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11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通过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三号底部横梁连接,一号底部横梁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一号底部纵梁的两端处,三号底部横梁均匀设于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所述一号底部横梁向外延伸出一号底部纵梁,在一号底部横梁的末端均连接二号底部纵梁的一端,二号底部纵梁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号底部纵梁上;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牵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并在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外表面均包裹有PVC防护材料,能够使翼子板之间不接触,不会出现磕碰划伤的情况;并且支撑结构不会造成翼子板变形;还能够兼容适用于不同尺寸翼子板。

A winged plate transshipmen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g transport frame, including the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two one bottom beam, a bottom beam, between the two are connected by a number at the bottom of beam, No. two, No. three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m bottom beam, a beam with two ends at the bottom, and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one bottom beam the three bottom beam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 two nu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m; number at the bottom of beam extends a number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ngitudinal end of the bottom beam are connected, No. two, No. two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beam,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to the rails of a nu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s in the frame;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the front tra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arm and the two supporting arm and one support arm, two arm outer surface coated with PVC protective material, can not contact the wing, no scratches the situation;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will not cause the wing deformation; also can be compatible with suitable for different the size of the 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子板转运架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
,具体是一种翼子板转运架。
技术介绍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设计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设计尺寸是否合适。后翼子板没有车轮转动碰擦的问题,但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后翼子板略显拱形弧线并且向外凸出。有些轿车的翼子板已与车身本体成为一个整体,生产时一气呵成。但也有轿车的翼子板是独立的,尤其是前翼子板,因为前翼子板的碰撞机会比较多,独立装配易于整件更换。翼子板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车子进行转运,现使用平板dolly车运输,翼子板硬接触堆叠放置,这样就会常发生磕碰划伤的情况,堆叠易倒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翼子板尺寸较大,在进行折叠堆放时,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转运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通过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三号底部横梁连接,一号底部横梁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一号底部纵梁的两端处,三号底部横梁均匀设于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所述一号底部横梁向外延伸出一号底部纵梁,在一号底部横梁的末端均连接二号底部纵梁的一端,二号底部纵梁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号底部纵梁上;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牵引,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牵引;所述二号底部纵梁与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相接处的下侧均焊接有脚轮安装板,在靠近前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号脚轮,在靠近后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二号脚轮;位于前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与位于后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之间还连接有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与三号底部横梁相交处安装有竖直向上的立柱,所述立柱有三根,三根立柱高度相同,在三根立柱的顶部设有顶部纵梁,在位于两侧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二号支撑臂,位于中间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一号支撑臂,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下侧与立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上的各梁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与底部纵梁之间还设有一号加强筋,一号加强筋与立柱、底部纵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梁与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立柱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支撑臂长度大于一号支撑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外表面均包裹有PVC防护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装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并在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外表面均包裹有PVC防护材料,能够使翼子板之间不接触,不会出现磕碰划伤的情况;并且支撑结构不会造成翼子板变形;还能够兼容适用于不同尺寸翼子板。附图说明图1为翼子板转运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翼子板转运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翼子板转运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翼子板转运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部纵梁、2-立柱、3-一号加强筋、4-前牵引、5-后牵引、6-脚轮安装板、7-一号脚轮、8-二号脚轮、9-一号底部横梁、10-一号底部纵梁、11-二号底部横梁、12-二号底部纵梁、13-三号底部横梁、14-加强梁、15-一号支撑臂、16-二号支撑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位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一号底部纵梁10,两根一号底部纵梁10之间通过一号底部横梁9、二号底部横梁11、三号底部横梁13连接,一号底部横梁9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一号底部纵梁10的两端处,三号底部横梁13均匀设于两根一号底部纵梁10之间;所述一号底部横梁9向外延伸出一号底部纵梁10,在一号底部横梁9的末端均连接二号底部纵梁12的一端,二号底部纵梁12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号底部纵梁10上;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牵引4,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牵引5;所述二号底部纵梁12与一号底部横梁9、二号底部横梁11相接处的下侧均焊接有脚轮安装板6,在靠近前牵引4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6上安装有一号脚轮7,在靠近后牵引5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6上安装有二号脚轮8;位于前牵引4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9的中间位置与位于后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9的中间位置之间还连接有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与三号底部横梁13相交处安装有竖直向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有三根,三根立柱2高度相同,在三根立柱2的顶部设有顶部纵梁1,在位于两侧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二号支撑臂16,位于中间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一号支撑臂15,一号支撑臂15、二号支撑臂16的下侧与立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梁14。加强梁14的设置能够使一号支撑臂15、二号支撑臂16更加牢固。所述车架上的各梁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立柱与底部纵梁之间还设有一号加强筋3,一号加强筋与立柱、底部纵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能够使立柱固定的更加牢固。所述加强梁与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立柱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臂长度大于一号支撑臂。所述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外表面均包裹有PVC防护材料。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装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并在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外表面均包裹有PVC防护材料,能够使翼子板之间不接触,不会出现磕碰划伤的情况;并且支撑结构不会造成翼子板变形;还能够兼容适用于不同尺寸翼子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翼子板转运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通过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三号底部横梁连接,一号底部横梁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一号底部纵梁的两端处,三号底部横梁均匀设于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所述一号底部横梁向外延伸出一号底部纵梁,在一号底部横梁的末端均连接二号底部纵梁的一端,二号底部纵梁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号底部纵梁上;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牵引,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牵引;所述二号底部纵梁与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相接处的下侧均焊接有脚轮安装板,在靠近前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号脚轮,在靠近后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二号脚轮;位于前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与位于后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之间还连接有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与三号底部横梁相交处安装有竖直向上的立柱,所述立柱有三根,三根立柱高度相同,在三根立柱的顶部设有顶部纵梁,在位于两侧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二号支撑臂,位于中间的立柱上均匀布设有一号支撑臂,一号支撑臂、二号支撑臂的下侧与立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子板转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通过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三号底部横梁连接,一号底部横梁有两根且分别位于一号底部纵梁的两端处,三号底部横梁均匀设于两根一号底部纵梁之间;所述一号底部横梁向外延伸出一号底部纵梁,在一号底部横梁的末端均连接二号底部纵梁的一端,二号底部纵梁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号底部纵梁上;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牵引,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牵引;所述二号底部纵梁与一号底部横梁、二号底部横梁相接处的下侧均焊接有脚轮安装板,在靠近前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号脚轮,在靠近后牵引一侧的两个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二号脚轮;位于前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与位于后牵引一侧的一号底部横梁的中间位置之间还连接有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与三号底部横梁相交处安装有竖直向上的立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智科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