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618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属于铁道板底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息。机器人本体系统(2)包括移动平台系统(3)、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均置于移动平台系统(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精准的对铁道板底进行脱空检测,替代了通过人工检测的高强度工作和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

A kind of Ballastless railway plate bottom empty detection robo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llastless railway plate bottom empty detection robot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way plate bottom detection. The system includes remote control system (1) and robot ontology system (2),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1) and robot ontology system (2) transmit information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robot ontology system (2) includes mobile platform system (3), bottom plate void detection device (4) and apparent detection device (5). The bottom plate detection device (4) and the apparent detection device (5) are all placed on the mobile platform system (3).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void on the bottom of the railway plate, replacing the high intensity work by manual detection and the in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resu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属于铁道板底检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无砟铁道板底进行检测只能通过人工完成,人工检测对于检测精度很难控制、对周期性例行检查片/段每次检查均需要复杂的任务准备、且人工检测面临着很高的工作强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本技术可以高效、精准的对铁道板底进行脱空检测,替代了通过人工检测的高强度工作和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系统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息。远程控制系统对机器人本体系统的行进路径、速度、工作状态等进行完整控制。所述机器人本体系统包括移动平台系统、板底脱空检测装置和表观检测装置,所述板底脱空检测装置和表观检测装置均置于移动平台系统上,移动平台系统搭载检测装置对轨道板底进行检测,其中板底脱空检测装置检测无砟轨道板底内部缺陷,表观检测装置检测无砟轨道板底的表观缺陷,两者数据融合经过综合分析得出无砟轨道板底健康状况。所述移动平台系统包括移动平台主体、驱动机构和电源装置,所述移动平台主体内置电源装置为其移动提供动力,所述驱动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前述的板底脱空检测装置包括冲击回波雷达检测装置和探地雷达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冲击回波雷达检测装置包括冲击回波探头和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冲击回波探头通过第一固定支架置于移动平台主体的后部,所述冲击回波探头内设有冲击回波模块,所述冲击回波模块敲击无砟轨道板底,探测其内部结构良好度。前述的冲击回波探头内仅布置有一个冲击回波模块,所述单个冲击回波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冲击回波探头内的横轴上;或者所述冲击回波探头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冲击回波模块,所述多个冲击回波模块均布在所述冲击回波探头内的横轴上。所述冲击回波探头内的冲击回波模块分布可以有两种模式:单体移动式和阵列分布式。单体移动式,在冲击回波探头内仅布置有一个冲击回波模块,工作时该模块从一边至另一边移动,逐点敲击其所经过的无砟轨道板底位置,探测其内部结构的良好度。阵列分布式,在冲击回波探头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冲击回波模块,工作时所有模块同时敲击无砟轨道板底,探测其内部结构良好度。前述的探地雷达检测装置包括探地雷达探头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探地雷达探头通过第二固定支架置于移动平台主体的前部。移动平台主体搭载探地雷达检测装置对无砟轨道板底内部缺陷进行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多排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经固定孔置于移动平台主体上,第二固定支架后侧可以通过移动固定孔孔位实现探地雷达探头高度的调整。其中探地雷达探头在非工作时处于离地面较高位置,当需要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二固定支架下降到离地较近的距离位置,该种方式保证了探地雷达检测装置运输时的方便性以及检测时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对探地雷达探头高度的初步调整。前述的探地雷达检测装置还包括雷达探头高度调整机构,所述雷达探头高度调整机构包括雷达内置电机和滚轴丝杠,所述探地雷达探头置于滚轴丝杠上部。当第二固定支架与移动平台主体固定后,通过所述雷达内置电机带动滚轴丝杠转动,从而实现探地雷达探头的较高精度升降控制。前述的移动平台系统还包括蔽障雷达、警示灯和GPS模块。所述蔽障雷达至少有两个,分别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主体的前端、后端,在移动平台系统前进或者后退过程中,可以识别轨道上出现的障碍物。所述警示灯和GPS模块均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主体顶部,所述警示灯在车辆出现故障等紧急情况下,发出警报信号。所述GPS模块实时定位移动平台主体位置,并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无砟轨道缺陷的精确位置。移动平台系统各部件共同协作工作,保证移动平台主体移动过程的顺畅及可控制性。前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前驱动轮组、后驱动轮组和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套设在前驱动轮组和后驱动轮组外部。移动平台系统采用与火车机车相通的轮毂,可在铁路轨道上运行,采用“双后轮驱动---对式链传动”模式,即后驱动轮组为轮毂电机轮,电机驱动后驱动轮组后通过传动链条带动前驱动轮组转动,实现移动平台在轨道上的运动。前述的移动平台系统还包括全景摄像头和第一伸缩机构,所述全景摄像头通过第一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主体顶部中间位置,便于实时观察移动平台主体周边环境情况。前述的移动平台系统还包括广角摄像头,所述移动平台主体的前后左右各设有一个广角摄像头,进一步观察移动平台主体周边环境情况,并上传给远程控制系统。前述的表观检测装置包括高清相机和第二伸缩机构,所述高清相机通过第二伸缩机构置于移动平台主体前端顶部,通过高清相机对无砟轨道板底表观开裂、坑洞等进行检测,并上传给远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直线气缸和连杆,所述直线气缸安装于移动平台主体上,所述连杆与所述直线气缸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沿轨道运行的移动平台携带检测装置,对铁道板底进行脱空检测和表观检测,系统配备的远程控制系统可以远距离对机器人本体系统行径、速度、工作状态等进行控制,本技术可以高效、精准的对铁道板底进行脱空检测,替代了通过人工检测的高强度工作和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冲击回波探头内仅布置有一个冲击回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冲击回波探头内阵列分布多个冲击回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探地雷达探头经固定支架固定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探地雷达检测装置升降对比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雷达探头高度调整机构与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表观检测装置检测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远程控制系统,2-机器人本体系统,3-移动平台系统,4-板底脱空检测装置,5-表观检测装置,6-移动平台主体,7-驱动机构,701-电机,702-前驱动轮组,703-后驱动轮组,704-传动链条,8-电源装置,9-蔽障雷达,10-警示灯,11-广角摄像头,12-全景摄像头,13-第一伸缩机构,14-GPS模块,15-冲击回波雷达检测装置,16-冲击回波探头,1601-冲击回波模块,17-探地雷达检测装置,18-探地雷达探头,19-第二固定支架,1901-固定孔,20-高清相机,21-第二伸缩机构,2101-直线气缸,2102-连杆,22-第一固定支架,23-雷达探头高度调整机构,2301-雷达内置电机,2302-滚轴丝杠。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息。具体的,远程控制系统1与机器人本体系统2二者之间通过4G网络进行通信,即只要有4G信号存在,控制距离可以实现无限远。远程控制系统1对机器人本体系统2的行进路径、速度、工作状态等进行完整控制。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所述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息;所述机器人本体系统(2)包括移动平台系统(3)、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所述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均置于移动平台系统(3)上;所述移动平台系统(3)包括移动平台主体(6)、驱动机构(7)和电源装置(8),所述移动平台主体(6)内置电源装置(8),所述驱动机构(7)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所述远程控制系统(1)和机器人本体系统(2)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息;所述机器人本体系统(2)包括移动平台系统(3)、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所述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和表观检测装置(5)均置于移动平台系统(3)上;所述移动平台系统(3)包括移动平台主体(6)、驱动机构(7)和电源装置(8),所述移动平台主体(6)内置电源装置(8),所述驱动机构(7)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脱空检测装置(4)包括冲击回波雷达检测装置(15)和探地雷达检测装置(17);其中所述冲击回波雷达检测装置(15)包括冲击回波探头(16)和第一固定支架(22),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通过第一固定支架(22)置于移动平台主体(6)的后部,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内设有冲击回波模块(16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内仅布置有一个冲击回波模块(1601),所述单个冲击回波模块(1601)滑动连接于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内的横轴上;或者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内阵列分布有多个冲击回波模块(1601),所述多个冲击回波模块(1601)均布在所述冲击回波探头(16)内的横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砟铁道板底脱空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地雷达检测装置(17)包括探地雷达探头(18)和第二固定支架(19),所述探地雷达探头(18)通过第二固定支架(19)置于移动平台主体(6)的前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9)上开设有多排固定孔(1901),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9)经固定孔(1901)置于移动平台主体(6)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仲成王重山邓勇军王云飞杨辉马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