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53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U型导槽、钢管,所述U型导槽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与U型导槽相接触,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U型导槽一端与限位柱铰接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机架一侧设有钢管存放架,所述钢管存放架顶部设有斜梁,所述斜梁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与钢管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层,所述斜梁上设有防滑垫。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替代了人工将加工好的钢管取出的作业的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减少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噪音。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stee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tander, a U type groove, steel pipe, the U type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the machin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and the U type guide groove contact,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Co. a column of the U type guide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ing colum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one side of the machin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teel storage rack, storage rack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teel beam, one end of the beam away from the frame with the lever, wherein one side of the stop bar and contact with steel tube elastic layer, anti-skid pads are arranged on the oblique beam. By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al form, instead of manually removing the processed steel pip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is reduced, the working time is save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noise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生产设备中的钢管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下料成型、打捆是钢管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个钢管生产过程中消耗人力最大的工位,也是工作效率最低的工位。现有的钢管下料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从输送辊道过来的钢管经过人工抬起来,然后搬运下来,再放置在一起,进行打包捆扎,但是,一根钢管长度在6m左右,甚至有更长的,而如此长度的钢管的重量在几十千克,如果钢管的公称直径大一点,壁厚一点,重量甚至有上百千克,而如此长度及沉重的钢管,搬动每一个都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完成整个搬运过程,而且如此沉重的钢管搬运过程中消耗工人大量的体力,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下降很快,导致越干越慢,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浪费了人力物力,加大了生产成本,且由于钢管生产车间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工人的工作心情,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劳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噪音且结构设计合理的钢管自动下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U型导槽、钢管,所述U型导槽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U型导槽相接触,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U型导槽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限位柱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钢管存放架,所述钢管存放架的顶部设有斜梁,所述斜梁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U型导槽一端与限位柱铰接,使得U型导槽在获得向上的推力时能够实现空间上的移动,从而实现钢管的自动下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梁上设有加厚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厚防滑垫的设置,能够减少钢管落于钢管存放架时产生的噪音且提供很好的防滑作用,使钢管不会发生侧滑导致的滑落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杆与钢管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杆与钢管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层,使得挡杆在挡住落于斜梁上的钢管时能够提供一层缓冲层,有效减少钢管下落时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噪音。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机架、2-气缸、3-U型导槽、4-控制开关、5-钢管、6-斜梁、7-挡杆、8-钢管存放架、9-钢管成型机、10-钢管剪切装置、11-弹性层、12-加厚防滑垫、13-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U型导槽3、钢管5,所述U型导槽3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一端与U型导槽3相接触,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13,所述U型导槽3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限位柱13相连,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钢管存放架8,所述钢管存放架8的顶部设有斜梁6,所述斜梁6远离机架1的一端设有挡杆7,由于U型导槽3一端与限位柱13铰接,使得U型导槽3在获得向上的推力时能够实现空间上的移动,从而实现钢管的自动下料。优选的,所述斜梁6上设有加厚防滑垫12,能够减少钢管5落于钢管存放架8时产生的噪音且提供很好的防滑作用,使钢管5不会发生侧滑导致的滑落现象。优选的,所述挡杆7与钢管5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层11,使得挡杆7在挡住落于斜梁6上的钢管5时能够提供一层缓冲层,有效减少钢管5下落时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噪音。工作原理:钢管成型机9,将钢管5加工好后,对钢管5继续向前推送,钢管5穿过钢管剪切装置10,沿着U型导槽3向前移动,当移动到设定的距离后,启动钢管剪切装置10将钢管5切断,切断后的钢管5,向前推送,当钢管5的一端向前推进触到控制开关4时,控制开关4启动所述的气缸2,带动活动的U形导槽3向上翻转。U型导槽3中的钢管5滑落到设有加厚防滑垫12的钢管存放架8上,钢管5沿着斜梁6向前滚动,至到被钢管存放架8上设有弹性层11的挡杆7挡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U型导槽(3)和钢管(5),所述U型导槽(3)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一端与U型导槽(3)相接触,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13),所述U型导槽(3)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限位柱(13)相连,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钢管存放架(8),所述钢管存放架(8)的顶部设有斜梁(6),所述斜梁(6)远离机架(1)的一端设有挡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U型导槽(3)和钢管(5),所述U型导槽(3)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一端与U型导槽(3)相接触,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柱(13),所述U型导槽(3)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限位柱(13)相连,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成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