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35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包括有设在下模表面的通气槽,在下模表面设有一气腔,在气腔中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气管,所述通气槽与气腔连通并且在上模合上时能盖住通气槽、气腔从而实现外界气体吹进通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方便的自动接通气管等优点。

A mold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conn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的注塑机,在注塑时,需要接上外面的气管,往模具里面供气。现有的做法是,当要使用上模、下模合上进行吹模时,需要用手将气管接头连接到模具的进气接口处,从而实现往模具吹入高压气体,实现吹模。但模具每一次动作时,均需要用手将气管连接到模具上,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效率高,方便的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针对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下模1表面的通气槽2,在下模1表面设有一气腔3,在气腔3中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气管4,所述通气槽2与气腔3连通并且在上模合上时能盖住通气槽2、气腔3从而实现外界气体吹进通气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通过通气槽与气腔连通并且在上模合上时能盖住通气槽、气腔从而实现外界气体吹进通气槽,从而实现在模具每次合上时,都能自动连通往里吹气,而当模具打开时,则气体停止向模具吹气。本案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结构,包括有设在下模1表面的通气槽2,在下模1表面设有一气腔3,在气腔3中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气管4,所述通气槽2与气腔3连通并且在上模合上时能盖住通气槽2、气腔3从而实现外界气体吹进通气槽。在使用时,上模合在下模上,上模表面与下模相互接触封闭,从而能使气管的气体进入通气槽2中,往里吹气,实现吹塑。而当模具打开时,则气体停止向模具吹气。本案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下模(1)表面的通气槽(2),在下模(1)表面设有一气腔(3),在气腔(3)中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气管(4),所述通气槽(2)与气腔(3)连通并且在上模合上时能盖住通气槽(2)、气腔(3)从而实现外界气体吹进通气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接通气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下模(1)表面的通气槽(2),在下模(1)表面设有一气腔(3),在气腔(3)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秀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富达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