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免疫刺激的IHNV G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94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疫苗包含鱼类病原体一部分IHNV  G蛋白和一部分第二种蛋白质或包含它们各自的核酸编码序列。IHNV  G蛋白的存在增强对第二种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导致对第二种蛋白质所来源的鱼类病原体感染的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的用途,尤其是一类新的在鱼类中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样的疫苗,其包含一部分编码弹状病毒如IHNV(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G蛋白的核酸序列和一部分编码第二种肽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的第二种肽来自病原体。
技术介绍
有时在人类和兽类医学中使用重组疫苗作为基于灭活或减毒病原体的较传统方法的替代。以这种方式系统递送到身体的多种外源抗原只能激活免疫系统的一条途径,即通过刺激体液免疫反应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类途径产生抗体。然而,理想的疫苗应该也能诱导细胞反应,其通过激活MHC I类途径破坏受感染细胞。后一反应通过对感染细胞中的外源蛋白质进行胞质降解,从而这些外源物质的片段与MHC I类分子相结合并转运到细胞表面以呈递给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而实现。核酸疫苗(NAVs)是相对新型的技术形式,对病原体抗原尤其是病毒抗原的递送很有用。由于疫苗编码的病毒蛋白质是通过宿主的细胞器原位表达的,理论上暗示其会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能保护受攻击动物。然而结果却是多种多样的在鱼类中,表达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G蛋白(表面糖蛋白)的NAVs,和表达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G蛋白的NAVs分别对IHNV和VHSV感染有效。然而,使用基于其他病毒抗原的NAVs难以令人确信地显示出对鱼类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对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鱼类和其他动物疾病具有更高效用的疫苗。专利技术概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的表达载体,其包含一部分编码IHNV G蛋白的核酸序列,并进一步包含一部分编码来自非IHNV病原生物的第二种蛋白质序列,条件是所述的第二种蛋白质不为全部或部分的VHSV M基因所编码。一部分编码IHNV G蛋白的序列任选地为IHNV G蛋白经分离的前导序列。第二种蛋白质优选的为来自鱼类病原体的抗原,其中所述的鱼类病原体任选地为病毒。一部分编码IHNV G蛋白的序列可与第二种蛋白质的编码序列融合。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包含DNA表达载体及可药用载体的核酸疫苗,其中所述DNA表达载体包含一部分编码弹状病毒G蛋白的序列,并且还在同一载体上包含一部分编码非所述弹状病毒病原生物的第二种蛋白质的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样的疫苗组合物,其包含携带一部分编码IHNV G蛋白的核酸序列的第一种表达载体,并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的第一种表达载体或第二种表达载体上携带一部分编码非IHNV抗原的第二种抗原的核酸序列,且还包含可药用载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疫苗组合物包含佐剂。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分开地、依次地或同时施用的疫苗组分包(kit of parts),其包含(i)分离或纯化的部分IHNV G蛋白或包含一部分编码IHNV G蛋白序列的表达载体,和(ii)分离或纯化的部分来自非IHNV病毒的第二种蛋白质或包含一部分编码非VHSV G蛋白的第二种蛋白质序列的DNA表达载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组合物在生产用于预防或治疗动物的传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第一种表达载体,此表达载体包含一部分弹状病毒G蛋白的编码序列,还进一步包含所述第一种表达载体或第二种表达载体上携带的一部分第二种蛋白质的编码序列,第二种蛋白质来自能引起所述传染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其中所述的弹状病毒不为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第一种表达载体可以缺乏来自弹状病毒非G蛋白部分的序列。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组合物在生产用于预防或治疗鱼类非IHN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包含第一种表达载体,此表达载体包含一部分IHNV G蛋白的编码序列,还任选地包含所述第一种表达载体或第二种表达载体上携带的一部分第二种蛋白质的编码序列,第二种蛋白质来源于能引起所述传染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预防或治疗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动物施用包含DNA表达载体且还包含可药用载体的核酸疫苗,其中所述DNA表达载体包含一部分弹状病毒G蛋白的序列,并在同一载体上包含一部分来源于非所述弹状病毒病原体蛋白的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动物为鱼类,弹状病毒为IHNV或VHSV。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观察,即自核酸疫苗表达的IHNV G蛋白或其前导序列(也称为信号序列)与第二种抗原的串联存在能够增强免疫反应,从而提高针对产生第二种抗原的病原体的保护作用。对这种效应的解释尚未阐明,但其可能与G蛋白上存在免疫刺激基序(motif)相关。也可能抗原性蛋白质与G蛋白或其前导序列的融合导致抗原移位到细胞表面,这样增加了肽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暴露。作为一种选择,保护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通过这些效应的联合协同作用。已经使用重组形式的IHNV G蛋白作为接种鱼类抵抗IHNV的基础(US 5,534,555)。目前已知G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核酸序列,例如Koener等,(1987)J.Virol.611342-1349,其在此引用作为参考。IHNV是弹状病毒科的一员,此科都具有“G”糖蛋白。弹状病毒包括水疱性病毒(如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狂犬病毒属(如狂犬病毒)、短时热病毒属((ephemoviruses)(如牛流行热病毒)和novirhabdoviruses。在本说明书中无论何处提及一部分IHNV G蛋白时,本专利技术均延伸至任一弹状病毒且尤其是任一novirhabdovirus的一部分G蛋白的用途。Novirhabdoviruses的例子包括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蛇头弹状病毒(SHRV)、比目鱼(hirame)弹状病毒、对虾弹状病毒、鲤鱼春季毒血症病毒。VHSV G蛋白尤其可以替代本专利技术的IHNV G蛋白。弹状病毒G蛋白序列的免疫增强效应可以在任何同时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的动物中应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这样的动物包括所有种类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我们报告了这样一个实验(实施例1),其中IHNV G蛋白和IPNV(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VP2抗原在一个DNA质粒上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鱼体内共同表达。重组IPNV VP2以前在如大肠杆菌(E.coli)的生物中表达过。并用于接种鱼类抵抗IPNV,这在某种程度是获得了成功。US 5,165,925涉及到包含VP2多肽的用于抵抗IPNV的疫苗。如实施例1中所述将此复合核酸疫苗(NAV)注射到鱼体内,并随后用IPNV攻击。我们观察到,与使用传统的病毒制剂即油辅佐的灭活病毒进行的免疫接种相比存活率显著提高。实际上,G蛋白-VP2融合蛋白NAV的相对存活百分率(RPS)与PBS阴性对照相比超过50%,然而灭活病毒的RPS约为25%。携带IPNV VP2蛋白而没有IHNV G蛋白的构建体造成相对于PBS阴性对照的平均RPS只有31%。因此,在构建体中包括IHNV G蛋白具有增强对IPNV VP2免疫反应的作用从而比单独VP2蛋白质的保护水平强67%。第二个实验(实施例2)证实了IHNV G蛋白的免疫刺激作用,其中IHNV G蛋白的前导序列与ISAV血凝素(HA)基因的5′端在DNA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DNA表达载体,其包含一部分IHNVG蛋白编码序列并且还包含一部分来源于非IHNV的病原体生物的第二种蛋白质编码序列,条件是所述的第二种蛋白质编码序列不为VHSVM基因的一部分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C西马德LM布特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提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