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267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卡箍、支撑垫及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包括外固定件、弹性体及内固定件,所述支撑垫设置于外固定件的下部,所述卡箍设置于外固定件外侧并对衬套本体、支撑垫及稳定杆予以固定,所述衬套本体套设于稳定杆上,所述外固定件未与支撑垫接触的部分其截面呈齿轮形状,所述卡箍与外固定件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成与外固定件相配合的齿轮形状,所述内固定件与稳定杆接触的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体通过硫化粘接于外固定件与内固定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衬套与稳定杆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减少摩擦带来的噪音,增加稳定杆及衬套的寿命。

A bushing structure of a stable rod

Lin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bilizer bar, including bushing body, clamps, support pad and the stabilizer ba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ushing body comprises an outer fixing member, an elastic body and the inner fixing member, wherein the support pa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external fixation, the clamp is arranged on the external fixation of the bushing body, and a lateral support pad and the stabilizer bar to be fixed, the lining body is sheathed on the stabilizer bar, the outer fixing parts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supporting pad part of the section is a gear shap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lamp and the fixed contact are arranged into a shape matched with the outer gear fixed piece, groove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 fixed contact with the stabilizer bar, the elastic body by bonding in vulcanization external fixa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one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elative slip between the bushing and the stable rod, reduce the noise caused by the friction, and increase the life of the stable rod and the bu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用于防止汽车转弯时车身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以保持车身平衡状态,衬套套设在稳定杆上,是固定稳定杆的重要部件。目前大部分汽车上都安装了汽车稳定杆,汽车稳定杆又称横向稳定杆,其负责把两侧悬挂链接起来。稳定杆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中起到在转弯时减少侧倾、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驾驶舒适性的作用。稳定杆上设有U型的卡箍,卡箍套设于稳定杆的杆身上,卡箍的开口处与车身固定连接。一般在卡箍与杆身之间设有稳定杆衬套,用于增强卡箍与杆身之间的紧密度。汽车横向稳定杆衬套装置承受悬架、转向、悬置等系统的载荷输入,横向稳定杆和衬套间会出现径向转动和轴向滑动,轴向滑动依靠两侧的金属限位卡箍限制,径向转动则会对橡胶衬套带来摩擦。且传统的横向稳定杆衬套为实心橡胶结构,在预压缩的状态下,扭转刚度较大,衬套切向许用变形量较小。当横向稳定杆扭转角较大时,无法保证橡胶持续附着于稳定杆的同一位置,导致衬套与稳定杆间发生相对滑移,产生异响且橡胶出现早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能有效防止衬套与稳定杆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减少摩擦带来的噪音,增加稳定杆及衬套的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卡箍、支撑垫及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包括外固定件、弹性体及内固定件,所述支撑垫设置于外固定件的下部,所述卡箍设置于外固定件的外侧并对衬套本体、支撑垫及稳定杆予以固定,所述衬套本体套设于稳定杆上,所述外固定件未与支撑垫接触的部分其截面呈齿轮形状,所述卡箍与外固定件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成与外固定件相配合的齿轮形状,所述内固定件与稳定杆的接触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体通过硫化粘接于外固定件与内固定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固定件与内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体,能够提高稳定杆总成整体的径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有效改善摩擦产生的异响;外固定件与卡箍相接触的面设置成相配合的齿轮形状,使得稳定杆与衬套间产生的径向转动能够得到很好的限制,有效防止相对滑移;内固定件与稳定杆接触的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有效提高了稳定杆与衬套之间的附着系数,提高了衬套在稳定杆上的附着力,减少了衬套与稳定杆间发生相对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拢模杯下厚上薄,依托罩杯呈向内包裹的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拢模杯下厚上薄,依托罩杯呈向内包裹的圆弧状,依此设计有利于将乳房两侧脂肪向中间聚拢,并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能够更好地承托乳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上安装孔的设置,通过固定件连接于车架上,使得衬套结构得到有效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数量为4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个凹槽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增大附着力,减少相对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本体开设有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衬套更加容易套设于稳定杆上,且增加了衬套与稳定杆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衬套本体、2-卡箍、3-稳定杆、4-凹槽、5-外固定件、6-弹性体、7-内固定件、8-支撑垫、9-安装孔、10-槽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技术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1、卡箍2、支撑垫8及稳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包括外固定件5、弹性体6及内固定件7,所述支撑垫8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下部,所述卡箍2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外侧并对衬套本体1、支撑垫8及稳定杆3予以固定,所述衬套本体1套设于稳定杆3上,所述外固定件5未与支撑垫8接触的部分其截面呈齿轮形状,所述卡箍2与外固定件5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成与外固定件5相配合的齿轮形状,所述内固定件7与稳定杆3接触的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弹性体6通过硫化粘接于外固定件5与内固定件7之间。弹性体6的设置,能够提高稳定杆3总成整体的径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有效改善摩擦产生的异响;外固定件5与卡箍2相接触的面设置成相配合的齿轮形状,使得稳定杆3与衬套间产生的径向转动能够得到很好的限制,有效防止相对滑移;内固定件7与稳定杆3接触的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4,有效提高了稳定杆3与衬套之间的附着系数,提高了衬套在稳定杆3上的附着力,减少了衬套与稳定杆3间发生相对滑移。优选的,所述卡箍2上设置有安装孔9,通过固定件连接于车架上,使得衬套结构得到有效固定。优选的,所述凹槽数量为4个,能够更好地增大附着力,减少相对滑移。优选的,所述衬套本体1开设有槽口10,使得衬套更加容易套设于稳定杆3上,且增加了衬套与稳定杆3连接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1)、卡箍(2)、支撑垫(8)及稳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包括外固定件(5)、弹性体(6)及内固定件(7),所述支撑垫(8)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下部,所述卡箍(2)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外侧并对衬套本体(1)、支撑垫(8)及稳定杆(3)予以固定,所述衬套本体(1)套设于稳定杆(3)上,所述外固定件(5)未与支撑垫(8)接触的部分其截面呈齿轮形状,所述卡箍(2)与外固定件(5)接触的内表面设置成与外固定件(5)相配合的齿轮形状,所述内固定件(7)与稳定杆(3)的接触部分均匀设置有凹槽(4),所述弹性体(6)通过硫化粘接于外固定件(5)与内固定件(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1)、卡箍(2)、支撑垫(8)及稳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包括外固定件(5)、弹性体(6)及内固定件(7),所述支撑垫(8)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下部,所述卡箍(2)设置于外固定件(5)的外侧并对衬套本体(1)、支撑垫(8)及稳定杆(3)予以固定,所述衬套本体(1)套设于稳定杆(3)上,所述外固定件(5)未与支撑垫(8)接触的部分其截面呈齿轮形状,所述卡箍(2)与外固定件(5)接触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成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