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93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差动装置具备将输入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分配到一对侧齿轮的差动机构、收容差动机构的差速器壳、及在差速器壳与差动机构的龆轮轴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机构具有在差速器壳内相对于差动机构的龆轮轴在差速器壳的轴向上能够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滑动构件、及向滑动构件赋予向轴向的移动力的促动器。滑动构件在一端部具有第一啮合部,差速器壳具有圆盘状的第一壳体构件和收容差动机构的有底圆筒状的第二壳体构件,第二壳体构件具有与第一啮合部相对的第二啮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输入的驱动力从一对输出构件以允许差动的方式输出的差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将输入的驱动力从一对输出构件以允许差动的方式输出的差动装置被使用作为例如车辆的差动装置。在这种差动装置中,存在能够隔断输入的驱动力的向输出构件的传递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870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87015号公报记载的差动装置具有:差动机构,具有由轴状的轴颈支承的2个差动齿轮及2个侧轴齿轮;收容差动机构的差速器壳(外壳);轮架要素,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在差速器壳内;第二离合器部,固定于轮架要素;第一离合器部,能够与第二离合器部啮合;及促动器,使第一离合器部相对于第二离合器部沿轴向移动。从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而固定于外周面的驱动齿轮向差速器壳输入驱动力。在轮架要素设有2个钻孔,向该钻孔插入轴颈,且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第一离合器部具有环状部和从环状部沿轴向突出的多个轴向突出部,在轴向突出部的前端设置与第二离合器部啮合的带齿的环扇形体。第一离合器部的环状部配置在差速器壳的外侧,轴向突出部插通于在差速器壳的侧壁上形成的轴向孔内。由此,第一离合器部相对于差速器壳以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当通过促动器的动作而第一离合器部向第二离合器部侧进行轴向移动时,轴向突出部的带齿的环扇形体与第二离合器部啮合,轮架要素与差速器壳一体旋转。由此,从驱动齿轮向差速器壳输入的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部、第二离合器部及轮架要素向差动齿轮传递。另一方面,当促动器成为不动作状态时,由于回动弹簧而第一离合器部从第二离合器部分离且它们的啮合被解除,轮架要素相对于差速器壳能够相对旋转。由此,能隔断从差速器壳向差动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在日本特开2015-87015号公报记载的差动装置中,输入到差速器壳的驱动力经由其侧壁向第一离合器部传递。然而,第一离合器部形成于轴向突出部的前端,为了确保第一离合器部的强度而必须增大轴向突出部,因此用于使形成于侧壁的轴向突出部插通的多个轴向孔变大,在结构上难以确保强度。即,为了确保侧壁的强度并将充分的驱动力向第一离合器部传递,必须使差速器壳的壁厚变厚,会导致重量及尺寸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其能够使驱动力传递断开或接通并能够抑制差速器壳的重量及尺寸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差动装置具备: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分配到一对输出构件;差速器壳,收容所述差动机构;及离合器机构,在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差动机构的所述输入构件之间传递所述驱动力。所述离合器机构具有滑动构件及促动器,该滑动构件在所述差速器壳内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差动机构在沿着所述差速器壳的旋转轴线的中心轴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所述促动器向所述滑动构件赋予向所述中心轴方向的移动力。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一啮合部,该第一啮合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设置的多个啮合齿。所述差速器壳具有圆盘状的第一壳体构件和有底圆筒状的第二壳体构件,该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收容所述差动机构的圆筒部及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一端部向内方延伸的底部。第二壳体构件具有第二啮合部,该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相对且具有多个啮合齿,通过所述促动器的动作和不动作来切换连结状态与不连结状态,所述连结状态是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沿周向啮合而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差速器壳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所述不连结状态是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差速器壳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根据上述方式的差动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能抑制差速器壳的重量及尺寸的增大并能够使驱动力传递断开或接通的差动装置。附图说明前述及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差速器壳的第一壳体构件的内侧的面的沿轴向观察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差速器壳的第二壳体构件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促动器的不动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表示促动器的动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第二壳体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2是差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差速器壳的第一壳体构件的内侧的面的沿轴向观察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差速器壳的第二壳体构件的立体图。该差动装置1为了将车辆的发动机等驱动源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轴分配而使用。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1搭载于具备始终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主驱动轮(例如前轮)和根据行驶状态而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例如后轮)的四轮驱动车,被使用作为向辅助驱动轮的左右的车轮分配驱动力的差动装置。在仅向主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车辆成为二轮驱动状态,在向主驱动轮及辅助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车辆成为四轮驱动状态。差动装置1在四轮驱动状态下,将输入的驱动力向辅助驱动轮侧的左右的传动轴分配。差动装置1具备:差速器壳2,经由一对轴承91、92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在车身固定的差速器轮架9;差动机构3,收容于差速器壳2;及离合器机构4,在差速器壳2与差动机构3之间能够断开或接通地传递驱动力。向差速器壳2的内部导入对差动机构3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差动机构3具有:作为输入构件的龆轮轴30;被支承为能够绕着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旋转的多个(4个)龆轮31;作为一对输出构件的一对侧齿轮32。多个龆轮31及一对侧齿轮32由锥齿轮构成,使齿轮轴正交而相互啮合。左右的传动轴分别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于一对侧齿轮32。需要说明的是,在龆轮31及侧齿轮32上形成有多个齿轮齿,但是在图2中,省略这些齿轮齿的图示。差动机构3将输入到龆轮轴30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侧齿轮32分配。在本实施方式中,差动机构3具有一对龆轮轴30,4个龆轮31中的2个龆轮31轴支承于一方的龆轮轴30,其他的2个龆轮31轴支承于另一方的龆轮轴30。如图2所示,各个龆轮轴30一体地具有与离合器机构4的滑动构件5卡合的一对被卡合部301、插通于龆轮31的一对龆轮支承部302、将一对龆轮支承部302连结的连结部303,且整体形成为轴状。一对被卡合部301设置在龆轮轴30的两端部,连结部303设置在龆轮轴30的轴向的中央部。一对龆轮支承部302设置在一对被卡合部301的各自与连结部303之间,对龆轮31进行轴支承。一对龆轮轴30在其轴向的中央部相互啮合。具体而言,在一方的龆轮轴30的形成于一对龆轮支承部302之间的凹部300嵌合另一方的龆轮轴30的连结部303,并在另一方的龆轮轴30的形成于一对龆轮支承部302之间的凹部300嵌合一方的龆轮轴30的连结部303。在沿着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观察时,一对龆轮轴30相互正交。离合器机构4具有:能够在沿着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的中心轴方向上移动的滑动构件5;向滑动构件5赋予中心轴方向上的移动力的促动器6;配置在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差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分配到一对输出构件;差速器壳体,收容所述差动机构;及离合器机构,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差动机构的所述输入构件之间传递所述驱动力,其中,所述离合器机构具有滑动构件及促动器,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差动机构在沿着所述差速器壳体的旋转轴线的中心轴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所述促动器向所述滑动构件赋予向所述中心轴方向的移动力,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设置的多个啮合齿,所述差速器壳体具有圆盘状的第一壳体构件和有底圆筒状的第二壳体构件,所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收容所述差动机构的圆筒部及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一端部向内方延伸的底部,所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相对且具有多个啮合齿,通过所述促动器的动作和不动作来切换连结状态与不连结状态,所述连结状态是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沿周向啮合而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差速器壳体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所述不连结状态是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差速器壳体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11 JP 2016-1370471.一种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输入构件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分配到一对输出构件;差速器壳体,收容所述差动机构;及离合器机构,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差动机构的所述输入构件之间传递所述驱动力,其中,所述离合器机构具有滑动构件及促动器,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差动机构在沿着所述差速器壳体的旋转轴线的中心轴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所述促动器向所述滑动构件赋予向所述中心轴方向的移动力,所述滑动构件具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具有在所述中心轴方向的一端部设置的多个啮合齿,所述差速器壳体具有圆盘状的第一壳体构件和有底圆筒状的第二壳体构件,所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收容所述差动机构的圆筒部及从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一端部向内方延伸的底部,所述第二壳体构件具有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沿所述中心轴方向相对且具有多个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坂正金鹤神谷康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