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47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内给电子体结构如(I)所示,催化剂组分包含一种镁络合物,一种钛化合物,一种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和一种有机醇化合物。该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和较好的共聚性能,可用于乙烯的聚合和共聚合以生产高堆积密度、窄粒度分布、细粒含量少和分子量分布宽的聚合物。

Ziegler Natta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internal electron donor, catalyst component,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Ziegler Natta catalyst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in the electron donor, catalyst component,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structure as shown in (I), catalyst component comprising a magnesium complex, a titanium compound, a double [3 (triethoxysily) propyl] sulfide and an organic alcohol compound. The catalyst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or copolymerization show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high hydrogen sensitivity and good performance for ethylene copolymerization,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to produce high polymer bulk density,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ine content and wid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领域,涉及乙烯的聚合、共聚合和催化剂,尤其是一种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烯烃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问世以来,高性能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一直是聚烯烃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开发高催化活性、优良氢调敏感性、共聚性能好、得到聚合物粒度分布均匀、细粉少、低聚物蜡含量低、生产平稳可控的聚烯烃催化剂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有关氯化镁负载的钛基Ziegler-Natta催化剂作为烯烃聚合和共聚合用催化剂的方法,文献报道了很多。根据聚合工艺的不同,如气相聚合工艺、淤浆聚合工艺和本体聚合工艺,要求所对应的催化剂的性能也各有不同,因此对应的催化剂的生产方法也略有不同。如用于乙烯气相聚合工艺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要求催化剂颗粒形态好、细粉少,这样用于乙烯气相流化床聚合时产生的聚乙烯细粉少,可以避免因静电而引起的反应器结片。用于乙烯气相聚合的催化剂一般是将活性组分直接负载于大表面的惰性载体如硅胶等上,由于硅胶的颗粒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名称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名称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其中n为1~4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给电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三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组分,包括如下组分:①镁络合物;②钛化合物;③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组分①中所述的镁络合物是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有机醇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所得到的产物;所述的有机醇化合物是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支链的烷基醇、环烷醇和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醇或芳烷醇,以及上述有机醇的卤代物;上述醇是单一的一种,或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醇的混合物。组分②中所述的钛化合物通式为Ti(OR)aXb,式中R为C1~C10的脂肪烃基或芳基,X为卤素,a是0、1、2或3,b是1至4的整数,a+b=3或4;各组分之间的比例以镁络合物中的每摩尔卤化镁计,有机醇化合物为:0.1~10.0摩尔,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为0.05~1.0摩尔,钛化合物为1.0~15.0摩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合成步骤如下:⑴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有机醇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加入惰性稀释剂,溶解温度为50~130℃,形成镁络合物均相溶液,在镁络合物均相溶液中加入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使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硫化物溶解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高金龙李健李明凯邵怀启陈延辉闫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