壳、加入一定比例水经胶体磨研磨成细浆,过均质机均质后浆液;金耳羹熬煮:金耳用温水泡发至软,掰成小朵,去掉根部,加入50倍量水熬煮,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软烂粘稠状,纱布过滤滤液。4.一种红茶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质量比为1:10:100的比例称取红茶、白砂糖和纯净水,在不锈钢锅容器中煮沸过滤,滤液盛入消毒的玻璃罐中,滤液为红茶菌饮料发酵基液;滤液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冷却至室温,将红茶菌接种到基液中,接种量为4%-6%,初始pH为4.5,在28-32℃下,培养5-7天,至pH为2.8-3.0,6层纱布过滤,滤液为红茶菌原液;根据口味添加蔬菜汁、水果汁、坚果汁、食用菌羹,并对饮料的糖酸比进行调配为不同风味的红茶菌饮料;调配结束后得到的红茶菌饮料依次经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