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泉专利>正文

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86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满水;白色透明软管外套有一组限位套,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间隙配合,而限位套沿机动车辆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固定;白色透明软管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和荧光粉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荧光粉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以便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进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Warning device for safe driving of rear vehicles prompted by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重要,机动车辆也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机动车辆的安全行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车辆成群结队在道路上行车时,前方车辆主要通过刹车提示后方车辆是否处于刹车状态,而后方车辆的驾驶员在白天主要通过目视方式识别前方车辆的轮廓。当晚上或者隧道内时,前方车辆会打开示宽灯,以便进行提示。另外,有的大货车会在后面贴反光标,当后方车辆的大灯照射时反光,从而提示后方车辆。在白天行车时,由于视线较好,一般不会撞车。夜晚或隧道行车时,视线往往不佳,后方车辆就不容易注意到前方车辆,从而引起撞车事故。另外,即使前车尾部贴有反光标,但发射回来的光线一般为黄色光线,这种光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也容易引起撞车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能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从而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所述警示玻璃微壳(4)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案中的荧光粉(4b)未采用现有结构中常用的涂层结构,而是采用自由状态的粉体结构,并且将这些自由状态的荧光粉(4b)完全密闭地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这样就在荧光粉(4b)外面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保护壳体。并且,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缺点是制造相对复杂。并且,玻璃或石英结构强度高,而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这实际上形成一种微球结构,这样就能从整体上进一步使空心微壳(4a)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从而能够很有效地保护内部的荧光粉(4b),可靠地将荧光粉与灰尘和雨水、外界液体隔开,从而防止荧光粉(4b)遇到灰尘后降低发光效率,并且避免荧光粉(4b)遇到雨水或者液体,进而防止荧光粉(4b)失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中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也有特别考虑,具体理由如下:1、空心微壳(4a)的结构为微球结构,结构强度非常高;2、空心微壳(4a)的尺寸小,这样就导致空心微壳(4a)的表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增大荧光粉(4b)与光线的接触面积,提高荧光粉(4b)的吸光效率;3、在玻璃球的制造工艺中,小尺寸的空心微壳(4a)反而比大尺寸的空心微壳(4a)更容易制造,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空心微壳(4a)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同时,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圆球,表面粗糙度低,这样不仅便于荧光粉(4b)透过空心微壳(4a)吸收光能或者发出光线,而且空心微壳(4a)表面不易附着灰尘,这样又能进一步提高荧光粉(4b)吸收或者发出光线的效率。另外,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圆球,而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这两个技术特征有机配合,能使荧光粉(4b)从各个方向吸收光能;与传统的荧光粉涂层相比,本案中粉体结构的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大幅提高,两种结构形式吸收光能的方式具有实质性区别。并且,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上述结构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具体理由如下:白色透明软管(2)具有如下所述的多重作用:a、标识汽车尾部的轮廓;b、充当警示玻璃微壳(4)的安装基础,若没有白色透明软管(2),则一颗颗小的警示玻璃微壳(4)无法装配在车辆上;c、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这样就使警示玻璃微壳(4)可以自由翻转,并沿警示玻璃微壳(4)的回形方向移动,这样一是能够在白天提高荧光粉(4b)吸收太阳光的效率,以便夜晚发光,二是便于夜晚实现动态提示的效果;d、白色透明软管(2)便于荧光粉(4b)吸收太阳光,并发出光线;e、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这样就能导致白色透明软管在一定幅度内晃动,并使白色透明软管内的警示玻璃微壳(4)晃动,自由移动的警示玻璃微壳(4)与晃动的白色透明软管(2)相结合,能有效改善夜间提示效果,大幅改善动态提示效果;另外,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能有效减少相邻的警示玻璃微壳(4)自由移动时碰撞和磨损,这样就能延长警示玻璃微壳(4)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警示玻璃微壳(4)损坏,从而保证本技术的正常使用,避免经常维修和更换。由上可知,本案中的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是特殊场合所做出的特殊技术措施,很好地改善了本技术的性能,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不容易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以便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进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比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和实质性的区别。作为本案重要的优化设计,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采用以上结构设计,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这一分布密度适中,既能防止密度过小而导致警示效果不佳,又能防止密度过大而导致亮度太大,从而造成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作为优选设计,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盖(5)和橡胶垫圈(8),其中第一密封盖(5)和第二密封盖(6)分别活套在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第一、二密封盖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垫圈(8)分别固定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处,这两个橡胶垫圈(8)贴合后,由所述第一、二密封盖罩住,并由第一、二密封盖压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设计,能可靠地实现可拆卸连接,并能实现防漏。作为优化设计,所述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假若荧光粉(4b)的总体积过少,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体积的荧光粉(4b)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但会影响总的发光量;相反地,假若荧光粉(4b)的总体积过多,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荧光粉(4b)总的发光量,保证能够整晚发光,但是荧光粉单位体积的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也会大幅降低,这样又会降低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所述警示玻璃微壳(4)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所述警示玻璃微壳(4)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泉申晶李曼宇刘木意
申请(专利权)人:杨泉申晶李曼宇刘木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